李炳南(1891年1月16日-1986年4月13日),名艳,字炳南,号雪庐,法号德明,别署雪僧、雪叟,以字行,中国大陆山东济南人, 曾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主任秘书,著名中医师、台湾佛教居士,创办台中市佛教莲社。他与广钦法师、煮云法师被认为是台湾净土宗兴起,成为台湾佛教主流,最主要的三位推手之一。对于中台湾佛教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家为山东世族,世代书香。
1908年,19岁,至山东法政学堂(1913年改制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改制合并于山东大学)学习法律,攻读监狱专修科(此为清末最早之新式教育)。
1912年,23岁,与济南学界组织通俗教育会,当选会长,积极推动社会教育,提倡忠孝节义。
1916年,27岁,前“通俗教育会”更名为“私立通俗教育研究会”,设讲座于西门月洞,日日讲学。又时往各市集讲演,编印通俗词曲,获山东省府奖誉。其时南昌孝廉梅光羲先生精于法相学,时在山东任高等检察厅长,于济南大明湖畔组佛学社,设唯识讲座,乃从学唯识,奠定日后深入佛学教典基础。
1920年,31岁,任公务员,负责莒城监狱,目睹犯人的苦状,致力于教育犯人,改建监舍,并以中医帮助医治生病的囚犯。
1930年,41岁,因中原大战,山东成为战区,莒城被围,在战争中阅读丰子恺《护生画集》,开始归向净土宗。在莒城解围之后,开始持素食。
1931年,42岁,获读印光大师苏州弘化社寄赠《学佛浅说》、《佛法导论》等佛书后,深能契入。复闻印光大师为通儒高僧,决意皈依印光大师。因友人函介,印光大师来信,赐法号德明,为其皈依。在此前后期间,适逢济南城东净居禅寺,改辟为十方丛林,开十轮金刚法会,请北平真空禅师驻锡开示,遂依之学禅,且与该寺方丈可观法师共同参究,长达八年之久。
1934年,45岁,往苏州报国寺参谒印光大师。
1935年,46岁,考取中医师执照。
1937年,48岁,应聘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任教读先生及主任秘书职。芦沟桥事变起,随奉祀官孔德成至重庆避难。访重庆长安寺,遇见久仰之太虚大师,同时重逢梅光羲先生,再随之研学唯识,深入法相经论。
有说他又跟从藏传佛教白教贡噶呼图克图、红教诺那呼图克图修持密法,共八年时间。但李炳南居士于1937年12月才到重庆,而诺那呼图克图已于1936年5月圆寂于甘孜,他是不可能在此时跟随诺那呼图克图修学密法的。至于贡噶呼图克图,前引注释1的文章内,并没有提到李炳南居士,且贡噶呼图克图1937年12月是在南京,1938年曾在成都短暂弘法,随即回到西康贡噶山,直到1945年。李炳南居士在此期间跟从贡噶呼图克图修持密法八年,这种说法也不太可能。
1949年,60岁,徐蚌会战之后,孔德成举家迁至台湾,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设于台中,李炳南随往。到台中不久,开始在法华寺一面义诊,一面讲经弘法。董正之与赖栋梁等人遂畅议将法华寺改为净土寺庙,请李炳南每周日至法华寺讲经。
1951年,62岁,由宝山银楼老板朱炎煌、瑞成书局老板许克绥出资买屋,由李炳南领导,以董正之的名义申请,建立台中市佛教莲社。
1952年,63岁,开始批评斋教,认为“所谓的龙华派,乃是外道,借名冒充佛教,必须严办”。随着来自中国的名山佛教逐渐兴起,斋教等秘密宗教开始在台湾没落。
1955年起,在台湾各地陆续建立佛教布教所、莲社、念佛会及合作寺院,远及马来西亚。
1986年4月13日去世。
李炳南居士讲求内佛外儒,并为台中市佛教莲社手订社风十条:
又定宗旨凡三:
李炳南是台湾佛教最著名的居士,净土宗在他及广钦法师的倡导之下,成为台湾佛教界的主流。他对于中台湾佛教界的影响力无人出其右。有部分人士因为他以居士身份领导佛教界而有不同的意见,但无法抹灭他的贡献。
李炳南批评台湾原有的斋教,认为他们是附佛外道,主张政府应严加取缔。在政府的打压下,斋教在台湾逐渐没落。
印顺法师撰写《念佛浅说》一书,江灿腾说:李炳南居士领导的台中莲社,认为此书为反对净土宗学说,引起其信徒对印顺法师的不满,曾出现“烧书破魔说”事件。
著作颇丰,可参阅下方“雪公专集”,包括《常礼举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