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 dations ◷ 2025-08-14 12:32:04 #1907年出生,1990年逝世,意大利小说家,意大利作家,意大利记者,欧洲议会议员,意大利共产党党员,意大利无神论者,犹太裔意大利人,国际笔会成员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年11月28日-1990年9月26日),原名Alberto Pincherle,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小说家。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生于罗马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莫拉维亚是笔名,来自祖母的姓氏。他的父亲卡洛是犹太人,是建筑师和画家。母亲特瑞萨(Teresa Iginia De Marsanich)来自安科纳,是达尔马提亚族裔。

莫拉维亚九岁时患上骨结核病,卧床五年,并中止了学业。前三年他呆在家里,后来两年则在疗养地科尔蒂纳丹佩佐(意大利东北部)度过。莫拉维亚把时间都消磨在书本中。他最喜爱的作家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亚里士多德、卡洛·哥尔多尼、莎士比亚、莫里哀、马拉美等。他学习了法语和德语,并用这两种语言开始创作诗歌。

1925年,莫拉维亚离开了疗养地迁居布雷萨诺内,他开始写作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冷漠的人们》(),并与1929年自费出版。小说获得了广泛的注意。这一时期,莫拉维亚结识了Corrado Alvaro和Massimo Bontempelli,开始为杂志《900》撰写文章。这本杂志上也发表了他最早的短篇小说等。他也为马拉帕尔泰编辑的报纸写稿。1933年,他与Mario Pannunzio一起创办了文学评论《个性》()和《今日》()。

二战迫近,法西斯查禁了莫拉维亚的小说《化妆舞会》(,1941)、《错误的野心》(,1935)和《两名少年》(,1941)。为了避过法西斯的审查,莫拉维亚在这个时期写作了不少超现实主义和寓言性的作品,1941年《化妆舞会》的第二版被禁之后,他不得不使用假名出版自己的作品。同年他与小说家艾尔莎·莫兰黛结婚。两人在卡普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两名少年》即是在那里写作的。

1943年休战后,莫拉维亚夫妇到Ciociaria边境的丰迪避乱,这段经历后来为《两个女人》()提供了灵感。

1944年5月罗马解放。莫拉维亚返回罗马,继续为报纸写作。战后他的声望日隆,小说《罗马女人》(,1947)等均获好评。1952年他获得了斯特雷加奖(Premio Strega)。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1953年,莫拉维亚创办了文学期刊,其编辑包括帕索里尼等人。50年代开始,莫拉维亚为一些重要作品写过序言,还为《快报》()写作影评,并与1975年结集出版。

1960年莫拉维亚出版了他最著名的小说之一《烦闷》(),获得Viareggio奖(Premio Viareggio)并于1962年改编成电影。1998年的电影也借鉴了这本小说。

1962年,莫拉维亚与艾尔莎分手,开始与年轻作家达契亚·玛拉依妮同居。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戏剧上。1966年,他与玛拉依妮、Enzo Siciliano等人一起创建了,上演他本人及其他作者的戏剧。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邀请莫拉维亚担任评委会主席。同年,莫拉维亚访问了中国、日本和韩国,1972年访问了非洲,1982年他再度访问日本时在广岛停留,并发表了关于原子弹的文章。他与数位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的访谈结集为《核战的冬天》()。

1984年,莫拉维亚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代表被选为欧洲议会议员,1985年,他获得“欧洲名人”(European Personality)的称号。

1986年,莫拉维亚与比他小45岁的Carmen Llera结婚,他的短篇小说集《情色故事》()即献予她。

1990年9月,莫拉维亚在自己罗马寓所的浴室突发心脏病去世。同年他的自传《莫拉维亚的一生》()出版。

莫拉维亚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当今社会的伪善和道德匮乏为主题。有的作品中剖析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尤其是婚姻状态,有的作品则以理性和现实的角度表现间离的状态,政治主题也经常出现,1970年代开始的作品则表现出更多的试验性质和心理导向,例如《烦闷》中异常现实和情色的笔触。莫拉维亚的文风非常直率不加矫饰,往往只使用最基本的词汇。后期他则开始使用大量的内心独白。

在大陆,80年代就译介过莫拉维亚的短篇小说。之后出版过《罗马女人》和《罗马故事》。2002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莫拉维亚文集,包括《冷漠的人们》等五部作品。台湾早年曾出版《来自罗马的女人》及《化装舞会》,2005年之后,麦田出版社将《情色故事》分为《魔鬼不能拯救世界》、《偷看他人做爱者的漫游》二卷出版,皇冠出版社则出版了《罗马故事》及莫拉维亚在1927至1951年间的短篇作品,分为《闹剧》、《冒险》二卷出版。

相关

  • Pio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属于噻唑烷二酮类(活化受体调节剂)药物的一种。
  • 质膜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英语:cell membrane 或 plasma membrane 或 cytoplasmic membrane),为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原生质膜普遍认为由磷脂质双层分
  •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一个化学和生物化学上的概念,可以是指:
  • 云嘉南云嘉南地区是指台湾西南部偏西北濒台湾海峡的地区,由云林县、嘉义市、嘉义县及台南市所构成,居住人口超过336万,聚集超过七分之一的台湾人口。区域主要为台湾西部的乡村地区,以
  • Nikon尼康株式会社(英文:Nikon,日语:株式会社ニコン)简称尼康(英文:Nikon),是一家日本大型光学仪器制造商,也是三菱集团的关系企业之一。“Nikon”此企业名称,为原始之商号“日本光学工业”(N
  • 效度有效度(法语:Validité; 英语:Validity;德语: Validität)是研究方法中关于测量方式能否如实反映所欲测量的能力。一项有效度高的衡量较一项有效度低的衡量更为准确。譬如以一个国
  • 索利斯戴维·詹姆斯·索利斯,FRS(英语:David James Thouless,1934年9月21日-2019年4月6日),英国凝聚体物理学家,与邓肯·霍尔丹及约翰·科斯特利茨因“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领域的理论
  • 彭德尔顿法彭德尔顿法(Pendleton Civil Service Reform Act),亦称“潘德尔顿法”,是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管理与改善美国公务人员的法案。它首次确认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即竞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二B类致癌物2B类致癌物(英语:Group 2B carcinogens),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对致癌物质的分类,此类物质(或其混合物)可能对人类致癌。现有236类物
  • 199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玛蒂娜·辛吉斯是上届冠军,最终卫冕此项赛事冠军。玛蒂娜·辛吉斯是本届冠军,决赛以6-3, 6-3直落二盘击败康奇塔·马丁内斯而卫冕成功,夺得第2座澳网女子单打冠军兼第4座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