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伦敦大空袭
✍ dations ◷ 2025-09-02 16:55:01 #伦敦大空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轰炸(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但以伦敦受创最为严重。一直到不列颠战役结束,伦敦已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超过4.3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由于闪电战在欧洲大陆的成功,德国同样试图用“空中闪电战”击溃英国的防御限度。由于海狮计划的无限期推迟,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便制定了所谓鹰日计划:对伦敦和各大工业城市实行不分昼夜,不分军民的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作战方针使得英国皇家空军有了充实队伍的机会,使得英国的空中实力不降反升。皇家空军逐渐恢复了制空权,并对德国本土实施了象征性的轰炸。苏德战争爆发后,轰炸终于不了了之。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德国将最新研制的V-1导弹和V-2飞弹布署在法国北部海岸,对盟国展开了最后一次空中进攻。直到同年6月6日,8938名伦敦城民死于导弹的袭击。加上零星轰炸时死亡的人数,死亡人数超过6万。
相关
- 布列敦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英语:Bretton Woods 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中心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对各国就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
- 休宁县休宁县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休宁县是古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休阳县,距今已有180
- 乙醛乙醛,又称醋醛,属醛类,是一种具有分子式CH3CHO或MeCHO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在大自然当中存在广泛以及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乙醛认为是醛类当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乙醛可存在于咖
- 理查德·扎尔理查德·尼尔·扎尔(英语:Richard Neil Zare,1939年11月19日-),美国物理化学家,生于俄亥俄克里夫兰。他是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扎尔以在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知名,他的研究加深了人类
- 内战(4年3周6日) (最后一枚炮弹于1865年6月22日发射)联邦胜利亚伯拉罕·林肯埃德温·M·斯坦顿尤利西斯·S·格兰特 威廉·T·舍曼 大卫·法拉格特 乔治·B·麦克莱伦 亨利·韦
- Bsub2/subO一氧化二硼(化学式:B2O)是由硼和氧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两篇实验研究已经分别指出了具有钻石结构和石墨结构的B2O的存在,这正如氮化硼和碳固体的两种存在形式。然而,随后的一个对硼
- 耐力耐久力(英语:Endurance)是指生命体发挥自己的功能并在长时间内保持活跃的能力,也可指它抗击、经受、回复、免疫损害、伤口、疲倦的能力。这个词通常会在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 蓝牙蓝牙(英语:Bluetooth),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标准,用来让固定与移动设备,在短距离间交换数据,以形成个人局域网(PAN)。其使用短波特高頻(UHF)无线电波,经由2.4至2.485 GHz的ISM频段来进行通信
- 狄·罗斯福老西奥多·罗斯福(英语:Theodore Roosevelt, Sr.,1831年9月22日-1878年2月9日),昵称西·罗斯福(Thee Roosevelt)美国商人及慈善家,生于纽约市,为罗斯福家族的第四代,他是美国总统西奥多
- 李锐李锐(1768年12月8日-1817年6月30日),字尚之,江苏苏州人,清朝数学家。他独立地发现了一种笛卡儿符号法则的等价形式。李锐师从清代经学家、数学家阮元,并在1797年至1799年间参与了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