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空袭

✍ dations ◷ 2025-11-12 03:58:39 #伦敦大空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轰炸(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但以伦敦受创最为严重。一直到不列颠战役结束,伦敦已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超过4.3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由于闪电战在欧洲大陆的成功,德国同样试图用“空中闪电战”击溃英国的防御限度。由于海狮计划的无限期推迟,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便制定了所谓鹰日计划:对伦敦和各大工业城市实行不分昼夜,不分军民的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作战方针使得英国皇家空军有了充实队伍的机会,使得英国的空中实力不降反升。皇家空军逐渐恢复了制空权,并对德国本土实施了象征性的轰炸。苏德战争爆发后,轰炸终于不了了之。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德国将最新研制的V-1导弹和V-2飞弹布署在法国北部海岸,对盟国展开了最后一次空中进攻。直到同年6月6日,8938名伦敦城民死于导弹的袭击。加上零星轰炸时死亡的人数,死亡人数超过6万。

相关

  •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英文:Passive transport)指的是生物化学物质的运动或其他原子或分子穿过细胞膜。不像主动运输,该过程不需要化学能,这是因为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总是伴随着系统熵增
  • 费利克斯·霍夫曼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年1月21日-1946年2月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是他首先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合成成为药物。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
  • 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MBL-EBI,全称EMBL -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是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学术机构,致力于以信息学手段解答生命科学问题。该所建立于1994年,位于英国
  • 莫泽夫人迈-布里特·莫泽(挪威语:May-Britt Moser,1963年1月4日-),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英语:Kavli Institute for Systems Neur
  • Bk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锫是锫已知的两种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Bk2O3。它可由二氧化锫在600°C的氢气流中加热还原得到。它是浅棕黄色的固体,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10.880±0.005。它在氯化氢
  • 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德语: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神圣罗马帝国教会司铎兼神学教授,于十六世纪初发动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终是全欧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兴起。
  • span class=nowrapTeClsub4/sub/span四氯化碲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简式为TeCl4。它具有挥发性,在200 °C(0.1 mm Hg)升华。熔融的TeCl4是离子化合物,可以解离为TeCl3+和Te2Cl102−。TeCl4在气相为单体,和SF4的结构
  • 马拉地人马拉地人(英语:Marathi people,或Maharashtrians ),以马拉地语为母语的族群,雅利安人的分支,主要居住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与印度西部。他们的母语马拉地语,是印度-雅利安语支中的分
  •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n/font反中子(antineutron)是中子的反粒子,1956年,反质子被发现一年后,美国物理学家布鲁斯·考克(英语:Bruce Cork)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了反中子,这种粒子的质量与中子相同,也不带
  • 千字文《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