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霉

✍ dations ◷ 2025-11-25 02:22:52 #动物身上的真菌病,酵母目

白地霉(学名:),是一种真菌,属于人体微生物的一种,在人体的皮肤、痰和粪便有25-30%的样本发生率。它是常见的土壤真菌,在世界各地的土壤中均可分离到此菌。

白地霉是人体疾病地霉病(geotrichosis)的病原菌,也会造成植物储藏性病害,植物寄主包含柑橘、番茄、胡萝卜和其他蔬菜。

白地霉是生产卡芒贝尔干酪、圣内克泰尔乳酪(英语:Saint-Nectaire)、瑞布罗申起司等环状乳酪时使用的菌种之一。此外,白地霉也是viili(一种北欧酸奶产品)所使用的菌种。借由添加白地霉进行发酵,viili具有天鹅绒般的绵密质地,闻名世界。

白地霉属由约翰·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林克在1809年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森林中腐烂树叶上的真菌白地霉。后人依据此分类,在地霉属中加入了130多个物种;然而,在漫长的分类过程中,有许多种是被归类错误的。例如,白地霉在早期文献中被错误归类为乳念珠菌。 

是的有性态,但他在早期被认为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直到研究人员以基因序列确认两者为相同物种。 在广义上包括3个 演化支,分别为 , 和 ,且这三者均被认为具有致病性。 目前研究人员可利用18S rRNA(18核糖体RNA)或ITS(内部转录隔离区)的基因序列分类地霉属的不同种。

白地霉的菌落在无性态时是薄、扩散、柔软且白色的状态, 而菌丝颜色则是无色或者浅色。 

白地霉被认为具有营养体亲和的特征,但大多数生理小种为自体受精。 G. candidum的有性态首度发现于波多黎各的土壤样本中。

白地霉的生长速度相当快,只需要5天即可在Sabouraud-glucose洋菜胶培养基上形成一个直径5-6 厘米的菌落。此真菌能生长在各种的柑橘类水果,导致水果酸败腐烂。 

白地霉是常见的土壤真菌,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 奥地利、印度、南非、日本、巴西和秘鲁的土壤中均可分离此菌。 

白地霉可以被用来制作奶酪(wash-rinds与bloomy rind)。将菌种添加到牛奶,食盐水或喷洒于奶酪表面,并将pH值调整为适合增长的范围(4.4-6.7)。 

相关

  • 宫颈癌子宫颈癌又称宫颈癌(英语:Cervical cancer),为发生在子宫颈的癌症 ,源自于不正常细胞的生长,甚至能侵袭或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早期通常并不会有症状,而晚期时可能有不正常的阴道出
  • 测绘学形貌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物体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
  • 非监督式学习无监督学习(英语:unsupervised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没有给定事先标记过的训练示例,自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群。无监督学习的主要运用包含: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
  • 米兰科维奇循环米兰科维奇循环(Milankovitch cycles)是塞尔维亚的地球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的气候变化理论。米兰科维奇计算了过去数百万年地球的离心率、转轴倾角和轨道的
  • 中都大兴府金中都,即中国金朝的都城中都,行政区划上属中都路大兴府,故又名大兴城,位于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带,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是北京建都之始。到
  • 尚书大传《尚书大传》是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作者和成书时间均无法完全确定。目前只有后人辑本传世,以皮锡瑞本最佳。《尚书大传》旧题汉·伏胜撰,一般认为是伏生(《史记集解》称“伏
  •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简称ASO试验,是一种毒素和抗毒素的中和试验,用于疑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ASO试验是用链球菌溶血素O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ASO值
  • 朱尔·博尔代朱尔·让·巴蒂斯特·樊尚·博尔代(法语:Jules Jean Baptiste Vincent Bordet,1870年6月13日-1961年4月6日)比利时免疫学家与微生物学家。1870年出生于苏瓦尼(英语:Soignies),1906年
  • anone《anone》,2018年1月10日起于日本电视台“水10”时段(22:00 - 22:54,JST)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由坂元裕二编剧、广濑铃主演。此剧为日本电视台继《Mother》、《Woman》后,第三度集结
  • 上海舞潮案上海舞潮案是1948年发生于上海的一起舞女集体反对政府禁舞的风潮。事件的起因缘自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厉行节约消费办法纲要》,其中要求全国各地限期关闭所有舞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