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力稳定性

✍ dations ◷ 2025-08-21 17:00:25 #恢复力稳定性

在生态学中,恢复力稳定性(英语:resilience)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快速恢复来消弭自然现象(如火灾、洪水、风暴、虫潮等)或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喷洒杀虫剂、液压破裂采油、引入外来物种等)等外来干扰所造成的影响的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相对。持续时间较长或强度较大的干扰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若影响的强度超过恢复力稳定性起作用的极限(即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将自发向新的稳态演变(英语:Regime shift)。若某一生态阈值与临界点或分岔点相关,则对应的稳态转换也可称为临界转换。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例如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资源枯竭、污染、可利用土地减少和气候变暖等。这些不利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往往是向环境退化的方向转换。许多跨学科领域里都涉及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例如社会生态模型中研究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时,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可或缺的概念;又如,由最大持续产量范式向环境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转换的目标就是通过“恢复力分析、适应性资源管理和适应性治理”建立生态恢复力稳定性。其他领域也多有与生态学上恢复力稳定性相似的概念,例如风险管理领域就有类似的供应链弹性(英语:supply chain resilience)概念。

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学家克劳福德·斯坦利·霍林(英语:C. S. Holling)提出,用以描述自然系统在面对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系统变量变化时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学文献中对弹性有两种定义方式:

第二种定义被称为“生态弹性”,也即恢复力稳定性。这一定义假定存在多个可能的稳态。例如,同一个浅温带湖泊既有可能水体清澈,能够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也有可能发生水华,仅能提供较少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两种状态对于湖泊来说是两种不同的稳态,而具体处于哪种稳态,取决于湖泊的磷循环。只要湖泊的生态和管理方式合适,这两种稳态都可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澳大利亚的同一片金合欢林既可能处于草本植物丰茂,可支持羊群放牧的稳态下,也可以处于灌木丛生,对牧羊没有价值的稳态下。野火、植食性动物和降水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会驱动同一片林地在两种稳态之间转换,但这两种稳态同样都有可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相关

  • 世界最佳居住城市世界最佳宜居城市是指一系列的城市,因为俱有良好的生活条件,经评比依得分高低列出优异城市。目前有两个较有名的年度全球著名城市生活调查报告,分别是美世生活质素调查,以及经济
  • 紫金山紫金山又名蒋山、钟山、神烈山,位于中国江苏南京城东,东西约7公里,南北约3公里,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主峰北高峰海拔高程448.2米。钟山风景区山、水、城、楼、林浑然一体,是南京名
  • 那拉提瓦府 small(陶公府)/small那拉提瓦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ราธิวาส,皇家转写:Changwat Narathiwat,泰语发音:)是泰南三府之一,邻近府份为泰国的也拉府、北大年府、和马来西亚的吉兰丹州。华人称之为
  • 一硫化铈一硫化铈是铈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CeS。一硫化铈可以通过三硫化二铈和二氢化铈的还原反应制得:一硫化铈对金属有着浸润(wetting)作用,它对除了铂以外的金属都比较稳定。它可以和
  • 黄豆粉黄豆粉是大豆炒后去皮、磨制而成的粉末。黄豆粉是驴打滚的原料之一。豆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此外,大豆含有的寡糖(oligo)可以帮助增加益生菌、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是具有使粪便
  • 吡啶硫酮镉吡啶硫酮镉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8CdN2O2S2。它可由氯化镉和配体在干乙醇中反应得到。1-羟基-2-吡啶硫酮的钠盐和可溶性镉盐在水中反应也能得到配合物,该配合物可于二
  • 原小雪原小雪(はら こゆき、1984年12月21日-)是日本的AV女优。出身于日本北海道。血型:O型。身高:164公分。三围:B91(F罩杯)・W58・H85。2008年11月在MOODYZ推出AV出道作品‘Fcup91cm 美
  • 灰斑竹鲨灰斑竹鲨(学名:),又名灰斑狗鲛、狗沙、沙条,为须鲨科斑竹鲨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和马来半岛沿海、日本南部以及南海沿海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体长可达74厘米。
  • 王景 (宋)王景(889年-963年),五代掖县人。后梁时代属于王檀部下,后唐时任奉圣都虞候。后晋时为侍卫马军左厢都校。开运二年(945年)在戚城击退契丹军。转任横海军节度使。后汉时加同平章事。契丹饥荒,五千多人到沧州求食,他分田收容。后周历任护国军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周世宗时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后蜀军,改镇秦州,宋朝建立,再任凤翔节度使。
  • 普鲁士的阿尔布雷希特 (1837–1906)普鲁士的阿尔布雷希特(德语:,1837年5月8日—1906年9月13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孙子,不伦瑞克公国摄政。1884年,不伦瑞克公爵威廉逝世,原本应由同属韦尔夫王朝的汉诺威王储恩斯特·奥古斯特二世继位。但由于恩斯特·奥古斯特拒绝放弃汉诺威王位,普鲁士否决了他的继承权并指定阿尔布雷希特为摄政。1873年,阿尔布雷希特与萨克森-阿尔滕堡的玛丽结婚,两人共有三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