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廉·维尔姆斯

✍ dations ◷ 2025-10-23 06:32:48 #1772年出生,1847年逝世,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德国裔荷兰人,浪漫主义作曲家,荷兰作曲家,19世纪古典音乐作曲家

约翰·威廉·维尔姆斯(德语:Johann Wilhelm Wilms,1772年3月30日(受洗)-1847年7月19日),荷兰裔德国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为《尼德兰人的血脉》,这首作品在1815年-1932年间曾是荷兰国歌。

维尔姆斯出生于索林根附近的小镇维茨谢登。他从父亲和哥哥那里学习钢琴及作曲,随后自学长笛。 1791年,他移居阿姆斯特丹,兼任两个乐团的长笛手。他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中独奏。这是两位作曲家的协奏曲在荷兰的首演。

维尔姆斯曾在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教授钢琴,面试竞选教堂风琴师的申请人,并参与评选了作曲比赛,还为《音乐广讯报》()撰稿。他曾将这份出版物作为“临时演讲台”来抱怨像他这样的当代荷兰音乐家少有作为。

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情绪影响了荷兰 ,维尔姆斯写了具有反抗色彩的赞美诗。 而在拿破仑倒台,拿骚王朝重新掌权之后,维尔姆斯为诗人亨德里克·托伦斯的作品《尼德兰人的血脉》谱曲,从荷兰国歌的公开选拔中胜出,成为荷兰国歌

维尔姆斯担任阿姆斯特丹门诺会的风琴手二十三年,直至去世。

维尔姆斯一生创作了七首交响曲 ,其中一首F大调的交响曲已失传。其他交响曲在他去世后陷入沉寂。 即使对于研究他的学者而言,仍无法确定早期维尔姆斯五首交响曲写作的确切年代。

维尔姆斯的《D小调第六交响曲》曾在根特艺术学院( Société des Beaux-Arts Ghent)获得一等奖。

2003年,科隆协奏乐团与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合作,录制《C小调第七交响曲》。由于对乐曲写作时间的误解,乐团指挥维尔纳·埃尔哈特(Werner Ehrhardt)最初认为维尔姆斯所作音乐相对于他所处年代已过时。 但是在理顺了乐曲写作顺序后,出于对音乐的热情,埃尔哈特决定录制这两首交响曲。 学者们而后确定这些是较晚期的作品,因为两部作品为套曲曲式。

相关

  • 以撒以撒(希伯来语: יִצְחָק‎;阿拉伯语: إسحٰق;英语:Isaac),又译依撒格或易司哈格,是《旧约圣经·创世记》中的人物,亚伯拉罕的嫡子,原配撒拉所生的独生子,以扫和雅各的父亲
  • 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k)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在物理学作出最杰出的贡献,自1901年起一年一度颁发的奖项;奖金由诺贝尔基金会发出。奖项是阿尔弗雷德·诺贝
  • 施一公施一公(1967年5月5日-),汉族,生于河南郑州,童年在驻马店长大,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讲
  • 苏尼亚耶夫拉希德·阿利耶维奇·苏尼亚耶夫(俄语:Рашид Алиевич Сюняев,1943年3月1日-),俄国天体物理学家,鞑靼人,吸积盘理论的开拓者,并在1972年和雅可夫·泽尔多维奇一起提
  •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简称北服)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它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
  • 周若刚周若刚博士,CBE(英语:Dr Geoff Mulgan,1961年8月28日-),英国经济学家、杨氏基金会(英语:Young Foundation)创办人,总部设于伦敦,于社会创新、社会企业、公共政策领域有影响。在担任杨氏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缩写为DSSC、DSC 或DYSC)是一种廉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它是基于由光敏电极和电解质构成的半导体,是一个电气化学系统。这
  • 府南街道府南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府南街道下辖以下地区:战旗社区、石人北路社区、文苑社区、石人南路社区、同德社区、清溪社区和锦屏
  • 妃月留衣妃月留衣(日语:妃月るい,1994年1月16日-),日本的AV女优,山梨县出身。曾为“S1”专属女优,所属于“Japan Total Promotion”(ジャパントータルプロモーション)事务所。2016年5月,成为日
  • 迪亚戈拉斯迪亚戈拉斯(英语:Diagoras of Melos),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迈洛斯的抒情诗人之一。他以无神论著称,被判处死刑后流亡。他的作品留存下来的只有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