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桥寨信仰

✍ dations ◷ 2025-05-16 08:09:25 #羊桥寨信仰
佤族(佤文:Ba Rāog / si viex / Brāog / Vax Ba Rāog / Vāx qux (口语) / Vā (文学语),旧佤文:Praok / Va;中国标准罗马字母:Va)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也分布于掸邦其他地区。在中国约4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传统上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现在则多信仰基督教或佛教。有木鼓崇拜。佤族使用佤语,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方言。中国的佤族原来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一套以巴饶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岩帅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佤族在2000年前就与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唐代称“濮子蛮”,宋代称“濮蛮”,明代称“古剌”,清代称“嘎剌”、“哈瓦”,也被记载为“野‘左犭右卡’”。佤族分为两种,一是“卡瓦”(佧佤),保有猎人头的习俗,所以又称为“野佧”;另一是“卡喇”(佧喇),常与邻族(尤其是傣族,旧称“摆夷”)接触,且已经革除猎人头的习惯,又称之为“熟佧”,他们受傣文化的影响而接受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野佧”依猎头方式又分为两种:“湿头”用杀人的方式取得人头,“干头”则以购买或挖掘坟墓的方式取得人头。他们自称“佤”、“巴饶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当地傣族与国外老族、掸族称其为“佧佤”,“佧”在傣语中意为奴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佤族。佤族有猎头的习俗,最后一次有记录的猎头在1950年代末。他们本来也生活在景栋,后被孟莱王孙儿征服,成为掸族诏法的奴隶。佤族民族学家赵明生提出了与传统史籍相异的观点,他认为晋朝永昌郡的永寿城不仅是普通县城,而是晋朝时归顺中原政权的佤族地方民族政权,可能是民间传说的佤族古城。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和缅甸的佤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两个纯佤族自治县、三个佤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自治县:

相关

  • 反激动剂反激动剂(英语:inverse agonist)在药理学中是指和激动剂结合在相同的受体上,但引起相反的药理反应的物质。根据定义,反激动剂的效能为负。能受反激动剂作用的受体在没有结合任何
  • 男性生殖器官男性生殖系统是由男性许多生殖器官或组织组成,和人类繁殖有关的系统。有些在体外,有些则在骨盆腔内。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制造精子的睾丸,以及分泌精液的阴茎,在和女性性交,精子可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语: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简写为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的滋胚层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形
  • 勹为汉字索引中的一个部首,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十个(两划的则为第十四个)。“勹”原意是指一个人怀抱东西的样子,所以这个部首里的字有些有包裹的意思。包装缠裹。今通作
  • 玛丽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
  • 第一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学家对1792年9月到1804年5月间多个共和政体习惯上的统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经历了短暂的君主立宪时期(1791年9月4
  • 科学大纲 §形式科学以下大纲是科学的主题概述:科学(英语:Science,希腊语:Επιστήμη)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
  • 威廉·卢云·哈密顿威廉·卢云·哈密顿爵士(英语:Sir William Rowan Hamilton,1805年8月4日-1865年9月2日),爱尔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哈密顿最大的成就或许在于重新表述了牛顿力学,创立被称
  • 固碳碳固定(Carbon fixation)是生物将无机碳(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其中最主要,也最为人知的的是光合作用,其他的碳固定则包括可以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作用的化能合成。会
  • Amanita muscaria毒蝇伞(学名:Amanita muscaria)又称毒蝇鹅膏菌,为一种含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分类上为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物种。毒蝇伞的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且也无意间拓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