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

✍ dations ◷ 2025-11-19 14:37:39 #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原指刘邦攻入秦朝都城咸阳后,一度制定简化秦朝苛法的做法,后来演变成为根本性的法律规定,曾成为“宪法”的名称。约法三章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高祖本纪”。公元前207年,刘邦占领秦都咸阳后,废除了秦的苛法严刑,只保留三条:后来在中国史书中,“约法三章”还用于表示政府轻刑缓赋的措施,“三”已成泛称。例如在《晋书》“卷112·载记第12”、《宋书》“卷74·列传第34”、《南齐书》“卷24·列传第5”中都有记载。约法三章也具有政府对民众许诺的根本法律的意味,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很多宪法性文件都被称为约法,例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也曾约法八章。今日是指互相遵守的条件。

相关

  • 免疫增生性紊乱免疫增生性紊乱,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原代细胞异常增殖,包括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或过量产生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 下视丘下丘脑(英语:Hypothalamus),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又称丘脑下部。位于丘脑的下方(希腊文 ὑποθαλαμος = under the thalamus),脑干的上方,控制身
  • Ta4f14 5d3 6s22, 8, 18, 32, 11, 2蒸气压第一:761 kJ·mol−1 第二:1500 kJ·mol体心立方四方主条目:钽的同位素钽(Tantalum,旧译作
  • 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泛指红血球的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现象。溶血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受损破裂,内部的原生质从细胞漏出令红血球死亡的现象。“溶血反应
  •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规律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体系还是分子体系是区分量子物理学与量子化学的标准之一。目前认为最早的量子化学计算
  • 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是针对线粒体,尤其是肝细胞中的线粒体的自身抗体。若在人体血液或血浆中检出该抗体,则意味着此人可能患有严重的自体免疫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
  • 眶额皮质眶额皮质(英语:orbitofrontal cortex,缩写OFC),又译为眼窝前额皮质、眼眶额叶皮质、前额叶基底部,是位于大脑额叶前下方的前额叶皮质,是与决策的认知过程有关的一个脑区。非人类灵
  •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一般是指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普通的脂肪就是一种酯,酯可以经水解再分解为醇和酸。一般的脂肪是三酸甘油酯,是由甘油(丙三醇)和脂肪酸(具有4-28个碳
  • 质子﹣质子链反应质子﹣质子链反应是恒星内部将氢融合成氦的几种核聚变反应中的一种,另一种主要的反应是碳氮氧循环。质子﹣质子链反应在太阳或更小的恒星上占有主导的地位。克服两个氢原子核之间
  • 邮差邮递员(英语:Mail carrier),又称为邮差,是种职业,负责邮递及邮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