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关系

✍ dations ◷ 2025-11-04 07:53:42 #天体物理学,超新星

飞利浦关系是天文物理中Ia超新星的亮度峰值和最大亮度之后的光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它最初是由美国天文学家伯特·秀在1974年,和苏联天文学家尤里·伯考伏斯基在1977年发现的。他们发现超新星的光度在最大光度过后,衰减的越快它的峰值也越暗淡。

这种相关性在1993年被M.飞利浦在Calán/托洛洛超新星巡天(英语:Calán/Tololo_Survey)时再度发现。它已被改写,其中包括多个光度法的带通,和相对于标转范本在时间轴上的这关系通常用于导出Ia超新星最大亮度的标准烛光值。

它被定义在星等从最大光度至下降15天的星等光度曲线,这个参数称为 Δ m 15 {\displaystyle \Delta {m}_{15}} ,给出最大光度和实际的B星等关系状态:

M m a x ( B ) = 21.726 + 2.698 Δ m 15 ( B ) . {\displaystyle M_{\mathrm {max} }(B)=-21.726+2.698\Delta m_{15}(B).}


相关

  • 科学研究科学方法(英语: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
  •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以前称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在7天内肾脏发展为肾功能突然损失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
  • 正修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Cheng Shiu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鸟松区的私立科技大学。民国54年(1965年)创校,时为“正修工专”,由郑骏源、龚金柯、李金盛等对教育有热忱之人
  • 气体分子运动论分子运动论(英语:kinetic theory of gases,又称气体动力论)是描述气体为大量做永不停息的随机运动的粒子(原子或分子,物理学上一般不加区分,都称作分子)。快速运动的分子不断地碰撞
  • 万有引力重力(英语:gravitation/gravity),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也是物体重量的来源。引力与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及强相互作用力一起构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在
  • Amaryllis孤挺花属(Amaryllis) 是石蒜科孤挺花族孤挺花亚族(Amaryllidinae)的唯一一个属,是一类小型开花植物,下共二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原产于南非西开普的南非孤挺花(Amaryllis belladonna),
  • 沃尔特·戈斯沃尔特·戈斯(英语:Walter Goss,1928年7月21日-2012年7月26日)美国音频工程师。他曾因电影深深深(英语:The Deep (1977 film))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
  • 利斯·奥特玛利斯·奥特玛(芬兰语:Liisi Oterma,芬兰语发音:,1915年1月6日-2001年4月4日)是一位芬兰天文学家,也是该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天文学家。奥特玛个人或和其他人共同发现数颗彗星
  • 范·克莱本范·克莱本(英语:Van Cliburn,1934年7月12日-2013年2月27日),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美国著名钢琴演奏家。范·克莱本的母亲是一名钢琴教师,他从小由母亲教授钢琴。12岁时在美国国家
  • 埃米尔·维尔哈伦埃米尔·维尔哈伦(1855年5月21日-1916年11月27日),比利时法语诗人,剧作家。象征主义诗歌的创始人之一。维尔哈伦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圣阿曼兹一个说法语的中产阶级家庭,不过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