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敦公寓

✍ dations ◷ 2025-09-10 12:33:22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建筑物,中国民居,上海民国建筑,1940年完工建筑物,现代主义建筑

开普敦公寓(英语:Kempton Apartment),曾一度名为二四〇公寓,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之一,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240、242、246号。公寓建于1940年,楼高四层,建筑设计仿照轮船。

开普敦公寓建于1940年,起初用作英国建筑事务所公和洋行在上海的办公地点,由业主公和洋行旗下的设计师亲自设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向日本宣战;开普敦公寓属于英商所有,因此被汪精卫政府(日本傀儡政权)的敌产管理委员长宇垣完尔(日语:宇垣完爾)没收。公寓在1942年被汪精卫政府转手予复兴银行作为行址,其后又在1944年易手至日本政府机构华中振兴公司属下的中大银行。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大银行停业,开普敦公寓收归国有。1946年4月,国民政府对日本和汪精卫政府在上海营运的金融机构进行接收清算,此后开普敦公寓成为了银行中高层职员的居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寓交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并一度改称为“二四〇公寓”(取自公寓所处位置的道路序号)。根据1989年的数据,公寓住进了四个住户,共有10名居民。

开普敦公寓在2003年8月18日列入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并在2015年8月17日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公寓属于普通民居,建筑物内部不开放予公众参观。

开普敦公寓占地126.7平方米,楼高四层,采用混合结构。公寓底层是附屋,楼上三层则用作住宅用途,每个楼层各有一套住房。

公寓的建筑造型刻意仿照轮船来设计,是一个很具独创性的设计。1920至1930年代的上海房地产开发出现混乱局面,开发者争先恐后地建屋,剩下了不少形状不规则的“边角料”地皮;开普敦公寓正正是建在一块三角形地皮上,所以设计师要因地制宜,让建筑物配合地皮形状。而且,开普敦公寓建成时用作公和洋行的办公室,交由自家设计师亲自负责,乙方(建筑事务所)同时是甲方(业主),因此设计师可以大胆地发挥创意,打造出轮船设计。公寓为现代主义建筑,造型简练而具动感,线条流畅。临街立面采用简洁设计,外墙为淡黄色。公寓呈三棱体形状(模仿船身),因此建筑物南端是一个经弧形处理的锐角(模仿船头)。这个设计可以减轻风切变对建筑物的损害,而且建筑物朝向正南方的表面积得以最小化,令公寓冬暖夏凉。公寓的窗户设计都是窗框外凸的,有些窗子是长方形,有些则是内嵌四方形钢窗的圆形窗洞(模仿船只舷窗(英语:Porthole)),形成对比效果。

相关

  • 高祖高祖可以有下列二种含义:
  • 无柄孢子科无柄孢子科(学名:Acaulosporaceae),又称无梗孢子科,是多样孢囊霉目下的一个丛枝菌根真菌科,其科下物种分布广泛,并且会在根部形成丛枝菌根和囊泡。该科有2个属、31个物种。医学导航
  •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是经济学的名词,与固定成本相对应,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被增加或减少的生产因素(Production Factor)回报或称转移收入/转移收益(Transfer Earnings),例如劳工、工
  • 新田站 (咸镜北道)新田站(韩语:신전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会宁市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咸北线。咸北线
  • 司马祉司马祉(?-?),浙江会稽人,山西夏县籍。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曾任福建邵武府知府一职,万历年间由周裔登接任。著有《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
  • 德沙耶斯菊石见内文德沙耶斯菊石(学名:),简称德斯菊石,是生存在早白垩纪海洋中的一属菊石,在阿普第期的地层中十分常见。它们的游水速度很快。其化石分布全世界。德沙耶斯菊石的外壳为反旋结构
  • 铃儿响叮当《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s)是全世界最著名并且最经常传唱的美国冬季歌曲。它的作者是James Lord Pierpont (1822–1893) 。这首歌发行于1857年秋天,原名One Horse Open Slei
  • 朴重阳朴重阳(谚文:박중양,1872年5月3日-1959年4月23日)字源根,号海岳(해악)·一笑(일소),别名朴源根(박원근),日本名朴忠重阳,山本信。李氏朝鲜和朝鲜日治时期的高级文官及政治人物;开化党思想家
  • 雅尼克·阿格内尔雅尼克·艾尼尔(法语:Yannick Agnel,1992年6月9日-),出生于尼姆,法国游泳运动员,现2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法国纪录保持者。他在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突破,接连夺得4X100
  • 文惠廉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1811年7月1日-1864年7月17日),美国圣公会主教,该会在华传教的开创性人物。1837年先到爪哇的华人中间传教。1842年进入厦门。1843年成为主教。1845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