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畲族
✍ dations ◷ 2025-11-12 14:51:03 #畲族
畲族(“畲”,拼音:shē,注音:ㄕㄜ,南京官话:she1,粤拼:se4,音同“赊”),或称为山哈,唐代称蛮獠。中国东南少数民族,中国大陆有畲族710,039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19大少数民族。畲族汉化取汉姓后很多以四大姓氏锺姓、蓝姓、盘姓以及雷姓作为畲族汉姓。多数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发源地,畲族在古代时迁入华南各地,唐宋明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以及浙江山区等。畲族世居地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和湖南六省,其中尤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畲族人口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均有分布,其中人口分布前三位省份:福建省有畲族375,193人,占畲族人口的52.8%,列福建第一大少数民族;其次是浙江省,有畲族170,993人,占24.1%,列浙江第一大少数民族;第三是江西省,有畲族77,650人,占10.9%,列江西第一大少数民族。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曾发动史称蛮獠啸乱等延绵泉、漳、潮三州的反官府事件,成为后世闽南小说《平蛮十八洞》的题材。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泛称“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称谓,“畲”指的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也是畬族的生产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做民族划分之后,畬族统一称为“畲族”。畬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在古代使用畲语,现今则大多改为使用畲话。语言学家所说的畲语,不属于汉语,仅在广东博罗、增城、惠东、海丰一小部分自称“活聂”(.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的人群中使用,使用者仅有数千,是一种濒临消失的语言。畬语与炯奈语最接近,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自称“山哈”的畲族人口通常使用一种被为畲话或畬民话的语言,与客家语的渊源很深,也有学者认为是客家语的一种方言。而客家人在古代指一切外来客籍汉人,现在东南的少数民族仍称土籍汉人为民家人,客籍汉人为客家人,如在明代时移入云南的官话人群现在都是叫客家人,而畬客指受客家人影响,太多已经不会母语活聂话只会客家话的畬族,不同地区的畬话都受到邻近地区的主要汉语方言(如吴语、闽语、客家语)很多影响,但文法上有差异及夹杂较多非汉语词汇。学者专家认为这种称为畲话或是畬民话的语言的归属应为汉藏语系。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畲族唯一的自治县,畲族民族乡则散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妇女,有头佩“三把刀”习俗,“三把刀”实际上是三支外形似刀,两面有锋,长五六寸的弧状金属片。畲族医术多为祖传口授、单线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又称“青草医”,绝大多数畲医亦农亦医。著名的畲医有雷干祯、蓝坤金、蓝居丁等。畲医用药还有特殊之处,同一种草药则要分别发病季节、病者病情而到生长不同地点采集。如牛蒡子,夏秋季则用生长溪流旁边的,春、冬则用生长旱地的,使用草药多用全草,有的只用根、叶、皮、茎、花、果等或某一部分。用药讲究新鲜,随用随采。生长季节性较强的草药,按季节采集,加工后备用,但储藏期一般以百日为限,最长不过一年。用药配料有禽畜内脏、肉、黄酒、生姜、糖类等配药。根据患病者病情而定,如热性疾病加冰糖、白糖;寒性疾病加红糖、生姜;虚性加猪蹄、夹心肉(猪腿即瘦肉);跌打损伤加黄酒;儿科惊风等病加小件金属类物品混炖。少数畲医将中草药制成丸、散、丹、膏。如治疗喉疾的药散必须用草药焙烤研末藏放备用。草药多有采摘加工后交给患者,防止技术外传。畲族喜爱武术,有棍术和拳术两大类,八井拳为著名畲族独有拳种。除了武术,在贵州的小量畲族族人还会跳《斗笠舞》。贵州省东家人于1996年被认定,即暂时被认定为畲族。东家是当地汉人对贵州畲族的称呼,即自“东边”来的人。东家人自称“哈萌”。“哈”意为“客”,“萌”意为“民”,亦即畲族是“客民”。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哈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之为“迥哈”。明清时一些贵州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佟苗”。贵州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根据考证,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祖先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问,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人黔时首先落居于贵定于伐一带。在明代,主要散居在今清镇、开阳、修文、长顺、贵定、龙里、都匀、荔波、麻江、凯里、施秉、镇远、石阡等10多个县。一部分被融合于其他民族,余下的人主要居于以麻江县为中心及其临近凯里炉山的干坝、六个鸡、角冲以及福泉、都匀等县市部分地区,连成一个较为广阔,有着共同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共同区域。《南越笔记》说:“赋以刀为准者曰徭,徭所止曰
相关
- 锥足亚门锥足亚门是变形虫门中的一个亚门,又细分为黏菌下门及始变形虫下门等两个下门。锥足亚门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及盘基网柄菌等物种。
- 北极雾霾北极烟霞(Arctic haze)指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出现在北极地区大气层高纬度上可见的污染现象。因其成分90%为硫,其余为碳,故显红棕色。与其他污染物相比,北极烟霞的化学物质能够在大气
- 心包膜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查特胡奇县查塔胡其县 (Chattahooche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部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西邻阿拉巴马州。面积65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估计,共有人口14,882人。2005
- 汉语亲属系统汉语亲属系统(Chinese kinship)在人类学里被归类于描述型亲属系统(descriptive system)或苏丹型亲属系统(英语:Sudanese kinship)的一种。这是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1871年的作品
- 内弗尔霍特普一世内弗尔霍特普一世(英语:Neferhotep I),埃及第十三王朝国王。在位约11年。他把欧西里斯雕像重新在阿比多斯立起,并且为几座古埃及神庙捐献了多座雕像。
- 默达尔阿尔瓦·米达尔(瑞典语:Alva Myrdal,1902年1月31日-1986年2月1日),瑞典社会学家和政治家。她是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的资深党员,从1950年到1955年,她是第一位女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
- 腹菌类腹菌(Gasteroid fungi)是担子菌门中多种真菌的通称,泛指担孢子产生位置在担子果内部,而非担子果表面的类群。这些类群包括马勃、地星、鸟巢菌(英语:Nidulariaceae)、鬼笔与假松露等
- 船员海员(英文:Seaman、Mariner、Sailor),系指一船由船长指挥服务于船上之人员;船员(英文:Seafarers)则包括船长及所有海员之船舶上之人员。船员职级依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航海
- 马其顿人马其顿人(西里尔字母:Македонци,拉丁字母:Makedonci)也称马其顿斯拉夫人,指的是主要居住在北马其顿的一支南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实际上是同一民族。马其顿人以马其顿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