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茶素
✍ dations ◷ 2025-11-06 23:48:02 #儿茶素
儿茶素(英文:Catechin),又称茶单宁,儿茶酸,是茶叶中黄烷醇类(黄烷-3-醇)物质的总称,儿茶素是茶多酚中最重要的一种,约占茶多酚含量的75%到80%,也是茶的苦涩味的来源之一。儿茶素主要分为四种: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儿茶素是黄烷-3-醇,一种天然苯酚和抗氧化剂。它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它属于基团黄烷-3-醇类(黄烷醇),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家族的一部分。儿茶素化学家族的名字从儿茶取得,这是含羞草属儿茶或金合欢儿茶的汁或水煮提取物。而人体常见的激素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是具有儿茶酚核的(苯乙)胺类化合物的统称,是由肾上腺产生的一类应激拟交感“斗或逃”(Fight or Flight)激素。最重要的儿茶酚胺是肾上腺素(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胺(Dopamine),均是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合成。不少精神兴奋剂也是儿茶酚胺的类似物。儿茶素具有两个苯环(A和B环)和二氢吡喃杂环(C环)其上的碳3为羟基。A环是类似于间苯二酚部分而B环是类似于儿茶酚部分。有两个手性中心在碳原子2和3。因此,它有四个非对映异构。异构体的两个处于反式构型,被称为儿茶素和另外两个是在顺式构型,被称为表儿茶素。最常见的儿茶素异构体是(+)–儿茶素。另一立体异构体是(-)–儿茶素。最常见的表儿茶素异构体是(-)–表儿茶素。不同的差向异构体可以使用手性柱色谱进行区分。(+)-儿茶素 (2R,3S)(-)-儿茶素 (2S,3R)(-)-表儿茶素 (2R,3R)(+)-表儿茶素 (2S,3S)(+)– 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以及它们的没食子酸结合物在维管束植物无处不在,和传统草药,如中国药植嘴叶钩藤等常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异构体大多在可可和茶的成分中发现。( - )–表儿茶素可以在可可豆中找到,首先称可可醇。这是从绿茶通过美智代在1929年分离出来。 在1931年马克西米利安证明儿茶素存在可可豆中。
儿茶素还发现作为苷和糖苷形式还具有抗氧化性能。在欧洲和美国的儿茶素类的主要膳食来源是茶与仁果类水果。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在可可,儿茶素类的含量(108毫克/100克),接着西梅汁(25毫克/ 100毫升)和蚕豆荚(16毫克/ 100克)。巴西莓果油含有儿茶素(67毫克/千克。表儿茶素和 儿茶素是摩洛哥坚果油的主要天然酚。儿茶素在各不相同食物中,从桃子绿茶和醋均有。儿茶素是大麦主要的酚类化合物负责面团变色。儿茶素的植物生物合成始于4-羟基肉桂酰辅酶A,通过一个聚酮合酶3途径(PKSIII途径)加入三个丙二酰辅酶A,形成链的延伸。4-羟基肉桂酰辅酶A是由L-苯丙氨酸通过莽草酸途径生物合成。L-苯丙氨酸首先由苯丙氨酸氨裂解酶(PAL)的脱氨基形成肉桂酸,然后由肉桂酸-4-羟化酶氧化为4-羟基肉桂酸。然后查耳酮合酶催化4-羟基肉桂酰辅酶A的缩合和丙二酰-辅酶A的三个分子形成查尔酮(chalcone)。然后由查尔酮异构酶将查耳酮异构化成柚皮素,它由类黄酮3'羟化酶氧化成圣草酚和进一步氧化黄烷酮由3羟化酶到花旗松。然后由二氢黄烷醇-4-还原酶将花旗松素还原,然后由无色花色素还原酶还原产生儿茶素。儿茶素的生物合成如下所示。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CR)使用2,3-反式 - 3,4-顺式无色花青素,以产生(+)–儿茶素和是在原花色素的第一种酶(PA)的专用通道。其活性在叶,花和种子已经过测量,如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百脉根,莲花,岩黄芪属和刺槐。所述酶也存在于葡萄。儿茶素加氧酶是儿茶素降解的关键酶,存在于真菌和细菌中。在细菌之间降解(+)–儿茶素可以通过醋酸钙不动杆菌来实现。儿茶素代谢成原儿茶酸和间苯三酚羧酸。它也可由大豆慢生根瘤菌降解。间苯三酚羧酸进一步脱羧成间苯三酚,这是脱羟基化成间苯二酚。间苯二酚被羟化成羟基喹啉。原儿茶酸和羟基喹啉进行内部二醇裂解
通过儿茶酸3,4-双加氧酶和羟基喹啉1,2-双加氧酶,以形成β羧基顺,顺 - 己二烯二酸和乙酸顺丁烯二酰基。真菌之间,儿茶素的降解可通过角毛壳菌来实现。儿茶素类是从胃肠道经摄取,特别是空肠,及在肝中,产生所谓的结构相关的表儿茶素代谢物(SREM)。对于结构相关的表儿茶素代谢物主要代谢途径由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由葡糖醛酸化,硫酸化及甲基化儿茶酚组,血浆仅检测出微量。大多数饮食儿茶素类由结肠肠道微生物代谢成伽马–戊内酯及马尿酸并且经过肝脏中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和甲基化进一步的生物转化。关于儿茶素类的立体化学构造对它们的摄取及代谢产生巨大影响,摄取最高的为(-)–表儿茶素而最低的为(-)–儿茶素。几个世纪前含儿茶素的提取液被认为有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于1936年发现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产生影响。从膳食研究有限的证据表明,儿茶素可能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产生影响,这可能在人类中有助于正常的血流调节。绿茶中的儿茶素可改善高血压,尤其是当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时。由于在消化过程中广泛代谢,负责对血管的这种效果的儿茶素代谢物的命运和活动,以及作用的实际模式未知欧洲食品安全局确定了可可黄烷醇对健康成人血管功能的作用
它通过了结论:可可黄烷醇帮助维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这有助于正常血液流动。从观察队列研究的数据并没有显示出黄烷-3-醇摄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的一致的关联性。荟萃分析还表明,绿茶中的儿茶素可有利影响胆固醇。视摄取量而定,儿茶素及其代谢物可与红血球细胞结合,此结合可能诱导自体抗原释出,造成溶血性贫血或肾衰竭。此发现导致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品“Catergen”被召回。有些植物会释放儿茶素到地面,可能会阻碍他们的邻居植物的生长,这是相生相克的一种形式。儿茶素也可以从茶叶中提取出来,作为食品添加剂。Template:Monoamine metabolism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Monoamine metabolism modulators)
Template:Opioid receptor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Opioid receptor modulators)
相关
-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又称宫颈癌(英语:Cervical cancer),为发生在子宫颈的癌症 ,源自于不正常细胞的生长,甚至能侵袭或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早期通常并不会有症状,而晚期时可能有不正常的阴道出
- TDsub50/sub半数中毒量(median toxic dose,TD50)为毒理学名词,是指一药物或是毒素造成50%比例中毒的剂量。不过若要数值有意义或是可以用在实际应用上,需说明其中毒的种类。半数中毒量的剂量
- 死水死水又称滞水,为不流动的水体,水体之所在地没有流通的出入口。形成死水之地包括路边的小凹地、花园中的泥泞,甚至人工制造的器皿皆能形成死水。严格来说,死海亦是死水的一种。死
- 乌拉尔语系乌拉尔语系是语言学家按照语言系属分类方法划分的一组语群,包括38种语言,讲该语系语言的人有250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为匈牙利语、芬兰语和爱沙尼
- 棘头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学名:Acanthocephal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是一类身体前端有吻,吻上有钩刺的假体腔动物。棘头动物属于寄生动物,吻上的钩刺用来抓住它的寄主肠壁。它们具有复杂的生命周
- 浙江湖州老恒和醋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简称老恒和酿造(英语:HONWORLD GROUP LIMITED,港交所:2226),在1895年,由钱蓉江于浙江省湖州市(总部)成立前身为“老恒和酱园”(前身为老元大酱园)。主要股东为陈卫忠
- 酱菜酱菜(又称虀)是用酱腌制保存并调味的蔬菜,现代也有用酱油、虾油等腌制的。另外,日常使用中,“酱菜”一词经常与腌菜混用。
- 雪地极地雪藻(学名:Chlamydomonas nivalis)为衣藻属下的一个单细胞红色绿藻门物种,具光合作用 能力,常见于世界各地如极地或高山山脉的雪原(英语:snowfield)。这些绿藻是西瓜雪形成的其
- 模板模板或称样板、范本,通常指具有固定内容、可构建多个不同实例的可重用样板,也可以指:
- 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英语:Ganglioside;又称唾液酸糖鞘脂),是含有唾液酸的糖鞘脂。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