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

✍ dations ◷ 2025-11-25 22:18:00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或其分支出现狭窄,经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引起。肾动脉狭窄导致动脉所供应的相应肾脏出现血流灌注不足,可能引起高血压和肾脏萎缩,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大部分肾动脉狭窄的病例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在查体或影像学检查被偶然发现。肾动脉狭窄最主要的症状是出现无法用药物控制的高血压,即肾源性高血压。如果双侧肾动脉狭窄严重或开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高血压药)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恶化。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突发肺水肿(左心室心脏衰竭)。临床预测规则(clinical prediction rule)可以用来指导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肾动脉狭窄最主要的病因,特别是在50岁以上突发高血压的患者中更为多见。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年轻患者特别是未满40岁的女性患者出现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其他病因包括大动脉炎,肾动脉瘤,外源性压迫(如肿瘤),神经纤维瘤或纤维带形成。肾动脉狭窄,导致肾动脉血流量减少,肾脏灌注压不足。肾脏的感受器致密斑感知血压下降,并作出反应,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体内水钠潴留,抵消肾脏血压偏低的情况,但也引起全身血压升高(动脉压高)。由狭窄引起的灌注压下降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低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果狭窄长期存在,发生病变的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不再增加,将会发生肾功能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在最初使用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制剂和控制血压药物。当肾动脉狭窄严重、高血压无法用药物控制或肾功能恶化时,则需要侵入性手术治疗。最常见的侵入性手术是单纯肾动脉球囊成形术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在2003年的一个Meta分析显示动脉成形术是安全而且有效的,但是在七个不同的随机对照试验却显示对改善高血压或肾功能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益处。其中包括2010年的ASTRAL试验(the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Renal Artery Lesions),这次试验是唯一一个没有对入选患者“明确提出”肾血管重建术好处的试验。目前仍有三个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以对比药物治疗和手术放置支架治疗的效果,其中包括CORAL试验(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Renal Atherosclerotic Lesions,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织)。除了血管成形术,放置支架的肾动脉血流重建手术也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RAOOD试验对单纯的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相似。如果以上治疗都失败,血流重建术与血管成形术都无法使高血压或血液灌注的情况好转,使用肾切除术切除病变肾脏有可能显着改善患者高血压情况。血管成形术(带或者不带支架置入)是治疗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肾动脉狭窄的最佳选择。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血氧饱和仪血氧饱和仪(英语:Pulse Oximeter,简称:血氧仪),是一种主要为测量病人的血液中的脉搏氧饱和度的仪器。最初的一台血氧饱和仪由G.A. Millikan于20世纪40年代研发成功。自1980年代,美
  • D50–D77ICD-10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为WHO整理的各类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营养性贫血 (D50-D53)溶血性贫血 (D55-D59)再生障碍性
  • 激素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CRISPRCRISPR(IPA:/ˈkrɪspər/;DJ:/ˈkrispə/;KK:/ˈkrɪspɚ/)是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基因,该类基因组中含有曾经攻击过该细菌的病毒的基因片段。细菌透过这些基因片段来侦测并抵抗相同
  • 维生素A维生素A又称维他命A、抗干眼病维生素,是人类的必需营养素之一。维生素A的前体是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并非单一的一种化合物,而是有许多不同的型态。动物能将胡
  • J01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类鼻疽伯克氏菌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原名类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人类感染类鼻疽伯克氏菌后,会导致类鼻疽。医学导航:病菌
  • 蜂窝组织炎蜂窝组织炎(拉丁语:cellulitis)是牵涉到皮肤的细菌感染。该疾病尤其会影响到真皮与皮下组织。其症状为皮肤发红,会在数天内逐渐扩大范围。发红范围的边缘一般而言不明显,而且可能
  • 座囊菌纲参见内文座囊菌纲(学名:Dothide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下的一纲,共包含11个目、90个科、1300个属及超过19000个种。传统上本纲的大多数真菌都被算作腔菌(loculoascomyc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