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侯赛因·奥恩(马来语:Tun Hussein bin Dato' Onn;1922年2月12日-1990年5月29日),又译作胡先翁或胡申翁是一名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参政前是一名执业律师。侯赛因·奥恩曾于1976年1月15日至1981年7月16日任职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被称为“团结之父”。
侯赛因·奥恩于1922年2月12日在英属马来亚柔佛新山出生,父亲拿督奥恩·加法尔是巫来由人统一组织(巫统)创办人兼第一任主席,母亲是拿汀哈丽玛·侯赛因(Datin Halimah Hussein),祖父加法尔·穆罕默德是柔佛王朝立宪后的第一任州务大臣,其伯叔及父亲也曾先后出任柔佛州务大臣,是个官宦世家。 祖母罗凯雅·哈宁是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女子,其长子希沙慕丁曾任内政部长与国防部长,现今为穆希丁内阁的外交部长。
侯赛因·奥恩分别在新加坡及柔佛的“英文学院”(English College,今苏丹阿布·巴卡尔学院(马来语:Maktab Sultan Abu Bakar))完成他的中小学教育,毕业后在1940年加入了柔佛御林军而成为一名学员。次年,他被送往印度德拉敦的印度陆军官校(英语:Indian Military Academy))(I.M.A.)受训,毕业后加入印度陆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中东服役。战后,由于个人实战经验丰富,侯赛因·奥恩获得了英国政府的赏识,并被聘请为(英属旁遮普)拉瓦尔品第的“马来亚警察召募与训练中心”(Pengajar Pusat Latihan Polis Malaya)教官一职。
1945年,侯赛因·奥恩返回马来亚并受任命为新山警察学校的指挥官。次年,他参与了马来亚公共服务成为柔佛昔加末的行政官员助理。随后,又被派往雪兰莪州任职,担任该州巴生县(马来语:Daerah Klang)与瓜拉雪兰莪(英语:Kuala Selangor)县的官员。
侯赛因·奥恩生在一个富有民族主义与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响,所以在担任公务员的同时,他也积极地投入了政治活动。马来人统一机构(巫统)1946年成立后,他被委任为副秘书长。1950年他成为了巫统青年团(巫青团)的第一任团长,随后,又被推选为巫统秘书长。与此同时他受委为联邦议会议员,并兼任柔佛州立法议会议员及柔佛州行政委员会委员。
1951年随父亲奥恩·加法尔退出巫统,并加入他父亲新创办的马来亚独立党以及随后的国家党。由于他父亲的新政党一直得不到大众的广泛支持,在连连失利下,他也渐渐地淡出政治圈,转而前往英国林肯律师学院(Lincoln's Inn)深造。1958年,他考获“出庭律师”的资格,回国后就在吉隆坡开设了自己的律师楼,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1968年,侯赛因·奥恩在当时副首相阿卜杜勒·拉扎克的游说下重新加入巫统,随后,在1969年的大选中为联盟赢得了柔佛新山东区的国会议席。在经历五一三事件之后,1970年在阿卜杜勒·拉扎克的新内阁中担任教育部长。
1972年,侯赛因·奥恩在巫统代表大会中获选为巫统副主席。1973年8月8日,被巫统最高理事会任命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8月2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伊斯梅尔医生。13日,晋升为副首相兼贸易与工业部长。
1976年1月14日,首相阿卜杜勒·拉扎克在伦敦因白血病突然病逝,享年54岁。15日,侯赛因·奥恩在国家皇宫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17日,在巫统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中受确定为巫统代主席。1978年,在巫统党选中当选为巫统主席。
1981年,移交权力给马哈蒂尔·穆罕默德。
1981年表明不想再留任巫统主席甚至退出国家领导圈子的意愿后,在7月以健康理由辞去了首相和四加亭国会议员一职,并由敦马哈蒂尔医生接任。
引退后,他仍不时评论时政,关注社会福利的发展。
1987年他在巫统权力斗争中与马哈蒂尔关系决裂,他再次退出巫统。
1990年5月29日因心臓病而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葬于吉隆坡国家清真寺英雄墓园。
有几个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包括:
美国
尼加拉瓜
阿根廷
意大利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
朝鲜
蒙古人民共和国
北越
马来西亚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亚
北也门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