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吽

✍ dations ◷ 2025-11-19 12:27:31 #日语词汇,佛教术语

阿吽(あうん;梵语:अहूँ,转写:a-hūṃ),佛教真言(日语:真言)之一。

在印度古代的梵语悉昙文字中,“अ”(a,阿)是嘴巴张开且无任何阻碍时发出的声音,而“हूँ”(hūṃ,吽)则是嘴巴完全闭合时发出的声音。悉昙文字的字母序列以“अ/阿”开始,而以“हूँ/吽”结束,故将“阿吽”引申为宇宙的始终。此外,在一些场合中,“阿”还被用以象征真实或求道心,而“吽”则象征智慧或涅槃。

在佛教塑像方面,一个张口、一个闭口的成对塑像,被分别称为阿形和吽形。日本神道教神社前狛犬也常被塑为阿形、吽形各一尊。

阿形狛犬

吽形狛犬

法隆寺中门金刚力士(阿形)

法隆寺中门金刚力士(吽形)

相关

  • 扎伊尔扎伊尔共和国(法文:République du Zaïre、英文:Republic of Zaire)是1971年10月27日到1997年5月17日期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名。扎伊尔在葡萄牙语的意思为:“一条吞噬所有河流
  • 凿子是一种具有尖端的工具,通常搭配槌子使用,用以雕刻或挖削硬质材料如木材、岩石、金属。使用时一般单手握凿,另一手持槌,将施力借由更小的接触面积转化为强大的压力破坏物体表
  • span class=nowrapCmClsub3/sub/span氯化锔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mCl3,有很强的放射性。氯化锔可由氧化锔和四氯化碳或氯化氢气体加热至400~500℃反应得到。氯化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无色的。氯化锔在加热下,可
  •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英语:let it be),也称顺应自然,即道家的“无为”思想。由中国的知名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很多人将它奉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 1442年约前1445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 马尔代夫共和国国旗马尔代夫国旗启用于1965年7月25日。是一面绿地旗帜 (代表岛屿上的棕榈树),外围红框 (象征过去、现在与将来为国不惜牺牲的英雄)。中为一白新月,开口向右,象征伊斯兰信仰。1796—190
  • 薛居正薛居正(912年-981年),字子平,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名臣、史学家。父薛仁谦是后周太子宾客。薛居正早年科举不顺,只好写《遣愁文》以自解,逾年,登第。后晋天福年间,华州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城市化,通常指农业人口有较大数量转化为城市人口,并在特定空间集聚到一定规模的过程,以及随之引起的社会一系列变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1980年代
  • 有柄树舌Ganoderma gibbosum (Bl. and Nees)有柄树舌(英语:Ganoderma applanatum)是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的一种真菌。分布于 广东、云南等地。
  • 约翰内斯·穆勒·阿古菲恩斯约翰内斯·穆勒·阿古菲恩斯(德语:Johannes Müller Argoviensis,1828年5月9日-1896年1月28日),19世纪瑞士植物学家。穆勒出生于瑞士阿尔高州的托伊芬塔尔镇,原名约翰内斯·穆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