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

✍ dations ◷ 2025-08-08 10:52:16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学是光谱学中研究电磁光谱红外部分的分支。它包括了许多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吸收光谱学。同所有的分光镜技术一样,它可以被用来鉴别一种化合物和研究样品的成分。红外光谱学相关表见于文献,方便查找。化学键的振动是量子化的。分子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线,使化学键由振动基态跃迁至激发态(通常是第一激发态)。在通常状态下,分子的所有共价键几乎全部处于振动的基态。化学键的振动可用简谐振子近似,所以欲使化学键振动能级发生改变,吸收光的波数应为:ν = 1 2 π c k μ {displaystyle nu ={frac {1}{2pi c}}{sqrt {frac {k}{mu }}}}其中 π {displaystyle pi } 为圆周率, c {displaystyle c} 为真空中光速, k {displaystyle k} 为化学键的“劲度系数”, μ {displaystyle mu } 为约化质量。约化质量由下式给出:μ = m A m B m A + m B {displaystyle mu ={frac {m_{A}m_{B}}{m_{A}+m_{B}}}}其中 m A {displaystyle m_{A}} 和 m B {displaystyle m_{B}} 分别为成键原子 A {displaystyle A} 和 B {displaystyle B} 的质量。不同的化学键,随着成键原子的不同,约化质量也会不同;而即使对于相同的成键原子,由于化学键性质不同(比如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其“劲度系数”也会不同。故而不同化学键会有不同的特征频率。一个分子的总自由度为3N(N为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其中平移自由度为3,分别对应对于x、y和z三个方向;同样的,旋转自由度亦为3。所以对于非线型分子,其振动模式(vibrational mode)的数量为3N-6。由于绕键轴旋转不计入旋转自由度,对于线型分子,振动模式的数量为3N-5。简单的双原子分子只有一种振动模式,那就是伸缩。更复杂的分子,其振动方式也更为复杂。例如亚甲基中的碳氢键,就可以以 “对称伸缩”、“非对称伸缩”、“剪刀式摆动”、“左右摇摆”、“前后摇摆”和“扭摆”六种方式振动(见下图)。一般地,红外光谱上的信号数量应与分子的振动模式数量相同,但分子的振动模式若为红外活跃,必须能使分子偶极矩改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振动模式都能在红外光谱中被观察到。此外,不同振动模式之间可以耦合,并在红外光谱上显示信号。测量样品时,一束红外光穿过样品,各个波长上的能量吸收被记录下来。这可以由连续改变使用的单色波长来实现,也可以用傅立叶变换来一次测量所有的波长。这样的话,透射光谱或吸收光谱或被记录下来,显示出被样品红外吸收的波长,从而可以分析出样品中包含的化学键。这种技术专门用在共价键的分析。如果样品的红外活跃键少、纯度高,得到的光谱会相当清晰,效果好。更加复杂的分子结构会导致更多的键吸收,从而得到复杂的光谱。但是,这项技术还是用在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的定性研究当中。该技术通常用于分析具有共价键的样品。 具有很少的IR活性键和高纯度的样品中可获得简单光谱。 更复杂的分子结构会造成更多的吸收带和更复杂的光谱。固态样品可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或甲苯中,获取光谱前先扫描相应的纯溶剂获得背景光谱,再扫描含有样品的溶液,通过计算机处理即可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也可将样品与矿物油混合研磨制成糊状物进行扫描。还可以将样品与溴化钾研碎混合充分混合后压片进行扫描。 液态样品可以直接通过扫描获取红外光谱,也可以制成溶液后进行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记录红外光谱信号的测量手段。红外光穿过干涉仪装置后再经过样品(反之亦然)。干涉仪中的一面前后移动的镜子改变红外光中的波长分布。经过此装置的后收集到的红外谱图被称为“干涉图”,代表着此时收集到的光是一组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傅里叶变换将原始信号数据转换为所需的红外光谱图,即一组随波数(或波长)变化的光信号。要得到样品的光谱,还需要一个背景作为参照。红外光谱学相关表

相关

  • 矿产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的形成作用一般有:
  • 正子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
  • bspan style=color:white;巴利阿里海/span/b巴利阿里海(加泰罗尼亚语:Mar Balear)又被称为伊比利海(Mar Ibérico)或加泰罗尼亚海(Catalan Sea)。是西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伊比利半岛东岸与巴利阿里群岛之间的海域。西邻阿尔沃
  • 起始翻译原核翻译(Prokaryotic translation)是指原核生物细胞中信使RNA被70S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与再循环四个主要步骤。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阶段
  • 草酸铁离子草酸铁钾(化学式:K3),三水合物为翠绿色晶体,是一个含铁(III)的配合物,溶于水得到绿色溶液。主要用作光化剂。三个双齿的草酸根离子与铁形成八面体型配位,因此它有Λ-和Δ-两种异构
  • 张广达张广达(1931年5月27日-),生于中国河北青县,历史学家与汉学家,专长为隋唐史、中亚史地及汉学。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父亲张锡彤,是历史学家与翻译家。就读于南开中学、1928年
  • 杰弗里·戈登杰弗里·伊万·戈登(英语:Jeffrey Ivan Gordon,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戈登是人类寄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寄生物跨学科研究的先驱。他为定义人类寄生微生
  • 晶格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固体材料可以分为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三大类,其中,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外部具有规则外形,比如钻石(图)。Hauy最早提出晶体的规则外型是
  • 四氧化锇四氧化锇是化学式为OsO4的化合物。尽管锇在地壳中含量稀少,四氧化锇仍有很多用途。它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其中之一是挥发性。纯四氧化锇是无色的,但因通常混有少量二氧化锇(OsO2)而
  • 阿巴卡维阿巴卡维(英语:Abacavir,简称  ABC )是预防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本品属于核苷类(英语:nucleoside analog)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 药物),借由阻断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必需的反转录酶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