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埃夫斯塔希欧

✍ dations ◷ 2025-04-04 07:15:22 #1955年出生,在世人物,英国物理学家,英国天文学家,英国宇宙学家,杜伦大学校友,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校友,希腊裔英国人,格鲁伯宇宙学奖获得者,

乔治·佩特罗斯·艾夫斯塔希欧,FRS (英语:George Petros Efstathiou,/ɛfˈstæθjuː/,1955年9月2日-),希腊裔英国宇宙学家,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他曾担任过牛津大学的萨维尔天文学教授。他现在是剑桥大学科维理宇宙学研究所的所长。2014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肖恩·科尔曾经是他的博士生。

艾夫斯塔希欧最初在伦敦白鹿巷的托特纳姆文法学校获得教育。后来在1973年他考入基布尔学院攻读物理的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杜伦大学阿诺德·沃尔芬代尔爵士的宇宙学研究组读博,博士导师是理查德·冯。在这期间,与阿诺德·沃尔芬代尔爵士、理查德·冯和理查德·埃利斯一起,他开始涉足数值宇宙学。他在1979年到1980年间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博士后,并且在名誉上将在柏克莱的职位至少保持到了1985年。1980年他回到英国进入康桥大学,并在获得几个研究职位后于1988年以33岁的低龄被指定为了牛津大学的萨维尔天文学教授职位直到1994年,他回到了康桥大学成为了1909年天体物理学教授。他在2004年到2008年到担任了康桥天文学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Astronomy, Cambridge)的所长,并且在2008年成为了剑桥大学科维理宇宙学研究所的所长。

艾夫斯塔希欧教授是非常著名的宇宙学研究者,主要贡献如下:

他在1994年38岁的年龄就成功当选为皇家学会院士,2005年他和长期合作者西蒙·怀特一起获得了丹尼·海因曼天体物理学奖。在2011年他与马克·戴维斯, 卡洛斯·弗伦克以及西蒙·怀特获得了宇宙学界的最高奖格鲁伯宇宙学奖。

相关

  • 固氮作用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流泪泪或称泪液、泪水,是眼睛外部的泪腺所分泌的液体。泪的原料是血液中的水分,它经由泪腺分泌出来后、通过并润湿眼球表面,之后进入鼻泪管,流入鼻腔内而进入喉咙。 它不只可湿润眼
  • 唯象专家理论粒子物理中的粒子物理现象学(英文:particle physics phenomenology)处理有关理论物理在高能粒子实验中的应用。在标准模型的框架内,现象学家为实验计算详细的预测结果,通常要
  • 热疲劳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大寮区大寮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Tuā-
  • 剥皮寮剥皮寮历史街区(今康定路173巷)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北临老松国小,东至昆明街,南面广州街,西接康定路,为台北市今日硕果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台北市政府于2010年3月29日公告登录为历
  • 刺猬炮刺猬炮,也叫刺猬弹(英语:Hedgehog)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人Charles F. Goodeve带领英国皇家海军的杂项武器发展指导部(Department of Miscellaneous Weapons Development)发明
  • 萨塔诺夫卡拿破仑·波拿巴米哈伊尔·库图佐夫萨塔诺夫卡战役是拿破仑一世进攻俄国的首场战争,1812年6月13日,法军越过涅曼河进入俄国萨塔诺夫卡地区。当时驻守萨塔诺夫卡的维特根斯坦元
  • 统一战斗指挥官一体化作战司令部(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简写UCC),又译联合作战司令部,是美军当中直属于国防部的军事指挥机构(英语:Command (military formation))之一,分地域性和功能性,具有广
  • CD63n/an/an/an/an/an/an/an/an/an/aCD63是一种蛋白质抗原,在人体中由CD63基因编码。CD63主要出现在细胞外囊泡的表面,也会出现在普通的细胞膜表面。透膜四超家族(transmembran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