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埃夫斯塔希欧

✍ dations ◷ 2025-08-02 19:41:56 #1955年出生,在世人物,英国物理学家,英国天文学家,英国宇宙学家,杜伦大学校友,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校友,希腊裔英国人,格鲁伯宇宙学奖获得者,

乔治·佩特罗斯·艾夫斯塔希欧,FRS (英语:George Petros Efstathiou,/ɛfˈstæθjuː/,1955年9月2日-),希腊裔英国宇宙学家,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他曾担任过牛津大学的萨维尔天文学教授。他现在是剑桥大学科维理宇宙学研究所的所长。2014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肖恩·科尔曾经是他的博士生。

艾夫斯塔希欧最初在伦敦白鹿巷的托特纳姆文法学校获得教育。后来在1973年他考入基布尔学院攻读物理的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杜伦大学阿诺德·沃尔芬代尔爵士的宇宙学研究组读博,博士导师是理查德·冯。在这期间,与阿诺德·沃尔芬代尔爵士、理查德·冯和理查德·埃利斯一起,他开始涉足数值宇宙学。他在1979年到1980年间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博士后,并且在名誉上将在柏克莱的职位至少保持到了1985年。1980年他回到英国进入康桥大学,并在获得几个研究职位后于1988年以33岁的低龄被指定为了牛津大学的萨维尔天文学教授职位直到1994年,他回到了康桥大学成为了1909年天体物理学教授。他在2004年到2008年到担任了康桥天文学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Astronomy, Cambridge)的所长,并且在2008年成为了剑桥大学科维理宇宙学研究所的所长。

艾夫斯塔希欧教授是非常著名的宇宙学研究者,主要贡献如下:

他在1994年38岁的年龄就成功当选为皇家学会院士,2005年他和长期合作者西蒙·怀特一起获得了丹尼·海因曼天体物理学奖。在2011年他与马克·戴维斯, 卡洛斯·弗伦克以及西蒙·怀特获得了宇宙学界的最高奖格鲁伯宇宙学奖。

相关

  • 贬义贬义或贬义词语是指一个带有嘲弄或其他负面意义的字词或词组,一个词是否带有贬义,有时须视场合与对象而定。居多用于责骂、教训他人。在历史上,有许多原来带有贬义的用词经过了
  • 丁香酸丁香酸(英语:Syringic acid)是一种天然的 O-甲基三羟基苯甲酸化合物,存在于兰屿树杞(Ardisia elliptica)中,可由3,4,5-三甲氧基苯甲酸在20%硫酸中水解脱甲基化合成。
  • HTcOsub4/sub高锝酸(HTcO4)是一种锝的含氧酸。它可以由七氧化二锝和水或氧化性酸(硝酸、浓硫酸、王水等)反应制得。它是一种暗红色易潮解的固体。它是一种强酸,很容易给出质子。
  • 卤代烃卤代烷烃或称卤代烷,是指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氟、氯、溴、碘)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卤代烃。天然存在的卤代烃种类不多,大多数卤代烃属于合成产物。卤代烃一
  • 博恩霍尔姆岛博恩霍尔姆岛(丹麦语:Bornholm)是波罗的海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北望瑞典,南望波兰,历史上曾由丹麦和瑞典交替统治,现属丹麦管辖,并且是丹麦领土地理上的极东点。面积588平方公里,人口约
  • 碑文碑是指人为竖立的石块,通常刻有文字,具有一定用途,如记载事件、指示里程(里程碑)、划定边界(界碑)及作纪念用途(纪念碑)等。中国古代官员都有立碑的习惯,视为荣耀。唐朝的地方官若要立
  • 克林顿·戴维森克林顿·戴维森(英语:Clinton Davisson,1881年10月22日-1958年2月1日),美国物理学家,曾在贝尔实验室长期工作。他与雷斯特·革末,在戴维森-革末实验里,共同合作发现电子衍射现象。因
  • 继续战争苏军胜利芬兰 纳粹德国苏联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仙境)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
  • 玉米笋玉米笋,又称珍珠笋,是玉米在吐丝授粉前的幼嫩果穗,因外形细长,上尖下粗,类似竹笋,故名玉米笋。一般是将玉米笋中的玉米及软的玉米秆一起吃。若玉米成熟后,玉米秆太硬无法供人类食用
  • 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社会用以管理多元文化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多元文化政策强调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