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齿兽亚目

✍ dations ◷ 2025-10-31 06:11:02 #犬齿兽亚目
(见内文)犬齿兽亚目(Cynodontia)是兽孔目的一类。它们是兽孔目中最多样性的其中一群。它们以类似狗的牙齿命名。犬齿兽类拥有几乎所有哺乳类的特征。它们的牙齿全部分化,犬后齿已分出多个齿尖,脑壳往头后方突起,多数以直立的四肢行走。犬齿兽类仍然卵生,就像所有中生代原始哺乳类一样。它们的颞颥孔远比它们祖先的大,较宽的颧弓支称强壮的下颌肌肉,证实更像哺乳类的头骨。它们也有除了兽头类以外兽孔目所缺乏的次生颚,兽头类与犬齿兽类有亲近的血缘关系。它们的犬齿是它们下颌的最大骨头,其他的小骨头移动到内耳。它们可能是温血动物,覆盖着毛发。犬齿兽类是兽孔目中其中一群,与其他已灭绝的丽齿兽、兽头类同为兽齿类。犬齿兽的演化可追溯到二叠纪的一群小型类似丽齿兽的兽孔目。最初的犬齿兽成员是原犬鳄龙科,包括原犬鳄龙与Dvinia。它们都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灭亡。最多样性的犬齿兽类都在真犬齿兽演化支里,这演化支也包括了哺乳类。代表的品种包括大型肉食性犬颌兽科、同等大小草食性的Traversodonts、还有小型类似哺乳类的三瘤齿兽科与鼬龙类。犬齿兽类如果非全部是温血动物,至少部分地覆盖者毛发,可使它们维持高体温。犬齿兽类似哺乳类的身体结构,暗示所有哺乳类从真犬齿兽类的单一类群中演化出来。在它们的演化过程中,犬齿兽类改变它们原本用来抓住猎物并完全吞下猎物的牙齿,加上特别化的牙齿,包括用来磨碎食物以促进消化的臼齿。此外,犬齿兽类的下颌减少骨头数量。这多余骨头的移动演化成新的作用,成为哺乳类的内耳一部分。更好的听力使这些动物更能警觉他们所处环境,然后这增加的听力使大脑增加更多的区域以接受声音讯息。犬齿兽类也发展出嘴巴顶部的次生颚。这可让空气可从嘴巴后方流动到肺,使犬齿兽类可同时进食与呼吸。这特征可见于所有现代哺乳类。

相关

  • 光敏感感光性亦称光敏感度或光敏性(英语:Photosensitivity),是指一个物体在接收光子(多数时候为可见光)时的作用量。在医药学领域,该属于被用作指代皮肤对于光的不正常反应,通常又分为光照
  • 医用敷料(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流鼻血鼻衄,俗称流鼻血、淌大寒,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大多数是从一个鼻孔里出,但偶尔也会两个鼻孔一起出。
  • 哈瓦那哈瓦那,当地华人旧称湾京,(西班牙语:La Habana,旧称:San Cristóbal de La Habana)为古巴的首都,主要城市以及商业中心。城市人口有240万人。是古巴和加勒比海国家里最大的城市。城
  • 毒 (消歧义)毒可能是指:
  • 第一语言母语,又称第一语言,为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
  • 理性在哲学中,理性(英语:Rationality)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方式称为理性。感性和理性,都属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始建于1866年,原名博济医学堂,位于广州市,是中国大陆最早的西医院校。孙中山曾于1886年在此学医。中
  • 颅骨切开术开颅手术,亦称穿颅术,是颅骨外科手术的一种,指通过机械设备打开患者颅骨,从而进行一些非常规治疗,由于开颅手术的高风险性,例如医生的失误操作导致患者脑损伤,这个手术本身也备受争
  • 陈 懿陈懿(1933年4月11日-),福建福州人,中国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1955年毕业。此后长期执教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代后曾任南京大学常务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