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 dations ◷ 2025-07-05 19:16:36 #力学,哈密顿力学,偏微分方程

在物理学里,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Hamilton-Jacobi equation,HJE) 是经典力学的一种表述。哈密顿-雅可比方程、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这几个表述是互相全等的。而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在辨明守恒的物理量方面,特别有用处。有时候,虽然物理问题的本身无法完全解析,哈密顿-雅可比方程仍旧能够正确的辨明守恒的物理量。

HJE 是经典哈密顿量一个正则变换,经过该变换得到的结果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程之解描述了系统的行为。与哈密顿运动方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HJE 是一个偏微分方程,每个变量对应于一个坐标,而哈密顿方程是一个一阶线性方程组,每两个方程对应于一个坐标。HJE 可以漂亮地解析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开普勒问题。

HJE 是唯一能够将粒子运动表达为波动的一种力学表述。因此,HJE 满足了一个长久以来理论物理的研究目标(早至 18 世纪,约翰·伯努利和他的学生皮埃尔·莫佩尔蒂的年代);那就是,寻找波传播与粒子运动的相似之处。力学系统的波动方程与薛定谔方程很相似;但并不相同。稍后会有详细说明。HJE 被认为是从经典力学进入量子力学最近的门阶。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用数学表达

其中, H {\displaystyle {\mathcal {H}}} 是哈密顿量,未知函数 S ( q 1 ,   ,   q N ;   a 1 ,   ,   a N ;   t ) {\displaystyle S(q_{1},\ \dots ,\ q_{N};\ a_{1},\ \dots ,\ a_{N};\ t)} 称为哈密顿主函数, ( q 1 ,   ,   q N ) {\displaystyle (q_{1},\ \dots ,\ q_{N})} 是广义坐标, ( a 1 ,   ,   a N ) {\displaystyle (a_{1},\ \dots ,\ a_{N})} 是积分常数, t {\displaystyle t} 是时间。

假若能够找到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的形式,就可以计算出广义坐标 ( q 1 ,   ,   q N ) {\displaystyle (q_{1},\ \dots ,\ q_{N})} 与广义动量 ( p 1 ,   ,   p N ) {\displaystyle (p_{1},\ \dots ,\ p_{N})} 随时间的演变。这样,可以完全地解析物理系统随时间的演化。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其中,函数 S ( q 1 ,   ,   q N ;   a 1 ,   ,   a N ;   t ) {\displaystyle S(q_{1},\ \dots ,\ q_{N};\ a_{1},\ \dots ,\ a_{N};\ t)}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坐标 q 1 , , q N {\displaystyle q_{1},\dots ,q_{N}} ,和 N {\displaystyle N} 个独立的积分常数 ( a 1 ,   ,   a N ) {\displaystyle (a_{1},\ \dots ,\ a_{N})} 。在 HJE 中,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属性,它是一种经典作用量。

与拉格朗日力学的拉格朗日方程比较,哈密顿力学里使用共轭动量而非广义速度。并且,哈密顿方程乃是一组 2 N {\displaystyle 2N} 个一阶微分方程,用来表示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坐标和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动量随时间的演变,而拉格朗日方程则是一组 N {\displaystyle N} 个二阶微分方程,用来表示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坐标随时间的演变。

因为 HJE 等价于一个最小积分问题(像哈密顿原理), HJE 可以用于许多关于变分法的问题。更推广地,在数学与物理的其它分支,像动力系统、辛几何、量子混沌理论,都可以用 HJE 来解析问题。例如,HJE 可以用来找寻黎曼流形的测地线,这是黎曼几何一个很重要的变分法问题。

在哈密顿力学里,正则变换将一组正则坐标 ( q ,   p ) {\displaystyle (\mathbf {q} ,\ \mathbf {p} )} 变换为一组新的正则坐标 ( Q ,   P ) {\displaystyle (\mathbf {Q} ,\ \mathbf {P} )} ,而同时维持哈密顿方程的型式(称为型式不变性)。旧的哈密顿方程为

新的哈密顿方程为

这里, H ( q ,   p ,   t ) {\displaystyle {\mathcal {H}}(\mathbf {q} ,\ \mathbf {p} ,\ t)} K ( Q ,   P ,   t ) {\displaystyle {\mathcal {K}}(\mathbf {Q} ,\ \mathbf {P} ,\ t)} 分别为旧的哈密顿量与新的哈密顿量, t {\displaystyle t} 是时间。

假若,使用第二型生成函数 G 2 ( q ,   P ,   t ) {\displaystyle G_{2}(\mathbf {q} ,\ \mathbf {P} ,\ t)} 来生成新正则坐标,则新旧正则坐标的关系为

而新旧哈密顿量的关系为

(条目正则变换有更详细的说明。)

假若,可以找到一个第二型生成函数 S = G 2 {\displaystyle S=G_{2}} 。这生成函数使新哈密顿量 K {\displaystyle {\mathcal {K}}} 恒等于 0 。称这个生成函数 S ( q ,   P ,   t ) {\displaystyle S(\mathbf {q} ,\ \mathbf {P} ,\ t)} 为哈密顿主函数。那么,新哈密顿量 K {\displaystyle {\mathcal {K}}} 所有的偏导数都等于 0 。哈密顿方程也变得非常的简单:

这样,新正则坐标都成为运动常数 a = ( a 1 ,   ,   a N )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a}}=(a_{1},\ \ldots ,\ a_{N})} b = ( b 1 ,   ,   b N )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b}}=(b_{1},\ \ldots ,\ b_{N})}

由于 p = S q {\displaystyle \mathbf {p} ={\frac {\partial S}{\partial \mathbf {q} }}} ,代入旧哈密顿量,则可得到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解析问题的重要关键是必须找到哈密顿主函数 S ( q ,   a ,   t ) {\displaystyle S(\mathbf {q} ,\ {\boldsymbol {a}},\ t)} 的方程。一旦找到这方程,因为

给予 q {\displaystyle \mathbf {q} }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在时间 t = t 0 {\displaystyle t=t_{0}} 的初始值, q 0 {\displaystyle \mathbf {q} _{0}} p 0 {\displaystyle \mathbf {p} _{0}} ,可以求出运动常数 a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a}}} b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b}}} 。知道这两组运动常数,立刻可以得到旧正则坐标 q {\displaystyle \mathbf {q} }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随时间的演变。

假设,哈密顿量不显含时: H t = 0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mathcal {H}}}{\partial t}}=0} 。那么,

哈密顿量是一个运动常数,标记为 a H {\displaystyle a_{\mathcal {H}}}

哈密顿主函数可以分离成两部分:

其中,不含时间的函数 W ( q ,   a ) {\displaystyle W(\mathbf {q} ,\ {\boldsymbol {a}})} 称为哈密顿特征函数。

思考一个新的正则变换。设定哈密顿特征函数 W ( q ,   a ) {\displaystyle W(\mathbf {q} ,\ {\boldsymbol {a}})} 为一个第二型生成函数 G 2 {\displaystyle G_{2}}

那么,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变为

由于哈密顿特征函数不显含时,新旧哈密顿量的关系为

新正则坐标随时间的导数变为

所以,新正则坐标变为

假若,能找到哈密顿特征函数 W ( q ,   a ) {\displaystyle W(\mathbf {q} ,\ {\boldsymbol {a}})} ,给予旧广义坐标 q {\displaystyle \mathbf {q} } 与旧广义动量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在时间 t = t 0 {\displaystyle t=t_{0}} 的初始值, q 0 {\displaystyle \mathbf {q} _{0}} p 0 {\displaystyle \mathbf {p} _{0}} ,依照前面所述方法,就可以求出旧正则坐标随时间的演变。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最有用的时候,是当它可以使用分离变数法,来直接地辨明运动常数。假设,HJE 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只跟广义坐标 q k {\displaystyle q_{k}} 、哈密顿主函数的偏导数 S q k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S}{\partial q_{k}}}} 有关,标记这部分为 ψ ( q k ,   S q k ) {\displaystyle \psi \left(q_{k},\ {\frac {\partial S}{\partial q_{k}}}\right)} 。另一部分跟 q k {\displaystyle q_{k}} S q k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S}{\partial q_{k}}}} 无关。对于这状况,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可以分离为两个函数。一个函数 S k {\displaystyle S_{k}} 除了广义坐标 q k {\displaystyle q_{k}} 以外,跟任何其它广义坐标无关。另外一个函数 S r e m {\displaystyle S_{\rm {rem}}} q k {\displaystyle q_{k}} 无关。

由于每一个广义动量都是运动常数, P = a {\displaystyle \mathbf {P} =\mathbf {a} } ,函数 S k {\displaystyle S_{k}} 只跟广义坐标 q k {\displaystyle q_{k}} 有关:

若将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代入 HJE,则可以观察到, q k {\displaystyle q_{k}} 只出现于函数 ψ {\displaystyle \psi } 内部,而不出现于 HJE 的任何其它地方。所以,函数 ψ {\displaystyle \psi } 必须等于常数(在这里标记为 Γ k {\displaystyle \Gamma _{k}} )。这样,可得到一个一阶常微分方程:

在某些问题里,很幸运地,函数 S {\displaystyle S} 可以完全的分离为 N {\displaystyle N} 个函数 S k

相关

  • 国王君主是指从一个家庭或家族中挑选成员来任职的国家元首或政权领袖。其职位之传承以直系血亲世袭为主,也可采选举或禅让方式产生;其中实行世袭制度者若无直系血亲之继承人,一般多
  • 乔治·C·威廉斯乔治·克里斯托弗·威廉斯(英语:George Christopher Williams,1926年5月12日-2010年9月8日)是美国演化生物学家。
  • 六畜六畜是中国的一种说法,是指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家畜。在新石器时代结束前,六畜都已驯化成功。“六畜”一词,屡见于《左传》、《周礼》等先秦典籍,最早解释六畜内涵的,是《
  • 伊东甲子太郎伊东甲子太郎(いとう かしたろう、天保6年(1835年) - 庆应3年11月18日(1867年12月13日)),新选组参谋兼文学师父。后来的御陵卫士(高台寺党)盟主。讳武明。最初名字为大藏。号诚斋。假
  • 抓握鸟抓握鸟属(属名:Rapaxavis)是在中国辽宁九佛堂组发现的反鸟亚纲化石。它们与长翼鸟及长嘴鸟等同属长翼鸟科的分支。
  • 六学 (网络迷因)六学是部分中国网友对央视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的一些言行进行模仿、恶搞的网络迷因。模仿六小龄童语气说话,或对其言论进行改编的网友则被
  • 冯台异冯台异(1866年-1908年),字树侯,河南省唐河城南二十五里小李庄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殿试位居三甲榜尾,赐同进士出身,至湖广总督张之洞幕下帮办洋务,曾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
  • 粟周熊粟周熊(1939年-),贵州天柱县人,侗族。中国翻译家,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俄罗斯文学翻译家。粟周熊于1939年9月出生于中国贵州省。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
  • 十八芝十八芝是清江日昇《台湾外记》中所描述,郑芝龙在台湾海盗时期的十八位兄弟与结义兄弟。由于名中皆有“芝”字,故称十八芝。书中描述,郑芝龙自日本平户前往台湾加入颜思齐海盗集
  • 熟女熟女,从字面上理解,是指成熟的女性;但广义上包含30出头的少妇,概念接近中文的“中年女性”“中年女子”。熟女一词是从日本传播界流传过来的词汇,在日语中一般来说是指20岁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