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 dations ◷ 2025-05-10 08:01:47 #力学,哈密顿力学,偏微分方程

在物理学里,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Hamilton-Jacobi equation,HJE) 是经典力学的一种表述。哈密顿-雅可比方程、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这几个表述是互相全等的。而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在辨明守恒的物理量方面,特别有用处。有时候,虽然物理问题的本身无法完全解析,哈密顿-雅可比方程仍旧能够正确的辨明守恒的物理量。

HJE 是经典哈密顿量一个正则变换,经过该变换得到的结果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程之解描述了系统的行为。与哈密顿运动方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HJE 是一个偏微分方程,每个变量对应于一个坐标,而哈密顿方程是一个一阶线性方程组,每两个方程对应于一个坐标。HJE 可以漂亮地解析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开普勒问题。

HJE 是唯一能够将粒子运动表达为波动的一种力学表述。因此,HJE 满足了一个长久以来理论物理的研究目标(早至 18 世纪,约翰·伯努利和他的学生皮埃尔·莫佩尔蒂的年代);那就是,寻找波传播与粒子运动的相似之处。力学系统的波动方程与薛定谔方程很相似;但并不相同。稍后会有详细说明。HJE 被认为是从经典力学进入量子力学最近的门阶。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用数学表达

其中, H {\displaystyle {\mathcal {H}}} 是哈密顿量,未知函数 S ( q 1 ,   ,   q N ;   a 1 ,   ,   a N ;   t ) {\displaystyle S(q_{1},\ \dots ,\ q_{N};\ a_{1},\ \dots ,\ a_{N};\ t)} 称为哈密顿主函数, ( q 1 ,   ,   q N ) {\displaystyle (q_{1},\ \dots ,\ q_{N})} 是广义坐标, ( a 1 ,   ,   a N ) {\displaystyle (a_{1},\ \dots ,\ a_{N})} 是积分常数, t {\displaystyle t} 是时间。

假若能够找到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的形式,就可以计算出广义坐标 ( q 1 ,   ,   q N ) {\displaystyle (q_{1},\ \dots ,\ q_{N})} 与广义动量 ( p 1 ,   ,   p N ) {\displaystyle (p_{1},\ \dots ,\ p_{N})} 随时间的演变。这样,可以完全地解析物理系统随时间的演化。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其中,函数 S ( q 1 ,   ,   q N ;   a 1 ,   ,   a N ;   t ) {\displaystyle S(q_{1},\ \dots ,\ q_{N};\ a_{1},\ \dots ,\ a_{N};\ t)}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坐标 q 1 , , q N {\displaystyle q_{1},\dots ,q_{N}} ,和 N {\displaystyle N} 个独立的积分常数 ( a 1 ,   ,   a N ) {\displaystyle (a_{1},\ \dots ,\ a_{N})} 。在 HJE 中,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属性,它是一种经典作用量。

与拉格朗日力学的拉格朗日方程比较,哈密顿力学里使用共轭动量而非广义速度。并且,哈密顿方程乃是一组 2 N {\displaystyle 2N} 个一阶微分方程,用来表示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坐标和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动量随时间的演变,而拉格朗日方程则是一组 N {\displaystyle N} 个二阶微分方程,用来表示 N {\displaystyle N} 个广义坐标随时间的演变。

因为 HJE 等价于一个最小积分问题(像哈密顿原理), HJE 可以用于许多关于变分法的问题。更推广地,在数学与物理的其它分支,像动力系统、辛几何、量子混沌理论,都可以用 HJE 来解析问题。例如,HJE 可以用来找寻黎曼流形的测地线,这是黎曼几何一个很重要的变分法问题。

在哈密顿力学里,正则变换将一组正则坐标 ( q ,   p ) {\displaystyle (\mathbf {q} ,\ \mathbf {p} )} 变换为一组新的正则坐标 ( Q ,   P ) {\displaystyle (\mathbf {Q} ,\ \mathbf {P} )} ,而同时维持哈密顿方程的型式(称为型式不变性)。旧的哈密顿方程为

新的哈密顿方程为

这里, H ( q ,   p ,   t ) {\displaystyle {\mathcal {H}}(\mathbf {q} ,\ \mathbf {p} ,\ t)} K ( Q ,   P ,   t ) {\displaystyle {\mathcal {K}}(\mathbf {Q} ,\ \mathbf {P} ,\ t)} 分别为旧的哈密顿量与新的哈密顿量, t {\displaystyle t} 是时间。

假若,使用第二型生成函数 G 2 ( q ,   P ,   t ) {\displaystyle G_{2}(\mathbf {q} ,\ \mathbf {P} ,\ t)} 来生成新正则坐标,则新旧正则坐标的关系为

而新旧哈密顿量的关系为

(条目正则变换有更详细的说明。)

假若,可以找到一个第二型生成函数 S = G 2 {\displaystyle S=G_{2}} 。这生成函数使新哈密顿量 K {\displaystyle {\mathcal {K}}} 恒等于 0 。称这个生成函数 S ( q ,   P ,   t ) {\displaystyle S(\mathbf {q} ,\ \mathbf {P} ,\ t)} 为哈密顿主函数。那么,新哈密顿量 K {\displaystyle {\mathcal {K}}} 所有的偏导数都等于 0 。哈密顿方程也变得非常的简单:

这样,新正则坐标都成为运动常数 a = ( a 1 ,   ,   a N )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a}}=(a_{1},\ \ldots ,\ a_{N})} b = ( b 1 ,   ,   b N )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b}}=(b_{1},\ \ldots ,\ b_{N})}

由于 p = S q {\displaystyle \mathbf {p} ={\frac {\partial S}{\partial \mathbf {q} }}} ,代入旧哈密顿量,则可得到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解析问题的重要关键是必须找到哈密顿主函数 S ( q ,   a ,   t ) {\displaystyle S(\mathbf {q} ,\ {\boldsymbol {a}},\ t)} 的方程。一旦找到这方程,因为

给予 q {\displaystyle \mathbf {q} }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在时间 t = t 0 {\displaystyle t=t_{0}} 的初始值, q 0 {\displaystyle \mathbf {q} _{0}} p 0 {\displaystyle \mathbf {p} _{0}} ,可以求出运动常数 a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a}}} b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b}}} 。知道这两组运动常数,立刻可以得到旧正则坐标 q {\displaystyle \mathbf {q} }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随时间的演变。

假设,哈密顿量不显含时: H t = 0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mathcal {H}}}{\partial t}}=0} 。那么,

哈密顿量是一个运动常数,标记为 a H {\displaystyle a_{\mathcal {H}}}

哈密顿主函数可以分离成两部分:

其中,不含时间的函数 W ( q ,   a ) {\displaystyle W(\mathbf {q} ,\ {\boldsymbol {a}})} 称为哈密顿特征函数。

思考一个新的正则变换。设定哈密顿特征函数 W ( q ,   a ) {\displaystyle W(\mathbf {q} ,\ {\boldsymbol {a}})} 为一个第二型生成函数 G 2 {\displaystyle G_{2}}

那么,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变为

由于哈密顿特征函数不显含时,新旧哈密顿量的关系为

新正则坐标随时间的导数变为

所以,新正则坐标变为

假若,能找到哈密顿特征函数 W ( q ,   a ) {\displaystyle W(\mathbf {q} ,\ {\boldsymbol {a}})} ,给予旧广义坐标 q {\displaystyle \mathbf {q} } 与旧广义动量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在时间 t = t 0 {\displaystyle t=t_{0}} 的初始值, q 0 {\displaystyle \mathbf {q} _{0}} p 0 {\displaystyle \mathbf {p} _{0}} ,依照前面所述方法,就可以求出旧正则坐标随时间的演变。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最有用的时候,是当它可以使用分离变数法,来直接地辨明运动常数。假设,HJE 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只跟广义坐标 q k {\displaystyle q_{k}} 、哈密顿主函数的偏导数 S q k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S}{\partial q_{k}}}} 有关,标记这部分为 ψ ( q k ,   S q k ) {\displaystyle \psi \left(q_{k},\ {\frac {\partial S}{\partial q_{k}}}\right)} 。另一部分跟 q k {\displaystyle q_{k}} S q k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S}{\partial q_{k}}}} 无关。对于这状况,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可以分离为两个函数。一个函数 S k {\displaystyle S_{k}} 除了广义坐标 q k {\displaystyle q_{k}} 以外,跟任何其它广义坐标无关。另外一个函数 S r e m {\displaystyle S_{\rm {rem}}} q k {\displaystyle q_{k}} 无关。

由于每一个广义动量都是运动常数, P = a {\displaystyle \mathbf {P} =\mathbf {a} } ,函数 S k {\displaystyle S_{k}} 只跟广义坐标 q k {\displaystyle q_{k}} 有关:

若将哈密顿主函数 S {\displaystyle S} 代入 HJE,则可以观察到, q k {\displaystyle q_{k}} 只出现于函数 ψ {\displaystyle \psi } 内部,而不出现于 HJE 的任何其它地方。所以,函数 ψ {\displaystyle \psi } 必须等于常数(在这里标记为 Γ k {\displaystyle \Gamma _{k}} )。这样,可得到一个一阶常微分方程:

在某些问题里,很幸运地,函数 S {\displaystyle S} 可以完全的分离为 N {\displaystyle N} 个函数 S k

相关

  • 金泽医科大学なす紺各学域人間社会学域理工学域金泽大学(日语:金沢大學/かなざわだいがく Kanazawa daigaku;英语译名:Kanazawa University),简称金大(きん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石川县金泽市的日
  • 同芳香性同芳香性(英语:homoaromaticity)在有机化学中是指共平面的轮烯,它的π电子数为4n+2,共面的原子均为sp2或sp杂化的轮烯上带有不与轮烯共面的取代基或桥。环辛四烯在浓硫酸中被质子
  • Faroe Islands坐标:61°57′15″N 6°51′25″W / 61.95417°N 6.85694°W / 61.95417; -6.85694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7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08年估计国内
  • 蒙哥马利·伯恩斯查尔斯·蒙哥马利·伯恩斯(Charles Montgomery Burns),通常也叫做伯恩斯先生或“蒙蒂”·伯恩斯,台湾翻译为郭董(影射台湾真实人物),是美国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中一位虚构的
  • 烟台烟台轨道交通是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市内各区及蓬莱市,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根据规划,烟台轨道交通将由四条线路组成,总规模约200公里。首期将建设1号线(约5
  • 大胡陶大胡陶(匈牙利语:Nagyhuta),是匈牙利包尔绍德-奥包乌伊-曾普伦州所辖的一个村。总面积35.06平方公里,总人口73,人口密度2.1人/平方公里(2011年1月1日)。
  • 斗姥元君斗姥元君(又写作斗母或斗姆)是中国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众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众星。而“姥”字(古字也写成姆),意思就是母亲。斗姥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现得很晚,但地位却
  • 李抱真李抱真(733年-794年),本姓安,字太玄,河西安息人,李抱玉从父弟,好长生方术。本姓安,李抱玉为泽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时,甚器重抱真,委予军事,累授汾州(今山西境内)别驾。大历十二年(774年)期间
  • 川野夏美川野夏美(かわの なつみ,1980年7月25日-),本名川野阳子,是日本的演歌歌手,出生于大分县津久见市。身高161cm。王冠(日语:日本クラウン)成立35周年纪念被评为美术家,1998年11月21日以‘
  • 泰坦尼克号音乐家泰坦尼克号音乐家为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中遇难的随船乐师。他们在船上坚持演奏,以安抚乘客,最后全员随船沉没。他们皆以其无畏的举动得到人们认可。泰坦尼克号上共有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