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于宗先
✍ dations ◷ 2025-04-25 14:25:10 #于宗先
于宗先(1930年9月10日-2019年8月3日),山东平度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台湾经济学专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曾任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经济所所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央政府经济、教育、统计、研究等部门顾问、咨询委员及委员。研究专长为经济预测、国际贸易及两岸经济发展等。1949年高中三年级时,随部队只身到台湾,为了生活进入部队。1952年考入台湾大学经济系,1956年毕业,毕业以后考入邮政局。1957年考上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两年后获硕士学位。1959年赴美留学半工半读,1966年获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返台加入中研院筹设中的经济所担任副研究员。1980年辅佐蒋硕杰院士筹设中华经济研究院。历任台大经济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及院长,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咨询委员,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美国太平洋基础研究中心顾问,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等职。于宗先1988年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十七届“人文及社会科学组”院士。致力于经济研究与政策建言,对台湾经济预测、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财政金融等方面,均有研究成果及贡献,出版专书10余种,发表中英文论文170余篇,主编中英文经济专书30余种。编著有《经济预测》、《突破经济观念中的茧》、《经济挑战的回响》、《经济发展启示录》《蜕变中的台湾经济》《台湾产业发展何去何从》、《台湾经济的浴火重生 》、《台湾通货膨胀》、《台湾赋税体制之演变》、《台湾金融体制之演变》、《台湾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台湾泡沫经济》、《台湾土地问题》、《台湾中小企业的成长》…等书。2019年8月3日在台北逝世,享寿89岁。于宗先10余年间为主计处及中经院建立总体经济模型,开拓台湾经济计量研究与预测展望。向政府及企业界募款成立“中华演讲系列”,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到台湾参加研讨会、演讲及访问,把台湾在1960-1970年代的经济发展成就推向国际领域。于院士长期致力于作育英才,长期将在政府部门兼任顾问收入捐赠学子。中研院经济所任职期间,每天8点前一定赶到经济所。中华经济研究院任职期间,经常利用过年假期,到办公室研读经济论文。台大校长孙震教授推崇于宗先的“正直无私,勇于担当”,“1970-1980年代的台湾经济,若没有于宗先,会是黑暗的”,私下称呼他为“于老大”。
相关
- 胃肠病学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内啡肽内啡肽,亦称脑内啡、脑内吗啡或音译安多酚(来自英文 endorphin),是可于动物体内自行生成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是由脊椎动物的脑下垂体和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在1975
- 零次文献零次文献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零次文献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
- 卡尔·威曼卡尔·埃德温·威曼(英语:Carl Edwin Wieman,1951年2月26日-),出生于俄勒冈州科瓦利斯),美国物理学家,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与埃里克·康奈尔,因“在碱金属原子稀释气体中(制成)玻色-
- 楚辞楚辞,有时也被称为骚体、楚辞体,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楚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西汉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 美术美术是指让人直接在视觉上获得美感的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也可以指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现代还可以指摄影和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是各种视觉艺术的总称。「美术」一词,最早是出现在
- CD274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英语: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 B7同源体1
- 铀玻璃铀玻璃是含有铀元素的玻璃,一般以二氧化铀的形式在玻璃熔融前加入着色。添加铀的重量比例通常从痕量到约2%,但在20世纪初期也有铀含量高达25%的铀玻璃被制成。铀玻璃曾被制成餐
- 犹太教与基督教犹太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是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宗教,后来在犹太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基督教。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有不同或相反之处。基督教借用了犹
- 图兰主义图兰主义,是十九世纪在欧洲萌生的政治理念,指在成立由芬兰及匈牙利,一直延伸至日本东北亚地区的民族政治联盟。这个政治理念后来在整个东欧,远至当时作为列强之一的日本帝国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