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先

✍ dations ◷ 2025-02-23 14:52:46 #于宗先
于宗先(1930年9月10日-2019年8月3日),山东平度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台湾经济学专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曾任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经济所所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央政府经济、教育、统计、研究等部门顾问、咨询委员及委员。研究专长为经济预测、国际贸易及两岸经济发展等。1949年高中三年级时,随部队只身到台湾,为了生活进入部队。1952年考入台湾大学经济系,1956年毕业,毕业以后考入邮政局。1957年考上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两年后获硕士学位。1959年赴美留学半工半读,1966年获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返台加入中研院筹设中的经济所担任副研究员。1980年辅佐蒋硕杰院士筹设中华经济研究院。历任台大经济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及院长,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咨询委员,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美国太平洋基础研究中心顾问,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等职。于宗先1988年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十七届“人文及社会科学组”院士。致力于经济研究与政策建言,对台湾经济预测、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财政金融等方面,均有研究成果及贡献,出版专书10余种,发表中英文论文170余篇,主编中英文经济专书30余种。编著有《经济预测》、《突破经济观念中的茧》、《经济挑战的回响》、《经济发展启示录》《蜕变中的台湾经济》《台湾产业发展何去何从》、《台湾经济的浴火重生 》、《台湾通货膨胀》、《台湾赋税体制之演变》、《台湾金融体制之演变》、《台湾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台湾泡沫经济》、《台湾土地问题》、《台湾中小企业的成长》…等书。2019年8月3日在台北逝世,享寿89岁。于宗先10余年间为主计处及中经院建立总体经济模型,开拓台湾经济计量研究与预测展望。向政府及企业界募款成立“中华演讲系列”,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到台湾参加研讨会、演讲及访问,把台湾在1960-1970年代的经济发展成就推向国际领域。于院士长期致力于作育英才,长期将在政府部门兼任顾问收入捐赠学子。中研院经济所任职期间,每天8点前一定赶到经济所。中华经济研究院任职期间,经常利用过年假期,到办公室研读经济论文。台大校长孙震教授推崇于宗先的“正直无私,勇于担当”,“1970-1980年代的台湾经济,若没有于宗先,会是黑暗的”,私下称呼他为“于老大”。

相关

  • 电极在电池中,电极一般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正极指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负极指电位较低的一端。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
  • 夜尿症夜尿症(由拉丁文nox, night,和希腊文 ούρα, urine)演变而来,它指夜晚需要起床排尿,因此打断了睡眠。在孕妇和老年人身上比较多见。夜尿症可能仅仅是因为睡前饮用了过多液体
  • Excavata古虫界(学名:Excavata)是单细胞生物的一个主要超级群组,属于真核生物域,由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于2002年引入的一个新的支序亲缘学分类。古虫界包含了许多自由生存或共生的原
  • 复数N ⊆ Z ⊆ Q ⊆ R ⊆
  • KnolKnol 是Google公司的一个计划,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类似维基百科或大众百科(Citizendium)的网站,让网友可参与编写知识性内容。“Knol”是 Google 自创的新词,取自 Knowledge(知识),是“
  • 磁阻效应磁阻效应(英语:Magnetoresistance,简称MR)是指材料之电阻随着外加磁场的变化而改变的效应,其物理量的定义,是在有无磁场下的电阻差除上原先电阻,用以代表电阻变化率。有多种可以称
  • 沙丘沙丘,是指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的地貌。其外表呈丘状或垄状堆积,一般高度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个别有上百米者。沙丘的存在是风力将未固结的物质吹移堆积而造成的。沙丘在荒
  • 椎间孔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en),又称神经孔(neural foramina)是指在两个脊椎骨之间形成的孔洞。每两个脊椎骨之间都会有一对椎间孔,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脊椎动脉、内外神经丛等
  • 原甲藻目原甲藻目(学名:Prorocentrales)为藻类植物中的一目。该植物在植物分类表上,归于双鞭毛虫门(Pyrrophyta)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其特点是其二个鞭毛是在身体顶端,而不像其他同门生
  • 邯新片“邯新片”是晋语的八个片之一,以邯郸话和新乡话为代表。使用于山西省与河南省,河北省交界的邯郸市、晋城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安阳市、鹤壁市等地的太行山区,属于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