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暴食症
✍ dations ◷ 2024-11-05 16:37:53 #暴食症
神经性暴食症(英语:Bulimia nervosa)又译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经性贪食症,一般简称为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为患者会尝试在暴饮暴食(英语:Binge eating)后试图进行净空行为。暴饮暴食代表在极短时间内摄取巨量食物,而净空行为则是尽其所能消除所吃下的食物,例如透过呕吐或服食泻药来达成,也可能透过使用利尿剂、兴奋剂、持续禁食或过度运动来努力减重;不过,大部分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在正常值内。如此强制性的呕吐行为,可能导致关节皮肤增厚及牙齿破损。暴食症经常与其他精神病相关,如抑郁、焦虑、药物与酒精成瘾等,亦有高风险的自杀与自残倾向。如果近亲有暴食症症状,其家族内较普遍有其他暴食症患者;遗传导致暴食症的风险比例约为30%至80%。其余导致患病的风险因素包含心因型压力(英语:Psychological stress)、对于标准身型的社会文化压力、自尊低落和肥胖症等。生活环境中若有家长担心体重的状况或推广节食的文化价值观,也有风险导致罹患暴食症。通常会基于个人病史来诊断是否罹患暴食症,但若患者否认有暴饮暴食与净空行为时则难以确诊。如果病人曾被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则应依照此诊断。其他类似的疾病包括过胖暴食症、克莱恩-莱文症候群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等。认知行为疗法是暴食症主要的治疗方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或 三环类抗抑郁药类抗抑郁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疗效 。尽管神经性暴食症患者较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相比预后较佳,但患者的死亡风险较健康人群高。约五成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十年后状况完全改善。女性的暴食症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倍,其中年轻妇女患病率最高 。 1979年,暴食症由英国精神科医师格拉德‧罗素(英语:Gerald Russell)首次命名并描述。患者多为成年的年轻女性,通常天生身材就稍微胖一点,或者根本就是标准体重,且在青少年时期(初、高中阶段)曾多次尝试减重。这些患者通常与家人相处状况也不是很好。病患会在四下无人时疯狂的吃下许多食物,接着心理产生罪恶感而去催吐(或服用泻药),催吐完会暂时纾解心中罪恶感。但是病患随即会感到“催吐这种行为是可耻的”而产生焦虑,导致病患会以“吃下大量食物”来纾解焦虑。这是一个无穷的循环。通常患者吃下来的食物每次总热量高达10000~15000 Kcal,通常是一些速食、高热量食物。由于患者会在四下无人情况下进行这些行为,所以临床上要检查出来非常的困难,通常必须由好友、家人发现,另外牙医师检查牙齿时,亦可由牙齿珐琅质的改变诊断出患者。另外这些患者会有过度运动情形。
相关
- 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系一个对病毒进行生物学分类和命名并制定相关标准的组织。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已制定了一套病毒
- 生态栖位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
- 欧盟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西班牙语:Unión Europea; 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英语:EU;西班牙语:UE;法语:UE;德语:EU),是欧洲多国共
- 岛屿地区岛屿地区(Insular area)特指那些其不属于美国五十州以及联邦特区的美国领土。因为这些有人居住的岛屿地区,是非合并建制领土,所以这些地区本土出生的居民不被美国宪法承认为美国
- 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底管理局(英语: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缩写ISA)是管理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权威组织。根据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决议,1983年3月成立了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
- 土地在经济学中,土地(英语:land)概括了所有自然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土壤、矿产、森林、渔业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地球静止轨道、电磁波谱、太阳等。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是所有商品
- 数论数论(梵语:सांख्य,转写:sāṅkhya或sāṃkhya;字面意思是“计数”,音译为僧佉、僧祇)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称其为“迦毗罗论”或“雨众
- 拉丁古典学古罗马文学指纪元前后繁荣于古罗马政权(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治下的文学。其主要语言是拉丁语。尽管古罗马共和国诞生于公元前510年(摆脱伊特鲁利亚王朝的统治),但按照惯例,
-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查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学和辨证学两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中
- 心包络心包络,又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包在“心”外面的膜,有保护心的作用。心包络既是心的外围,所以邪气犯心,通常先会侵犯心包络。心包在中医脏腑学说与三焦互为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