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仁·鲍狄埃

✍ dations ◷ 2025-05-17 23:34:58 #1816年出生,1887年逝世,法国革命家,法国社会主义者,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者,巴黎公社人物,第一国际人物

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欧仁·鲍狄埃(法语: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1887年11月6日)是法国革命家、诗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

鲍狄埃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工人家庭,13岁当童工,后来又当绘制印花布图样的技工,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

1830年巴黎人民起来反对波旁王朝的统治,在斗争中,法国工人阶级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这次斗争也是使鲍狄埃觉醒的“第一声战鼓”。14岁的鲍狄埃,伴随着革命的枪声,写下反应这次斗争的诗篇——《自由万岁》,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同法国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1831年,他将《自由万岁》等七月革命时期写的15首政治诗汇成诗集《年轻的诗神》出版。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抨击复辟的封建王朝,欢呼七月革命的胜利,表示对七月王朝的失望与谴责。

1840年,鲍狄埃创作了《是人各一份的时候了》,体现出巴贝夫的平均共产主义思想,标志着鲍狄埃的创作开始探索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

1848年,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鲍狄埃参加了二月起义,并写了《人民》一诗。诗篇描绘了参加武装斗争的工人形象,表达了他们“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统治使他认清了二月起义后建立的第二共和国,绝不是工人所要求的“劳动共和国”或“社会共和国”,而是地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于是鲍狄埃创作了《该拆掉的老房子》,撕去了共和国骗人的假面具,揭示出它依然是个充满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资产阶级国家。虽然它刚刚建立,但已腐朽;虽然外表“华丽”,但却要崩塌。他号召人民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六月,巴黎工人又举行了起义。这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鲍狄埃“作为一个街垒斗士参加了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伟大战斗”。在资产阶级武装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失败了。鲍狄埃写下诗歌《一八四八年六月》,表达了劳动群众对资产阶级血腥镇压的愤懑与抗议。这首诗歌深刻地反映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调子悲愤而低沉。六月起义(英语:June Days uprising)的失败,使法国工人阶级投入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怀抱,鲍狄埃也受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致使诗歌的战斗作用有所削弱。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反动政变,埋葬了共和国,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二帝国。在政变后的第三天,鲍狄埃写下了《谁将为她复仇?》,对君主制的复辟表示愤慨。

1865年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第二帝国垮台后,他在《1870年10月31日》一诗中提出“快成立红色的公社”的口号,并于1869年被巴黎工人推选为巴黎工人协会联合代表,参加领导工作,成为工人运动的活动家。1870年,鲍狄埃组织起印花布职工成立工会,并推动国会参加第一国际,其本身也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委员。1871年3月至5月,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在巴黎公社进行革命斗争的72天中,鲍狄埃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被选为公社委员,在巴黎公社期间,鲍狄埃先后担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二十区中央委员会委员、公社委员。他在担任公社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时,被人们称誉为“最热情的公社委员之一”,和公社战士一起在街垒浴血战斗,在五月最后一个星期,流血周中,鲍狄埃右手残废,仍坚持战斗,为保卫公社直战斗到5月“流血周”的最后一天。巴黎公社被反革命暴力镇压而失败,5月30日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

1871年6月,鲍狄埃躲过敌人的搜捕,在郊区小巷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怀着满腔热血和悲痛,用战斗的笔写下了震撼寰宇的宏伟诗篇,一首诗名为《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的不朽的无产阶级战歌,即《国际歌》,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和巴黎公社历史经验加以艺术概括,正式宣告向敌人“开火”;7月被迫出逃。

1871至1880年,鲍狄埃被凡尔赛法庭缺席判处死刑,之后一直流亡国外,先后在英国、美国流亡近10年,在英国、美国流亡的十年期间,仍积极参加当地的工人运动,同时不懈地创作诗歌,宣传革命思想,鼓励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奋勇斗争,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以纪念公社、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反映无产阶级的苦难和斗争为中心题材,创作《白色恐怖》《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巴黎公社》等大量革命诗篇。1887年出版了《革命歌集》,其中包括这首歌,是国际歌第一次公开发表。

1880年大赦后回国,参加了法国工人党。

1887年11月6日,在贫困中逝世,葬于巴黎拉雪兹公墓。鲍狄埃发表过许多活页歌片和诗歌小册子,均已散佚,仅有《革命歌集》和《鲍狄埃全集》传世。生前还发表了《少年诗神》(1831)、《社会经济诗和社会主义革命歌集》(1884)、《革命歌集》(1887)等多种诗集。他的诗歌热情洋溢,质朴有力,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的豪迈气魄,列宁称誉鲍狄埃是“是一位最伟大的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路易斯·欧仁·瓦尔兰 ·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 · 查尔斯·德勒克吕兹 · 弗兰克尔·列奥 · 欧仁·鲍狄埃

相关

  • 破伤风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
  • 眼科用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竞争排除原则竞争排除原则(也称竞争排斥原理或高斯定理)在生态学里指的是,两个物种不能同时,或者是不能长时间地在同一个生态区位生存。因为两者之间会展开竞争,导致其中的一方获胜,可以留在原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
  • 印度时报《印度时报》是印度最老、也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创办于1838年,初名《孟买时报》,1861年5月18日改为现名。它在新德里、孟买、阿默达巴德出版,总部设于孟买。该报内容较为严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世界糖尿病日代表符号“包 圈”(Universal blue circle symbol for diabetes.)糖尿病(拉丁语: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简称diabete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
  • 西雅图水手西雅图水手(Seattle Mariners),是美国职棒大联盟中,隶属于美国联盟的棒球队伍之一,成立于1977年。主场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为T-Mobile球场(T-Mobile Park),在1999年开始启用。在美
  • 圣马力诺市圣马力诺市(意大利语:Città di San Marino)是欧洲国家圣马力诺的首都,位于意大利半岛亚得里亚海海岸附近,圣马力诺最高峰蒂塔诺山西坡上。人口4,128人(2013年10月31日数据),为该国
  • 教宗哈德良三世教宗圣哈德良三世(拉丁语:Sanctus Hadrianus PP. III)于884年5月17日-885年8月或9月岀任教宗。
  • 丹戎巴葛火车总站丹戎巴葛火车总站(英语:Tanjong Pagar Railway Station,马来语:Stesen keretapi Tanjong Pagar,泰米尔语:தஞ்சோங் பகார் ரயில் நிலையம்)是一个已停用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