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佛教)

✍ dations ◷ 2025-02-23 14:44:44 #自性 (佛教)

在印度诸宗教中,自性(梵语:स्वभाव,svabhāva,巴利语:sabhāva,藏语:རང་བཞིན,威利转写:rang-bzhin),又称自体、法体、体、实性,是个哲学术语,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拥有、自体形成、自身决定存在形态的性质,是常住的、不变的、独立,不依缘起而变化的;其外在特征,则为自相。这个概念在不二论、毘湿奴派中是个重要的课题。佛教也接受了这个概念,在部派佛教时期发展出自己的论述。在大乘佛教和大圆满等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论之一。

在佛教文献中,它与本性(prakṛti)或我(ātman)经常被视为同义词,但自性的起源较晚,直到部派佛教的论藏中才使用这个术语。

梵语:svabhāva,由स्व(sav-,自己的)与bhāva(有)所组成,这个术语源自古印度哲学,原指法(dhárma)存有自身的性质。与古希腊形而上学中的本体、本质、实体,及康德哲学中的物自身(德语:das Ding an sich)的意义接近。在佛教采用之后,自性又被用来作为真如、法性与实际等的同义词,唯有觉悟圣者才能了知。这两种观点,形成世俗自性,与胜义自性的区别。佛教主张无常、无我,因此一般来说,不承认世俗自性存有,而改以空性来取代。但是在不同学派中,对于胜义自性是否存有,其见解不一,例如,如来藏学派认为如来藏拥有不变的本性,为胜义自性。

《楞伽经》中划分出七种性自性,包括,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

公元前1世纪般若经文献中已言诸法无自性、诸法空,甚至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性。

公元2世纪中观学派的祖师龙树,上承般若思想传统,继续发扬无自性的空义。他认为般若文献的空只是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观察,但并未提出严密论证去证立空的本性,因而只有空的思想,而没有空的哲学及空的理论。

龙树主张严格论证。在《中论》中,龙树并不是从正面去证明物件的自性空。相反,他采用反证法,先假设物件有自性,分别从4方面(因果关系、同一性与别异性、运动与时间、作用者与对象)去导出种种矛盾(亦即物件之自性,将会破坏世间法),去反证事物不拥有自性。

相关

  • 三冢博三冢博(1927年8月1日-2004年4月25日) 是一名日本政治家,曾经担任众议院议员(10期)。第一次中曾根内阁(模板)第一次改造内阁 - 第二次改造内阁(1983年12月27日—1986年7月22日)第三次中
  • 鄂托克鸟鄂托克鸟属(属名:Otogornis,意为“鄂托克的鸟”)是一种原始的中型鸟类,可能属于反鸟类,生存于白垩纪前期的东亚。模式种是成吉思汗鄂托克鸟(O. genghisi),已知的唯一化石是正模标本(编
  • 委内瑞拉国会民主团结圆桌会议 (64)西蒙·玻利瓦尔大爱国极点 (50)协议变革(西班牙语:Concertación por el Cambio) (8)我是委内瑞拉(西班牙语:Soy Venezuela) (4)Socialist Block (1)其他反
  • 先军思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题先军政治(韩语:선군정치),也译作先军思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主体思想并行的主要政治理论和指导方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其内容简单的说,就
  • 红树科红树科(学名:Rhizophor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的一科,约有18属,大约120种,常见的是水笔仔,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中国只有6属共11种
  • 露西·波頓露西·波頓(英语:Lucy Boynton,1994年1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为美国女演员。她出生于纽约市,后在伦敦长大,毕业于詹姆斯艾伦女子学校(英语:James Allen's Girls' School)。博因顿出生
  • 日付日付(日文:ひづけ)在日文中是指“日期”的意思。源自“日付シート”(意指有日期的图案纸片) ,一开始在日本流行,被日本的手帐爱好用来装饰手帐内容。从日本传出来后,渐渐流传到亚洲
  • 8英里《8英里》(英语:)是一部2002年的美国电影,由寇蒂斯·韩逊执导,斯科特·西尔弗(英语:Scott Silver)编剧。Eminem饰演其中角色Jimmy "B-Rabbit" Smith Jr.。电影背景设在1995年密歇根
  • 东林七贤东林七贤,又称东林党七君子、东林七君子,是明代天启年间被魏忠贤陷害而死的七位东林党大臣,即高攀龙、周顺昌、周起元、缪昌期、李应昇、周宗建、黄尊素等七人。除了高攀龙自溺
  • 拉斯塔里亚火山拉斯塔里亚火山是南美洲的火山,位于阿根廷卡塔马卡省和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大区之间接壤的边境,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5,69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