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罗巴龙
✍ dations ◷ 2025-11-10 00:08:13 #欧罗巴龙
欧罗巴龙属(属名:Europasaurus)是种原始腕龙科恐龙,属于蜥脚下目,是种四足草食性恐龙。它们生存于侏罗纪启莫里阶的德国北部,地质年代约1亿5400万年前。欧罗巴龙被认为是种因岛屿环境隔离而造成的侏儒物种。欧罗巴龙的属名意为“欧罗巴蜥蜴”,种名则是以发现者Holger Lüdtke为名。欧罗巴龙的化石发现于在海相的碳酸盐地层,包含成年与未成年个体化石,这些化石来自于超过11个个体,身长范围从1.7米到6.2米。正模标本(编号DFMMh/FV 291)由关节脱离的部分头颅骨、颈椎、荐椎构成,这些正模标本来自于单一个体。欧罗巴龙的化石都发现于下萨克森州哥斯拉镇附近的Langenberg采石场。在2006年,Sander等人提出欧罗巴龙的祖先在迁徙到古代欧洲岛屿后,便快速侏儒化;因为即使是其中最大的岛屿(小于2000平方公里),也无法提供大型蜥脚类恐龙足够的食物。其他因岛屿环境而造成的侏儒恐龙,包含蜥脚类的马扎尔龙、鸭嘴龙类的沼泽龙,它们生存于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哈提格岛(Haţeg Island),位于现在的罗马尼亚。古地理学与古生态学可用来解释这三个属如何从大型物种演化成新的小型物种。借由研究骨头的组织,欧罗巴龙的化石被认为来自于侏儒物种,而非大型大鼻龙类的未成年个体。借由与圆顶龙(典型的大型蜥脚类恐龙)的长骨头组织相比,古生物学家们发现欧罗巴龙的小型体型,是因为减少的生长速率。Sander等人认为,这个现象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早熟性成长速率相反;而蜥脚类的早熟成长速率是导因于巨人症。大鼻龙类的巨人症现象在某个演化支中特别明显,这个演化支包含某些已知最大的恐龙,例如腕龙与波塞东龙。同样在Sander等人的2006年研究里,他们注意到豪氏欧罗巴龙拥有以下自新征(Autapomorphic):前上颌骨的前背侧有鼻突(Nasal process)、颈椎椎体的后背缘有中等大小凹口、胸肩峰(Scapular acromion)明显地往后、以及距骨的横宽是上下高度、前后长度的两倍。Sander等人将欧罗巴龙与圆顶龙相比时,发现欧罗巴龙眼眶的翼状后突比前突稍长、稍宽,而圆顶龙的后突比前突短许多。其他的差别包括:欧罗巴龙的鼻额较短、顶骨的后面呈长方形。不像圆顶龙,欧罗巴龙前荐椎的神经棘并未分叉。而将欧罗巴龙与腕龙相比较时,Sander等人发现欧罗巴龙有较短的鼻口,方颧骨与鳞骨接触,肱骨的前内侧骨骺(Epiphyses)并未与内侧、未端骨骺排列成一行。而将欧罗巴龙与大鼻龙类的葡萄牙巨龙、畸形龙相比时,则发现欧罗巴龙与后两属有明显差异。最后,欧罗巴龙的成年个体体型很小,不同于大部分的新蜥脚类恐龙。在2006年,Mateus等人对于豪氏欧罗巴龙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豪氏欧罗巴龙的侏儒现象是个衍化的特征;在大鼻龙类演化支中,它们比圆顶龙还衍化,是原始腕龙科。
相关
- BNE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西班牙语:Biblioteca Nacional de España)是西班牙的国家图书资讯机构,也是西班牙最大的图书馆,位于马德里的雷科莱托斯大道。1712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创建了
- 咽喉痛咽喉痛(sore throat、throat pain,又称喉咙痛或喉痛),是指咽喉出现痛楚的症状,最主要的成因是咽喉炎(喉咙发炎),但可由其他原因引致,例如白喉和伤风感冒威胁。 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
- 时区美国时区是覆盖美国及其属地九个时区的总称,配以由联邦及地区立法制订的夏令时法规使用。美国时区由《美国法典》第15章(Title 15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第260节规定,时区
- 县县(英语:county),又译郡,是美国主要的第二级行政区划,置于州之下。美国50个州中有48个州使用县,路易斯安那州使用堂区(parish),阿拉斯加州使用自治市镇(borough),纽约州辖纽约市使用行政
- 安布罗斯圣盎博罗削(拉丁语:Sanctus Ambrosius,意大利语: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约340年-397年4月4日),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
- 电钻电钻是机械工业、建筑工业和装修行业常用的钻孔、打螺丝钉、起螺丝钉的工具。十九世纪奥地利人Arthur James Arnot和William Blanch Brain将电动机和钻子合装在一起,发明了最
- 输卵管峡输卵管峡是指输卵管内侧可见的三分之一,它连接子宫内膜腔以及输卵管的壶腹部分。输卵管峡是输卵管中较细的部分,有时容易出现输卵管堵塞的情形。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
- 乌桕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又名乌槔、乌臼、鸦臼。俗称木蜡树、桩仔、琼仔等。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北至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等国亦有分布。18世纪进入美国
- 伽摩伽摩(Kamadeva),印度神话中爱神。意译“欲”。相当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伽摩面貌俊秀,有着绿色皮肤,天女围绕,以鹦鹉为座骑,手持弓和箭,他的弓是由甘蔗所造,弦是由蜜蜂肠所做
- 司各特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准男爵 FRSE(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18世纪末苏格兰著名历史小说家及诗人。司各特出生在爱丁堡牛门附近一个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