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尼拉炮击事件

✍ dations ◷ 2025-09-10 08:27:41 #麦尼拉炮击事件

麦尼拉炮击事件(芬兰语:Mainilan laukaukset,俄语:Майнильский инцидент),也有文献翻译为“曼尼拉炮击事件”,为是一起发生于1939年11月26日的军事事件,事件中苏联红军炮击芬苏边界上的俄罗斯村庄麦尼拉(俄语:Майнило)(邻近贝尔卢斯特罗维(俄语:Белоостров)),并对外宣称攻击行为是由芬兰所为,且炮击造成了苏联方面的人员伤亡。经由这次假旗行动,苏联成功制造了入侵芬兰的战争借口,并于炮击后四天发动冬季战争。

苏联与芬兰间签有两项主要的互不侵犯条约,分别是1920年签订的《塔尔图和约》与于1932年首次签署、1934年更新延长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此外,两国亦均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就入侵芬兰一事上,苏联政府期望寻求一项正当的战争借口以合理化发动侵略战争的行为。早在同年8月底时,纳粹德国便自导自演了格莱维茨事件以为入侵波兰制造借口。此外,苏联于1938年3月至1939年间举行的兵棋推演亦假定了在麦尼拉这个位于边界上的村庄发生的事件将会引发两国的全面战争。

1939年11月26日,苏联红军向麦尼拉发射了七发炮弹,国界另一边的芬兰观测站观测到了其中三发。观测站人员估计炮弹大约在距边界800米处的苏联国土内爆炸。事件发生后,芬兰方面提议两国共同调查原委,但遭苏联方面拒绝;后者更于11月29日断绝与芬兰的外交关系。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安德烈·日丹诺夫的私人档案库中的文件强烈暗示整起事件均是由苏联官方一手策画,目的在于将芬兰描绘为发动攻势的入侵者。芬兰方面则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宣称发动炮击的是苏联军队。驻扎在边界附近的芬军炮兵连的战争日志显示麦尼拉不在任何芬兰炮兵部队的射程之内;他们先前即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而撤往内陆。

苏联随后毁弃《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于1939年11月30日向芬兰发动了冬季战争的首波攻势。

事件发生后,芬兰方面随即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认为炮击当时没有任何一门芬军火炮或迫击炮有足够的射程能对麦尼拉实施炮击。芬兰元帅(英语:Field marshal (Finland))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早先已命令炮兵部队撤离边境。芬兰边境警卫同时作证宣称他们听到炮声是从苏联那里传来的。

俄罗斯历史学家帕维尔·阿普特卡尔(Pavel Aptekar)在分析前苏联军事档案后发现事件发生时驻守在麦尼拉地区的部队并未回报任何人员伤亡,这使他认为炮击事件完全是苏军自导自演。

战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曾写道炮击事件是由炮兵元帅格里戈里·库利克所策画的。1994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鲍利斯·叶尔辛更进一步承认冬季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

坐标:60°15′08″N 29°51′12″E / 60.25222°N 29.85333°E / 60.25222; 29.85333

相关

  • 组织细胞增生症医学中,组织细胞增生(英语:Histiocytosis)是指组织细胞(英语:histiocyte)(组织巨噬细胞)之过量存在;组织细胞增多症或组织细胞增生症常被用来指代一系列以此为特征的罕见病。偶见以此
  • 加纳加纳自治领(1957年8月15日—1960年1月26日)位于西部非洲几内亚湾,是加纳共和国成立前,英联邦的自治领之一,是西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 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物理学中,卡鲁扎-克莱因理论(Kaluza–Klein theory,有时简称为KK theory)是一个试图统一重力与电磁两大基本力的理论模型。此理论最初由数学家西奥多·卡鲁扎于1921年所发表。他
  • 200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古格什蒂乡坐标:45°34′N 27°08′E / 45.567°N 27.133°E / 45.567; 27.133古格什蒂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Gugești, Vrancea),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东部,由弗朗恰县负责管辖,面积32平
  • 双通道存储器技术双通道(英语:Dual-channel)是一种能够让电脑性能增加的技术,此种技术将多个存储器由串联方式改良为并联方式,以得到更大的带宽。最早使用此技术的记忆体是Rambus。存储器使用单通
  •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又称互联网经济、新经济或网络经济,是指以数字计算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现今经济活动中的人、组织和机器已通过互联网、移动技术和物联网相互联系。不少商家也通过互联
  • 李穆 (申国公)李穆(510年-586年9月18日),中国北周、隋朝时代军人、政治人物,字显庆,原州平高(今宁夏固原)人,自称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李贤的弟弟,开始随宇文泰为亲随,很得信任。河桥之战,
  • 觉罗瑛桂觉罗瑛桂(1823年-?),字丹卿,月樵,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同治二年,登癸亥科三甲同进士出身。历任刑部主事,四川永宁县知县,后在直隶南皮县殉难。
  • 育马者杯泥地一哩大赛育马者杯泥地一哩大赛(Breeders' Cup Dirt Mile)是每年在美国(其中一年在加拿大举行)的育马者杯赛事之一,路程为泥地1哩(约1609米),于2007年首度举行,于2009年升格国际一级赛,限3岁或以上的马匹参加。由2007开始,育马者杯开展了育马者杯挑战赛(Breeders'Cup Challenge)-为一系列赛事,胜出马匹能自动晋级至各项赛事。而育马者杯泥地一哩大赛现有2项赛事。 胜出最多次的骑师:胜出最多次的练马师:胜出最多次的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