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下地幔
✍ dations ◷ 2025-10-20 17:29:27 #下地幔
地幔(德语:Erdmantel;英语:mantle;法语:manteau;原于拉丁语:mantellum,意为斗篷),台湾称作地函,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古氏不连续面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硅酸盐,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幔含石榴子石、辉石、橄榄石及其他类型的岩石。占地球体积的83%,总质量的68%。由于P波及S波皆可通过地幔,故推测地幔主要为固体构成。地幔可分成上部地幔、过渡带及下部地幔。上部地幔约为地壳以下至深度400公里处,包含部分岩石圈及软流圈,岩石圈部分厚约100公里。古登堡认为上部地幔有一激波低速带(low-velocity zone, LVZ),此带的P波及S波的波速皆越深越慢,其顶端约在地面以下70至100公里,底部则约200至250公里深处,激波低速带的上方为岩石圈,此带相当于软流圈。P波及S波的波速减慢表示岩石的刚性降低,岩石部分融熔为较具有塑性的岩石,可能是岩浆出现或是有极热的岩石存在。于低速带以下的波速又会开始增加。上部地幔的组成方式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由双辉橄榄岩所组成,矿物以辉石及橄榄石为主,并含有少量尖晶石及石榴子石,相当于澳洲地球内部学家泰德‧林伍德(英语:Ted Ringwood)所创立的玄橄岩成分,为玄武岩及橄榄岩以1:3所组成的结合体。另一说为由榴辉石所组成,含有约等量的石榴子石及辉石。过渡带顶部约地表以下360至400公里,底部约深650至700公里处,P波及S波的波速在此带突然增加,此带也是最深震源所存在之处。此带的形成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无关,而是和结晶构造或相的变化有关。于过渡带的下部因压力增加使橄榄石分解为密度较大的简单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镁等,但详细的矿物组成仍在研究中。此处的矿物因高压而变得较有弹性,密度加大,进而增加了波速。下部地幔为地表下700至2900公里深处,其下方即为地核。越往深处波速缓慢增加,是因压力增大所造成,岩石的化学成分及岩相则少有变化。主要组成成分可能为密度高的硅酸盐或硅、镁的氧化物(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铁占约10至12%,另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铝及氧化钠等。
相关
- 铝蒸气压第一:577.5 kJ·mol−1 第二:1816.7 kJ·mol−1 第三:2744.8 kJ·mol−1 (主条目:铝的同位素铝(Aluminum)是化学元素,属于硼族元素,化学符号是Al,原子序数是13,相对密度是2.7
- 纳瓦萨岛纳瓦萨岛(英语:Navassa Island、海地克里奥尔语:Lanavaz)是加勒比海无人居住的小岛,是美国的非建制领土,海地亦宣称所有。纳瓦萨岛面积大约5.2平方公里(2平方英里)。岛的经度和纬度
- 家庭照顾假家庭照顾假指的是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国家,规定员工可以因家庭成员需照顾,而向雇主请假。中华民国性别工作平等法,规定员工可以因家庭成员需照顾,而向雇主请假。家庭照顾假并入
- 附睾副睾(Epididymis)是一个多数曲折、细小的管子构成的器官,一面连接着输精管(Ductus deferens),一面连接着睾丸(Testis)的曲细精管。当精子离开睾丸时,就跑到副睾里,继续生长成熟
- 水杨苷4,5-triol水杨苷(英语:Salicin,又译杨素或柳醇)是一种从柳树树皮提炼出来的植物生化素,可做为抗发炎的药物。与阿斯匹林结构相似,在体中会被代谢成水杨酸。柳醇在被食用时会释放如
-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英语:Ecosystem diversity),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或一个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此词语和生物多样性不同,生物多样性是指是生物或物种变化的程
- 彼得·谢弗彼得·谢弗爵士(Sir Peter Levin Shaffer,1926年5月15日-2016年6月6日),二战后当代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先后在书店、出版社工作,担任过文学评论和音乐评论。其主要作品有《上帝的宠
- 土鳖虫中华真地鳖又名中华地鳖,俗称土鳖虫、蟅虫、过街、地乌龟、接骨虫,在中药中称为土元,有行瘀化血功效,尤其对接骨续筋,故名“接骨虫”。除中华真地鳖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地鳖类亦
- 中石化安顺厂污染案坐标:23°1′49.16″N 120°7′24.32″E / 23.0303222°N 120.1234222°E / 23.0303222; 120.1234222 台湾中石化安顺厂污染案,又称为台碱安顺厂污染案,是一件发生于台湾台南市
- 腐蚀性腐蚀性是指那些在接触时会破坏其他物质的化学品的特质。不同的腐蚀品可以腐蚀不同的物料,如金属及有机物等,但人们多关注于其对生物组织的伤害。“腐蚀”的英文名词“corro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