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下地幔
✍ dations ◷ 2025-04-04 23:18:11 #下地幔
地幔(德语:Erdmantel;英语:mantle;法语:manteau;原于拉丁语:mantellum,意为斗篷),台湾称作地函,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古氏不连续面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硅酸盐,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幔含石榴子石、辉石、橄榄石及其他类型的岩石。占地球体积的83%,总质量的68%。由于P波及S波皆可通过地幔,故推测地幔主要为固体构成。地幔可分成上部地幔、过渡带及下部地幔。上部地幔约为地壳以下至深度400公里处,包含部分岩石圈及软流圈,岩石圈部分厚约100公里。古登堡认为上部地幔有一激波低速带(low-velocity zone, LVZ),此带的P波及S波的波速皆越深越慢,其顶端约在地面以下70至100公里,底部则约200至250公里深处,激波低速带的上方为岩石圈,此带相当于软流圈。P波及S波的波速减慢表示岩石的刚性降低,岩石部分融熔为较具有塑性的岩石,可能是岩浆出现或是有极热的岩石存在。于低速带以下的波速又会开始增加。上部地幔的组成方式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由双辉橄榄岩所组成,矿物以辉石及橄榄石为主,并含有少量尖晶石及石榴子石,相当于澳洲地球内部学家泰德‧林伍德(英语:Ted Ringwood)所创立的玄橄岩成分,为玄武岩及橄榄岩以1:3所组成的结合体。另一说为由榴辉石所组成,含有约等量的石榴子石及辉石。过渡带顶部约地表以下360至400公里,底部约深650至700公里处,P波及S波的波速在此带突然增加,此带也是最深震源所存在之处。此带的形成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无关,而是和结晶构造或相的变化有关。于过渡带的下部因压力增加使橄榄石分解为密度较大的简单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镁等,但详细的矿物组成仍在研究中。此处的矿物因高压而变得较有弹性,密度加大,进而增加了波速。下部地幔为地表下700至2900公里深处,其下方即为地核。越往深处波速缓慢增加,是因压力增大所造成,岩石的化学成分及岩相则少有变化。主要组成成分可能为密度高的硅酸盐或硅、镁的氧化物(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铁占约10至12%,另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铝及氧化钠等。
相关
-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或称退化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英语:articular cartilage)或关节下骨头损伤的关节炎,常见症状是关节疼痛或僵硬,初次发病常仅见于运动之后但发病
- 机能主义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下列几种用法和解释:
-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Special Olympics)是为智能障碍者所设计的国际体育竞赛。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夏季及冬季交替举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尤妮丝·肯尼迪·史瑞佛
- 正交正交晶系,也叫斜方晶系。 该晶系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二次对称轴和对称面总和不少于三个。晶体以这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轴或对称面法线为结晶轴。α=β=γ=90o;a≠b≠c。非均质
- 埃松省埃松省(法语:Essonne)是法国一个省份,属于法兰西岛大区,编号91。埃松河流经该省。省名和河名都源自高卢河流女神的名字Exona。埃松省建于1968年1月1日。此前是塞纳-瓦兹省的南部
- 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s,或myoepithelium),通常鉴于腺状上皮内,通常附于基底膜,位于管腔(英语:lumen (anatomy))细胞下方。肌上皮细胞也可能出现于α平滑肌(英语:ACTA2)肌动蛋白
- 金贤重金贤重(韩语:김현중,英语:Kim Hyun Joong,日语:キム・ヒョンジュン,1986年6月6日-)为韩国知名歌手、演员、词曲作者,2005年加入由韩国经纪公司DSP Media所组成的五人男子流行音乐团体
- 拉美西斯九世拉美西斯九世(英语:Ramesses IX)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八任法老。(约公元前1129年—约公元前1111年在位),他在位时期,埃及出现危机。高级祭司阿孟霍特普在底比斯总揽宗教
- 髌丛这是一个位于髌骨、髌韧带和胫骨上端前面的精细的神经丛,由以下几条分支构成:1)外侧皮神经前支2)中间皮神经3)内侧皮神经前支4)隐神经髌下支。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
- 黄体化激素黄体化激素(英语:Luteinizing hormone,LH),是一种在脑下垂体前叶合成的荷尔蒙。它的形成是受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控制。在女性体内,黄体化激素会刺激卵巢释放卵子,它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