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dations ◷ 2025-11-14 17:50:04 #光谱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又称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对强度的方法。通过分子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并可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当光的波长减小到一定数值时,溶剂对它产生强烈的吸收,即“端吸收”,样品测试就在“端吸收”的透明界限之内。

常用溶剂的透明界限如下表:

成键σ电子由基态跃迁到σ*轨道。在有机化合物中,由单键构成的化合物,如饱和烃类能产生σ→σ*跃迁。引起σ→σ*跃迁所需的能量最大。因此,所产生的吸收峰出现在远紫外区,在近紫外区、可见光区内不产生吸收,故常采用饱和烃类化合物作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时的溶剂(如正己烷、正庚烷等)。

R吸收带强度较弱,吸收峰在200~400nm之间。

分子中未共用n电子跃迁到σ*轨道;凡含有n电子的杂原子(如N、O、S、P、X等)的饱和化合物都可发生n→σ*跃迁。由于此类跃迁比σ→σ*所需能量较小,一般相当于150~250nm的紫外光区,κ值在l00~l000 L.mol- 1.cm-1,属于中等强度吸收。

K吸收带强度较大,吸收峰通常在217~280nm之间;其波长随着共轭体系的加长而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强度也随之加强。

成键π电子由基态跃迁到π*轨道;凡含有双键或叁键(如C═C、C≡C等)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都能产生π→π*跃迁。π→π*跃迁所需的能量与n→σ*跃迁相近,吸收峰在200nm附近,属强吸收。

B吸收带吸收峰通常在230~270nm之间;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来判断芳香族化合物,但当苯环上有取代基且与苯环共轭或在极性溶剂中测定时,这些精细结构会简单化或消失。

未共用n电子跃迁到π*轨道。含有杂原子的双键不饱和有机化合物能产生这种跃迁。如含有C═O、C═S、-N=O、-N=N-等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跃迁的能量最小,吸收峰出现在200~400nm的紫外光区,属于弱吸收。

E吸收带分E1、E2带;E1带的吸收约在185nm处,E2带约在204nm处,都属强吸收。

相关

  • 感质在哲学中,感质(英语:Qualia,/ˈkwɑːliə/或/ˈkweɪliə/;单数形式: Quale)的定义是主观意识经验的独立存在性和唯一性。Qualia这个词源自拉丁语中的形容词quālis'(拉丁语发音:.m
  • 言语障碍言语障碍(Speech and language impairment),是包括听觉、说话的能力、语言能力等等沟通问题的总称。听觉问题一般会交由耳科医生处理,而语言病理学家或语言治疗师则负责诊断、治
  • 星云星云(源自拉丁文的:nebulae或nebulæ,与ligature或nebulas,意思就是“云”)是宇宙尘、氢气、氦气、和其他等离子体聚集的星际云。原本是天文学上通用的名词,泛指任何天文上的扩散
  • 翁布里亚翁布里亚(意大利语:Umbria,意大利语发音:),位于意大利中心,首府佩鲁贾。面积8,456平方公里——其中佩鲁贾省(Perugia)6,334平方公里;特尔尼省(Terni)2,122平方公里——是意大利面积第五
  • 中生动物中生动物是一种多肉海洋无脊椎寄生动物,现今依然不清楚它们是退化了的扁形动物,还是独立发展出的。一般而言,这些细小、难以理解的生物是由包附在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上的纤毛种
  • 波利维亚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汤显祖《若士先生小像》,清·陈作霖摹现藏于遂昌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号茧翁,别署清远道人,室名玉茗堂。江西临川县人。明代政治家、文
  • 仫佬语仫佬语是侗台语族侗水语支的一种语言,为仫佬族人所使用,目前这种语言有大约五万余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邻近的县市。仫佬语和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有
  • 西貒科Dicotylidae西猯科(学名:Tayassuidae) 属于中小型偶蹄目动物,是生活在美洲大陆的猪形亚目的动物。西猯外形和习性和猪非常相似,但体型比猪科小,后肢只有3趾。虽为杂食性,但比猪科更
  • 中大西洋州份中大西洋州份(英语:Mid-Atlantic), 通常是指美国境内的在新英格兰和美国南大西洋地区之间的地区。根据不同来源,有不同的定义,它一般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