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

✍ dations ◷ 2025-11-27 13:13:48 #贪污
贪污,或在更广义上称为腐败,是指身在特定职位的人员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行不诚实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腐败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能是直接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如贪污罪、受贿罪等;也可能是表面上没有违法,但实际上损害了公共利益的行为。当官员或其他政府雇员以官方身份行事,却试图谋取私利时,就会发生政治腐败。通常政府权力越大、官僚体制越庞大、民间监督越少的地方,腐败就越严重。贪污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例如古罗马时期的马利斯·布利斯库即因贪污多次被捕,但每次被宣布无罪。一向公认“最清廉政府”的新加坡在2010年爆发公务员贪污案。2008年土管局科技及资讯科技基础建设部门副司长辜声伟以不实合约,诈骗新加坡政府1180万新元。不过,2010年新加坡仍以9.3分的高分与丹麦、新西兰并列第一,被评为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 有人归咎于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能隐含着鼓励职务上不当收取行为的发生,如“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明清两朝官僚体制的复杂结构,使得贪污的程度更是无以复加。明朝宗室伊王朱典“欲拓其洛阳府第”,估款十万两银,为争取阁议通过,先向权臣严嵩献贿二万。严嵩倒台,严世藩入狱,据《严世藩狱词》披露:“凡勘报功罪以及修筑城墉,必先科克银两,多则巨万,少亦不下数千。”清朝康熙对贪污恨之入骨,曾说“朕恨贪污之吏,更过于噶尔丹”。康熙帝甚至强调,“别项人犯,尚可宽恕,贪官之罪,断不可宽。”但是他也表示要杜绝贪污根本不可能。雍正时夔州知府程如丝被蔡珽誉为“四川第一清官”之美名。雍正四年十一月,川陕总督岳钟琪却奏称程如丝因贩卖私盐,毙伤多人。雍正却说:“多年来,曾在朕前密参的谤书有一箧之多,可朕从无理它”。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程如丝才被正法。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颇为严重。常见的腐败情形包括:买官卖官、行贿受贿、官商勾结(官倒)、犯重婚罪、包二奶、与多名异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等,有的官员还非法私藏枪支。一般来说,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仅被认为是程度很轻的腐败行为,这些行为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也有了明显的减少。一些人认为大贪官在中国的落马显示了胡锦涛、温家宝反腐的决心。局级、厅级的大贪官一般先由中纪委处理再移送司法机关,诸如“打黑英雄”贪污腐败、王立军事件、重庆公安局长文强案、纪委书记借双规收取贿赂、反贪局长敛钱等黑吃黑案件时有发生。中国现行刑法中,与贪污贿赂相关的罪名主要有十项,规定在第八章中: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私分国有财产罪。

相关

  • 呼吸衰竭呼吸系统 Field =呼吸衰竭(英语:Respiratory failure)系为动脉中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二者皆不符合正常比例,是由于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不足之故。动脉血液的携氧量过低
  • 肿瘤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肿瘤学(英:Oncology)是一种研究肿瘤(尤其
  • 预期寿命平均寿命、生命期望或预期寿命(英语:life expectancy),指生物群体中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预期寿命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英语: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
  • 中西部美国中西部(英语:Midwest)通常指的是美国地理上中北部的州,包括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艾奥瓦州、肯萨斯州、密苏里州、明尼苏达州、内布拉
  • 朝鲜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鲜的决议已经通过了24项。五十年代朝鲜战争期间通过了五项决议。1991年关于朝鲜加入联合国的决议后。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安理会至今通过了关于朝鲜的导弹
  • 广州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简称广医,其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培养高等医学人才为目的,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全日制高等医科院校。广医下设16个学院,8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9个
  • 鲸目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粘著语素规范语素(英语:Bound morpheme)又称不自由语素、黏着语素,在语言学中,指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属于其他语素或词根的语素。 与此相对的是自由语素。 以英语为例,大多数词缀都是规范语
  • 分子束分子束是一种以移动速度近乎相同且极少相互碰撞颗粒(原子、自由基、分子或离子)组成的波束,一种气体在较高的压力下膨胀以通过一个小孔进入压力较低的腔室内而形成分子束。分子
  • 西萨尔·贝卡里亚切萨雷·贝卡里亚,或译贝加利亚(Cesare Beccaria 1738年3月15日-1794年11月28日)是意大利法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以作品《论犯罪与刑罚》(1764年)而闻名,在此书中他深刻批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