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地铁

✍ dations ◷ 2025-04-04 06:56:15 #芝加哥地铁
芝加哥地铁(英语:Chicago 'L',简称 The L)是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芝加哥交通局负责营运。L是“elevated”(高架)之缩写;以前常用'EL'表示,但今日'L'的称呼更为普遍。该系统于1892年开始营运。目前系统网络由八条高运量铁路构成,路线总长106.1英里。其中57.1英里为高架路线,36.9英里为地面路线,12.1英里为地下路线,采用第三轨供电,600伏特直流电,使用标准轨距。芝加哥地铁的一大特点,就是以环线方式环绕市中心,而红线和蓝线则与纽约地铁一样,年中无休。芝加哥的轨道交通开始发展于19世纪末期。当时有四家私人公司经营地铁。1892年开始的“南城快速公交铁路公司”(South Side Rapid Transit Railroad Company)是第一家。之后随着需求不断增加,相继在1893年出现了“湖街高架铁路”(Lake Street Elevated Railroad)、1895年开始的“大都会城西高架铁路”(Metropolitan West Side Elevated Railroad)、及“西北高架铁路”(Northwestern Elevated Railroad)。四家公司后来合并成芝加哥高价铁路联合基金(Chicago Elevated Railways Collateral Trust, CER),随后被芝加哥快速交通公司(Chicago Rapid Transit Company, CRT)购入。最终于1945年,州政府介入创立了芝加哥交通管理局并将芝加哥的运输网络统一营运至今。芝加哥地铁第一条铁路线最初于1892年6月6日开始运行。首条运行线路由南城快速公交铁路公司以蒸汽机车拖动四卡木制车箱,由39街站(39th Street station)运行至当时的议会街总站(Congress Street Terminal)。当时车程需时为14分钟。现时芝加哥地铁绿线仍然沿用着当时的轨道走线。次年,服务进一步伸延至63街(63rd Street)及石岛大道(Stony Island Avenue),并最终到达位于杰克逊公园(英语:Jackson_Park_(Chicago))、时值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会场的运输大楼。不过,当时仍然未有轨道交通直接接驳到芝加哥的市中心。直至此前曾参与发展伦敦地铁的金融家查尔斯‧泰森‧叶凯士说服了沿街的店主们允许他们建设高架桥,建造环线轨道。随着叶凯士不断与沿线业主签约,环线才逐段建成开放,从1895年湖街站(Lake Street Station)开放,到1897年终于全部完成。此后,芝加哥市中心便因为这个环线的存在,被称为“环区”(The Loop)。芝加哥地铁系统自1993年起开始使用颜色区别,目前共有八条路线,除了红线及蓝线在市区为地下路线外,其余路线皆为高架路线或地面路线。红线是当前地铁系统中最为繁忙的一条,每周日平均服务230,434人次之旅客。目前全长21.8英里,共计34个站。该线同时也是芝加哥地铁系统的两条24小时之营业路线中的一条。红线南段(唐人街至 95 街)于 2013年五月关闭,以作维修,同年十月重新运行。蓝线自奥黑尔国际机场开始延伸并穿越市中心。目前共有44个站,为地铁系统中第二繁忙的路线,与红线一样24小时营业。目前周日旅运量为128,343人次 。粉红线的西段为前属蓝线的道格拉斯公园支线,途经原本只用作内部列车调动的波连拿大道路轨后,再与绿线共构运行至市中心。粉红线全长11.2英里,22个站。平均周日旅运量为13,461人次。橘线全长13英里,于1990年代初期建于现有铁道路堤上,其轨道由混凝土及钢筋架起、构成。路线自芝加哥中途国际机场西南方延伸至市中心。目前周日平均旅运量为30,111人次。绿线为一条全线高架的路线,并途经芝加哥高架铁路中最旧的一段。 目前周日平均旅运量为39,685人次。紫线为一条长3.9英里的支线,目前周日平均旅运量为 10,187 人次。在平日繁忙时间(即周一至周五上午6:05~10:05 及下午15:10~19:10)列车线路会延长至市中心区(The Loop)。棕线全长11.4英里,19 个站。平均周日旅运量为66,000人次。黄线全长5.1英里,仅三站。其服务范围仅限于芝加哥北部郊区Skokie,是地铁路线中唯一不提供市区直达车服务的线。目前每周载客量是5,803人次。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都是用名字来称呼,如“南北线”(North-South Route,即现在的红线),“西-西北线”(West-Northwest Route,即现在的蓝线)等。后来CTA觉得用颜色命名会更清楚,于是就沿用了最初绘图时使用的颜色,制图员选择用不同颜色来标识不同线路。而之所以红色和蓝色最早被使用,是因为这两种颜色是印刷品中最常用的。列车上报播站名的男士的声音属于一位名叫 Lee Crooks的配音演员。他来自密尔沃基,从2000年开始为CTA列车配音。芝加哥地铁系统内展示著超过50件艺术品,分散在40多个车站内。其中位于棕线(Brown Line)Western站的一块柏林墙。这块3.6米高、1.2米宽的柏林墙当时是柏林市赠送给芝加哥市政府,于2008年1月19日在站内竖起作展览。之所以选在这一站,是因为该站所在的林肯广场(Lincoln Square)是传统的德国后裔居住地。2012年曾有一段时间兴起过一项竞赛叫“行遍芝加哥地铁大挑战”。这起源于英国公交爱好者费希尔(Adham Fisher)受朋友邀请来芝加哥旅游时突发奇想,决定挑战在最短时间坐遍芝加哥所有地铁站。2011年3月,他用9小时36分33秒坐遍了143个地铁站,之后就不断有人尝试而且还打破了他的记录。不过费希尔不甘示弱,2012年4月又回来重新挑战,结果用8小时56分33秒再次创下记录。2012年CTA新增两个车站,又有人开始比赛。目前的纪录是一个广告公司的两位业务员奥本(Chris Aubin)和索雷尔斯(Garrett Sorrels)以9小时12分39秒完成。奥本回忆当时经历时说“能打破纪录太棒了。不过如果我当时能少花些心思在算计数字上,多欣赏一下不同区域的风景和特色就好了,因为拥有这样一个交通系统最棒的部分就是你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社区。”升起W字旗是芝加哥小熊队和球迷们庆祝胜利的传统,不过据芝加哥历史博物馆的奥尔特(Peter Alter)说,这一习俗的来历还与地铁有关。他认为,当年瑞格利球场(Wrigley Field)在记分牌上方升起W旗,是为了让路过的地铁上的乘客知道比赛结果。白底蓝字的W代表赢(Win)、蓝底白字的L代表输(Lose)。更早的时候还曾用红、绿灯来显示,绿色代表赢、红色代表输。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note">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note" />标签

相关

  • 软壁菌门柔膜细菌目(英语:Moll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又译作无壁菌门,是细菌界下的一个门。该门下有一个纲,即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Mollicutes)。该门命名于1984年。该门下的典型
  • 凝集素凝集素(Lectins)是一种对糖蛋白上的糖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来分离、纯化糖蛋白。Lectin的名字的由来是来自于拉丁文中的legere,代表选择的意思。尽
  • 古菌属列表本表以LPSN网站的分类为基础(当前版本2007年3月29日),本分类代表原核生物分类的权威杂志IJSEM的分类系统,同时参考NCBI Taxonomy,但目前其它中文维基分类表可能依照其它标准,请注
  • 比荷卢联盟欧洲(深灰)  —比荷卢联盟(前称比荷卢经济联盟,也经常称呼为荷比卢)是由3个相邻的君主立宪西欧国家: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的联盟,为低地国。原名Benelux是一混成词,由三国的名
  • 手术缝合线手术缝合线是一种医疗器材,用来将受伤或外科手术后的人体组织缝合在一起。一般由一根针附上一定长度的丝状物构成。在千年的历史中,曾开发出不同的形状,大小和材料的缝合线。数
  • 随机抽样在统计学中,抽样(Sampling)是一种推论统计方法,它是指从目标总体(Population,或称为母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Sample),通过观察样本的某一或某些属性,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对总体的数
  • 日韩关系韩日关系或日韩关系是指大韩民国与日本的双边关系。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积极调解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但由于双方对日占领时期历史问题分歧过大,韩日双方
  • 魔幻写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英语:Magic Realism或Magical Realism)是一种叙事文学技巧,故事中的因果关系看起来常常不合乎现实状况。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的第一次使用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弗朗茨·
  • 化学脑保存化学脑保存(英语:Chemical brain preservation),是指以化学或化学固定的方式,长久保存人类脑部。部分科学家希望,可以透过未来的科学,把这些以化学形式保存的大脑复生,最终希望可以
  • 深圳体育场深圳体育场,座落于深圳市福田区笔架山下,东邻上步北路,北接泥岗西路,南靠笋岗路,落成于1993年6月,总面积达到24892平方米,总投资1.41亿元人民币,场地包含一个主体育场及1个副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