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音系

✍ dations ◷ 2025-10-15 16:59:09 #各语言音系,汉语音韵学,元朝文化

元代音系,是指元代时期中原汉语的音韵体系,属于近代汉语。

对于元代中原音系的构拟,学术界主要是根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及卓从之的《中州音韵》等韵书。

《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1333年后正式刊行。作者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但因其久居大都,并且从事戏剧创作,所以周德清是根据大都音而编撰《中原音韵》一书的。

《中州音韵》的成书年月不详,有看法认为这本书是根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改编而成的。但1351年杨朝英在《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提及“燕山卓氏《北腔韵类》”,即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中州音韵》),所以改编之说被认为是不可靠的。

《中原音韵》和《中州音韵》两本韵书的语音系统完全相同,因此这两本书被利用来证明元代的大都音。

元代音系一共有二十五个声母,如下表:

元代音系的韵母体系比之前代音系发生了大量简化。古代汉语的辅音韵尾-p/-t/-k全部丢失,但阳声韵尾-m/-n/-ŋ依然保留。

元代是汉语声调大转变的时期,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古入声的消失。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变为(阴、阳)平、上、去四声,古入声被并入平上去三声。周德清直接说:“平上去入四声。音韵无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但同时他又说明:“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

但大都话的后裔——今日的北京话完全没有入声的痕迹,且入声收音于喉塞音与阴声韵收音于元音差别很大,语音上很不谐和。因此王力认为,周德清是怕被人批评其不依古代平仄押韵的旧法,而做出的一番辩词。

相关

  • 弗雷德里克·索迪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1877年9月2日-1956年9月22日),英国化学家。生于英国伊斯特本,化学家,1922年获192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在英国布赖顿去世。由于认识到原子能的潜在
  • 诫子书诫子书,也作戒子书,中国历代名人喜欢写信劝诫子女,是一种中国古代家庭的道德教育,最有名的是诸葛亮的“戒子书”,是写给七岁的诸葛瞻。郑玄、羊祜、王僧虔、张融、徐勉、符存审皆
  • 咖啡属见内文咖啡属(学名:Coffea)是龙胆目茜草科的一属,原产于非洲,有许多变种。每一变种都同特定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有关。野生咖啡树是常绿灌木,高3米至3.5米,分支上有白色小花,具有茉
  • 接合菌纲接合菌门(学名:Zygomycota)是一类真菌。 其孢子分为有性及无性两种,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无性生殖为孢囊孢子;此门菌物的菌丝属于“无隔多核”。传统上依据形态将真菌分为接合菌门(Z
  • 巴托洛梅·米特雷巴托洛梅·米特雷(Bartolomé Mitre,1821年6月26日-1906年1月19日),第六任阿根廷总统(1862—1868),军人、史学家。米特雷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9岁随父母迁居乌拉圭,学习文学和军事。作
  • 1983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由1983年至1988年。期间,共召开五次全体会议。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6月6日至6月21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政
  • 迈赫迪军和平卫士团,前身是迈赫迪军,是伊拉克的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民兵组织。其成员主要为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创始人为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穆克塔达·萨德尔。2017年12月11日,穆克塔达·
  • 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据宋《宣和画谱》所载为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此本摹于宋代,元代汤垕《画鉴》、清代孙承泽《庚子消夏记》、顾复《平生壮观》、《石渠宝笈初编》
  • 倒角十二面体在几何学中,倒角十二面体是一种凸多面体,由12个五边形和30个六边形组成,那30个六边形是全等的,惟非正六边形。倒角十二面体共有42个面、120个边和80个顶点,是五角化截半二十面体
  • 镇守使镇守使为中国北洋政府时期临时军事官衔编制,其官署则称为镇守使署。设立镇守使法源为1913年12月19日实施的《护军使暂行条例》。该官职如设于拥有军政长官(德语:Militärgou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