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埃里克·侯麦
✍ dations ◷ 2025-11-10 13:01:14 #埃里克·侯麦
埃里克·侯麦 (法语:Éric Rohmer; 1920–2010)是法国电影导演、影评人、记者、作家、编剧与老师。他是战后法国新浪潮指标人物,曾是杂志《电影手册》的编辑。侯麦是法国新浪潮导演中最后一个被熟知的。1957年到1963年间担任《电影手册》编辑,杂志的同事包括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从杂志编辑开始,他们之后的事业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哲学家何内·谢黑是他的弟弟,而侯麦的儿子何内·蒙扎特则是一名记者。1969年侯麦凭借执导的电影《慕德家一夜》扬名国际并提名了奥斯卡金像奖。 《克莱尔之膝》于1971年为他带来圣塞巴斯蒂国际电影节大奖。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予侯麦金狮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1月11日,侯麦因未知原因在巴黎逝世。《每日电讯报》的讣闻称他是“法国新浪潮最常青的电影人”,同世代中较持久并在后期“仍为大众拍摄电影”。侯麦出生名是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或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法国南部中心的图尔,双亲是陆斯恩·谢黑、玛蒂耳朵·布彻。 侯麦曾是罗马天主教徒。 根据两个著名艺术家——男演员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和傅满洲系列小说的作者萨克斯·儒默侯麦最初的工作是老师,同时在一个报纸兼职记者。 1946年他用笔名“吉尔贝·科尔迪埃”发表了小说《伊丽莎白》。1950年他与戈达尔等人联合开办了电影杂志《La Gazette du Cinéma》。1951年侯麦拍摄了短片《夏洛和她的牛排》,年轻的让·吕克·戈达尔出演,然而该片直到1961年才拍摄完成。之后很快,侯麦加入了新成立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最终成为了编辑。在那儿,侯麦形成了个人与众不同的评论风格;《电影手册》成员、法国电影新浪潮电影人之一——吕克·慕莱曾说,不像相较年轻的特吕弗和戈达尔写作风格那样尖锐与私人,侯麦的风格善于辞令与雄辩,广泛用于提问和第一人称视角。侯麦与克劳德·夏布洛尔合作了一篇关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论文《希区柯克》(《Paris: Éditions Universitaires》1957年)。研究聚焦于希区柯克的罗马天主教背景,该作被描述为“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书籍,为被只当做艺人的电影人打下一道新的光芒。”1957年侯麦与德海斯·巴贝特结婚,生有两子。1959年夏布洛尔制作了侯麦的导演处女作《狮子星座》引起了一些注意。1963年巴贝特·斯科罗德成立了电影公司Les Films du Losange制作了侯麦除最后三部影片之外的所有作品(最后三部作品由公司La Compagnie Eric Rohmer制作)。
侯麦的事业以“六个道德故事”一飞冲天。 每部片子都基于同一个故事,灵感来源于默片大师茂瑙的名作《日出》(1927年),一个即将结婚或定下终身的男人,面对另一个女人诱惑的抗拒。第一部《面包店的女孩》片长23分钟;第二部《苏姗娜的故事》是故事长片,55分钟。系列中的第三部《慕德家一夜》和第五部《克莱尔之膝》令他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其中前者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和最佳外语片两项提名。 后者拿到圣塞巴斯蒂国际电影节大奖。“六个道德故事”之后,侯麦拍摄了两部古装片:根据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短篇小说改编的《侯爵夫人》(1976年)和自十二世纪克里斯蒂安·特洛瓦的手稿改编的《柏士浮》。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侯麦的影片经常从话剧和小说中挖掘点子和主题,比如儒勒·凡尔纳(《绿光》)、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和帕斯卡·维格(《慕德家一夜 》)。在1990年代,侯麦致力于他第二个电影系列“喜剧与谚语”的创作,每部作品都基于一个谚语。之后他有拍摄了第三个电影系列:“四季故事”。其中侯麦以79岁高龄创作的《秋季故事》获得了评论界极佳的评价。2000年代初,八十岁的侯麦拍摄了古装剧情片《贵妇与公爵》和《三重间谍》。其中《贵妇与公爵》由于对法国大革命父母的描写而在法国国内引发巨大争议,并导致一些评论给该片贴上了为君主制张目的标签。而在其他地方,由于影片创新的电影风格和精湛的演员表演获得了很好的口碑。2001年,他的职业生涯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终身成就奖的肯定。侯麦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誓言》2007年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 同时在电影节宣布退休。2010年1月11日早晨,侯麦逝世,享年89岁。 但却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离世。 逝世前曾去医院就医。法国前文化部长杰克·朗称赞侯麦是“法国电影的大师”。 导演、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弗瑞默则说侯麦的作品是“独一无二”。埃里克·侯麦的安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的第13区。法国电影资料馆在2010年2月8日举办了一个特别纪念后面的活动,包括:放映《克莱尔之膝》以及让·吕克·戈达尔制作的《侯麦纪念特辑》。埃里克·侯麦在2001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终身成就奖”。
相关
- 米氏线米氏线(Mees' lines),亦作雷诺德氏线(Reynolds' lines)或欧德里奇氏线(Aldrich-Mees' lines),是一种在指甲或趾甲上出现的横纹,通常都是白色的。现时已知会引起米氏线出现的原因如下:
- 氧气中毒氧气中毒(Oxygen toxicity)是指吸入高浓度高压氧气的不良反应,又称氧气毒性症,氧气毒性。这种症状历史上曾称以发现及描述此病症的19世纪研究员命名,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称为
- 甲羟戊酸甲羟戊酸, 甲瓦龙酸(Mevalonic acid, MVA)是生物化学中甲羟戊酸途径的前体化合物,是胆固醇和众多类萜生物合成的中间体之一。呈油状,易溶于水和极性有机溶剂。溶液中容易内酯化,
- 情报单位美国情报体系(英语: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缩写:IC)是由美国政府内16个独立机构组成的联合组织,这些独立机构进行各类情报活动,以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美
- 排尿排尿(英语:Urination)又称撒尿、尿尿,是动物从膀胱将尿自尿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健康人类的排尿过程可以自主控制。婴儿、年长人类及部分神经受损者不能控制排尿,非自主反射便能导
- 台北厅台北厅为台湾日治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初设于1901年(明治34年)11月“废县置厅”之际。当时将台北县废除,并将所属十个办务署重新分割为基隆、台北、深坑、桃园、新竹五个厅;其中台
-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或纵向调查,或小组研究)是一种研究设计,其涉及在短期或长期内对相同变量(例如,人)的重复观察(即,使用纵向数据)。它通常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尽管它们也可以构建为纵向随机实验。
-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OM FRS(英语: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年1月8日-1913年11月7日),英国博物学者、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以“天择”独立构想演化论而
-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英语:Louis Armstrong,1901年8月4日-1971年7月6日),美国爵士乐音乐家。阿姆斯特朗是20世纪最著名的爵士乐音乐家之一,被称为“爵士乐之父”。他以超凡的个人魅
- 权威性权威(英语:Authority),可以最简单地定义为“正当的权力”。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权威则是发挥此影响的权利。人类社会中某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力量,要求人们无条件的遵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