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福勒

✍ dations ◷ 2025-04-03 12:45:36 #拉尔夫·福勒
拉尔夫·霍华德·福勒爵士 OBE FRS(英语:Sir Ralph Howard Fowler,1889年1月17日-1944年7月28日),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福勒最初在家接受教育,而后则进入埃文斯预备学校和温切斯特公学就读。之后他获得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奖学金,并且在此学习数学。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第三年的测验里,福勒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测验。一次大战的时候,福勒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炮兵队。他在加利波利受到了严重的肩伤。 因为受伤的缘故,他被介绍给阿奇博尔德·希尔并为他工作。希尔带领福勒进到了物理领域。这段期间,他担任希尔的副手在鲸鱼岛进行研究,并且对于螺旋导弹的空气动力学做出重大贡献。因为这项工作,他在1918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1919年福勒回到了三一学院,并于隔年被任命为数学科的学院讲师。在此他进行热动力学与统计力学的研究,为物理化学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他与爱德华·亚瑟·米尔恩合作,在恒星光谱、压力、温度等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25年,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士。1926年,他于其学生保罗·狄拉克运用统计力学作了白矮星的研究。1928年,他与洛萨·沃尔夫冈·诺德海姆合作发表了论文解释现在被称作场致电子放射的物理现象,并且帮助建立了电子价带理论。他最先在1931年提出了热力学第零定律。 1932年,他被选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理论物理的主持人。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他仍恢复与军械局的工作,并被选为与美国、加拿大的科学联络人。由于曾经访问普林斯顿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他对美国相当了解。因科学联络人的工作,他在1942年被授予了骑士爵位。之后他在战中回到英国,在军械局与海军总部工作几个星期后过世。共有十五名皇家学会院士、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1922年到1939年这段期间受到福勒的指导。除了米尔恩之外,他还曾经与亚瑟·爱丁顿、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保罗·狄拉克、威廉·马克瑞等人合作。正是福勒在1923年将量子理论介绍给了保罗·狄拉克,也是他请玻尔居中牵线,使狄拉克得以认识海森堡。在剑桥大学担任教职期间,他总共指导了64名博士学生。福勒是一名业余的板球好手,专门担任守门员。1908年、1909年曾代表诺福克郡板球俱乐部在乙组锦标赛中出赛。1921年,他娶了欧内斯特·卢瑟福的独生女艾琳·玛丽(1901-1930)。他们共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艾琳在生完最后一个孩子后过世。E. A. Milne (1945) Ralph Howard Fowler. 1889-1966. Obit. Not. Fell. Roy. Soc. 5: 60-78.

相关

  • 人体冷冻技术人体冷冻技术(或人体冷藏学或人体冰冻法;英语:cryonics)是一种试验中的医学技术,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温(一般在摄氏零下196度以下 / 华氏零下320以下)的情况下深低温保存,并希望可以
  •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简称TI),也称为治疗比例(therapeutic ratio),是要治疗的物质产生治疗效果(英语:Therapeutic effect)需要的量相对于会产生毒性分量的比例。相关的词therap
  • 缺血性缺血(Ischemia)是描述组织供血量不足,进而导致缺氧及养分的情形。缺血一般由血管问题所导致,也可能因血管收缩、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局部贫血所导致。缺血除了导致缺氧以外及缺乏
  • 分子束分子束是一种以移动速度近乎相同且极少相互碰撞颗粒(原子、自由基、分子或离子)组成的波束,一种气体在较高的压力下膨胀以通过一个小孔进入压力较低的腔室内而形成分子束。分子
  • 传导性听力损失感觉神经性耳聋是由内耳,前庭耳蜗神经(第VIII号脑神经)或中枢听觉系统的病变造成的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分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性耳聋可由遗传(包括如 Usher 综合征等罕见遗
  • f区元素f区元素亦可称为是内过渡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以及原子序139到153的超锕系元素。大多数元素具有最高能量的电子是排布在f轨道上的。这一区中同周期的
  • 钠23钠-23(23Na)是钠元素其中的一种最稳定、含量最丰富的同位素。已发现钠的同位素有15种,包括钠19至钠33,其中只有钠23是稳定的,其他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原子量是22.98977 u。 过
  • 契尔西切尔西(英语:Chelsea)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沙福克县的一个城市,位于波士顿东北。面积6.4平方千米,是该州面积最小的城市。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35,080人。1624年白人开始殖民,17
  • 无色界无色界或无色界天(梵语:ārūpya-dhātu,巴利语:arūpa-dhātu),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或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等,又称无色地(ārūpya-bhūmi),佛教
  • 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对自然神的崇敬而产生的崇拜活动,乃原始宗教。不同的原始部族因应生活环境而崇拜不同的对象,把对象视为神来崇拜。自然崇拜的神祇来源可归纳三大类,就是天体、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