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 dations ◷ 2025-05-16 11:53:53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英文: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缩写:IPPC)是一项国际条约组织,目的是确保协调,采取有效的行动,以防止和控制害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引进和传播。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主要专注植物和植物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移动时,该公约涵盖的研究材料、生物控制生物体、种质资源库、防护设施,可以行为作为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的媒介,例如:容器、包装材料、土壤、车辆、船舶和机械。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工作的三个主要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信息交流和国际植保公约和相关的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能力发展的重视。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创建于195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截至2010年,177国家已成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缔约方。

相关

  •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语:Heinrich Otto Wieland,1877年6月4日-1957年8月5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终生致力于面对天然产物的有机化学研究,成功分离出多种毒素与生物碱。因对胆汁酸
  • 高梁高粱(学名:Sorghum bicolor)又名二色高粱、蜀黍,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喜温、抗旱、耐涝,种子有红、白、褐各种颜色,有粘性变种。原产于非洲,用世界不同地区的高粱品种间的基因
  • 菲律宾自治邦菲律宾自由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the Philippines)是一个已不存在的政治实体。成立于1935年。在此之前为美属菲律宾(1898年-1935年),曾是美国的一个未合并领土;直至1946年菲律宾
  • 法尔斯山法尔斯山(荷兰语:Vaalserberg,意为“法尔斯的山”)位于荷兰南部林堡省,临近赋予其名的城市法尔斯(Vaals),海拔322.7米,是欧洲区荷兰的最高点。法尔斯山曾经是荷兰最高点。2010年10月1
  • 同步辐射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v≈c)在电磁场中偏转时,沿运动的切线方向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最先在电子同步加速器上发现,故得此名,又称同步加速器辐射。它与回旋辐射(由回
  • 郭华东郭华东(1950年10月-),中国地球科学学家。出生于江苏丰县。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20
  • 逆向工程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又称反向工程,是一种技术过程,即对一项目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从而演绎并得出该产品的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功能性能规格等设计要素,以制作出
  • 石门十八王公庙十八王公庙可以指下列有应公庙:
  • 加拿大中部加拿大中部(Central Canada)是加拿大的一个地理概念,包括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介于加拿大西部和大西洋省中间。其人口约占加拿大一半左右,为该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属于广义上的加拿
  •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英语:Engineering geology)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