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御轿

✍ dations ◷ 2025-11-16 04:48:26 #圣座,宝座,教宗,轿

教宗御座(Sedia gestatoria)是一张便携式的御座,教宗可坐在上面被抬着走。它由一把装饰繁复的丝绸覆盖的扶手椅固定在脚凳()上,其每边都有两个镀金环;长棍可以穿过圆环被12名穿红色制服的轿夫(palafrenieri)用肩膀抬着。

教宗御座是一个经过变形的精巧的轿子。两把用白鸵鸟毛造的大扇子(圣扇)——古代礼仪用的遗迹,宗座宪令中提到过——被一边一个举在教宗御座两边。

教宗御座主要是用来将教宗运去或运回在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和圣伯多禄大殿举行的教宗典礼。“Sedia”被用作教宗典礼的一部分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起源有时被认为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在那里拜占庭皇帝被以同样方式运送,但许多资料来源都指出教宗御座的使用须追溯到较此更为古老的时期,可能起源于古代罗马帝国领袖的有关仪式。

该御座相对专门用在教宗加冕典礼上,以及总的来说教宗所有庄严地进入圣伯多禄大殿或参加公共的御前会议(英语:Consistory)之时。在前一种情况下,三束丝束(tow)在坐在教宗御座上的新选出的教宗面前被焚烧,此时司仪说:“Sancte Pater sic transit gloria mundi,”(圣父,世间的荣耀就此消失)。抬着新选出的教宗(以及在一些国家抬着新选出的主教)到其教堂的习惯在一些情况下可回溯至久远年代,且可以与罗马的高官座椅(Sella curulis)相比,后者是用来抬着新选出的罗马执政官游城的。

麦格纳思·菲利克思·恩诺狄欧思,帕维亚主教在他的"Apologia pro Synodo", 里, 暗暗提到了伯铎座位(Cathedra S. Petri),如今该座仍保存在罗马的圣伯多禄圣咏团内。这是一把便携式木制扶手椅,镶嵌象牙,每边有两个铁环。

除了通常用在教宗加冕时(这可能开始于16世纪初)之外,教宗御座还被用在其他不同场合,如每年教宗收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其他采邑的贡物之时,以及至少自15世纪就开始的当教宗当众举起圣体时。在后一情况下,教宗御座具有另一种外形,一张桌子被在御座前来回挪动。庇护十世在1905年罗马召开的国际圣体大会(International Eucharistic Congress)上就用过这种御座。

教宗若望保禄一世起初拒绝使用教宗御座,以及三重冕和其他若干教宗权威的标志,但最终被圣座人员说服,后者劝他说为了能让群众看到他,教宗御座是必须的。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完全拒绝使用教宗御座;教宗本笃十六世还没有恢复它的使用。教宗御座从功能上讲现在已经被机动化和世俗化的教宗座驾代替了。

相关

  • 韩国行政区划外交 · 南北统一 · 阳光政策 · 行政区划 · 人权(朝鲜语:대한민국의 인권)政治主题大韩民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将全国划分为1个特别市(首尔市)、1个特别自治市(世宗市)、6个广域
  • 高通CDMA芯片 BREW Eudora OmniTRACS MediaFLOSnapdragon处理器高通公司(英语:Qualcomm,NASDAQ:QCOM)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
  • 李杲李杲可以指:
  • 波罗的海三小国欧洲(灰色)  —波罗的海国家(英语:Baltic states,爱沙尼亚语:Balti riigid, Baltimaad,拉脱维亚语:Baltijas valstis,立陶宛语:Baltijos valstybės;又称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地缘政治学概
  • 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简称:LEP)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粒子加速器之一,1989年开始营运,位在瑞士和法国的边界附近,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周长长
  • 2015年东南亚运动会越南代表团越南代表团将参加2015年6月5日至6月15日的新加坡第二十八届东南亚运动会
  • 伊梅尔达·马科斯伊梅尔达·马科斯(他加禄语:Imelda Romuáldez Marcos,1929年7月2日-),菲律宾政治人物,同时也是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的妻子。随着她丈夫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她也在政府中担任
  • 利奥·佛罗曼利奥·佛罗曼(Leo Vroman,1915年4月10日-2014年2月22日),是一名荷裔美国血液学家。他出生于荷兰豪达,并在乌得勒支大学学习生物。1940年5月10日,纳粹占领荷兰后,他飞往伦敦。之后在
  • 卞承宪卞承宪(1566年-?年),字惺铭,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四川乙酉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仕至湖广右参政,曾任河南主考
  • 张乃通张乃通(1934年7月17日-2017年4月21日),江苏扬州人。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专家。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56年至1958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任助教。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