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

✍ dations ◷ 2025-04-26 13:22:25 #社会心理学,认知偏误

在心理学中,框架效应(英语:Framing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最早在1981年由阿摩司·特沃斯基与丹尼尔·卡内曼提出。框架效应的意义是,面对同一个的问题,在使用不同的描述后,人们会选择乍听之下较有利或顺耳的描述作为方案。当以获利的方式提问时,人们倾向于避免风险;当以损失的方式提问时,人们倾向于冒风险。

案例:
亚洲疾病问题
想象美国正准备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所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情景一:对第一组被试(N=152)叙述下面情景:
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将生还。(72%)
如果采用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28%)
情景二:对第二组被试(N=155)叙述同样的情景,同时将解决方案改为C和D:
如果采用C方案,400人将死去。(22%)
如果采用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78%)
实质上情景一和二中的方案都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以下描述方式而已。但也正是由于这小小的语言形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认知参照点发生了改变,由情景一的“收益”心态到情景二的“损失”心态。即是以死亡还是救活作为参照点,使得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救活看作是收益,死亡看作是损失。不同的参照点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面临收益时人们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人们甘愿冒风险倾向风险偏好。因此,在第一种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规避。第二种情况则倾向于风险寻求。
亚洲疾病问题的例子很清楚地说明了框架效应的道理:相同的客观问题,通过变换框架,将得到可预知的不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收益和损失完全是以认知参照点为依据的,参照点不一样,人们决策的方式也不一样。再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让人们对下列情景进行决策:(被试N=150)
情景一:如果一笔生意可以稳赚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情景二:如果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那笔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典型的决策者会相对中性参照点来评价结果,因此参照点的位置将最终影响决策定制者的风险偏好。在上述2个情境中,决策的关键在于决策者的参照点是什么?得到多少,或是损失多少?情景一中84%的决策者便是以“分文不赚”为参照点,从而规避风险,选择800美元的收益;情景二中87%的人则以“15%的可能不赔钱”为参照点,选择接受风险,而非接受明确的损失。

相关

  •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更确切的称为A型或B型胃炎)是一种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导致胃腺细胞丧失,并最终由肠和纤维组织取代。因此,胃的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功能受损,导致消化功能出现问题,如
  • H-术语危险说明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一部分。它们旨在形成一套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危害的标准化短语,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因此,它们与众所周知的R-短语具有相同
  • 阿拉斯加湾阿拉斯加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位于阿拉斯加州南部,以西是阿拉斯加半岛和科迪亚克岛,以东是亚历山大群岛。
  • 东姑阿都拉曼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卜杜勒哈米德哈利姆沙(马来语: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dul Hamid Halim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马来西
  • 女同志恐惧症女同志恐惧症(英语:Lesbophobia),简称恐女同或恐拉,是指对女同性恋者个人、伴侣、社会群体的仇恨、偏见和歧视,它不仅仅是恐同,更是一种对女性的暴力,特别是异性恋顺性别男性,会针
  • 9K333柳树便携式防空导弹9K333“柳树”(英语:9K333 Verba;俄语:9К333 «Верба»;以下简称为“柳树”)是一具由俄罗斯科洛姆纳机械设计局(英语:KB Mashinostroyeniya)所研制及生产的第四代便携式红外寻
  • 汉斯·托罗普施汉斯·托罗普施 (1889年10月7日 – 1935年10月8日) 是一位化学家,与弗朗兹·费歇尔开发费托合成。
  • 拐卖儿童拐卖儿童是一种非法行为,通过非法手段拐卖拥合法抚养权的父母或监护人。美国每年估计有80万名儿童报称失踪,但有97%寻回。拐卖儿童可分为家庭拐骗或陌生人拐骗。陌生人拐子主
  • 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凯洛格学院(英语:Kellogg College)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第36个学院,由W·K·凯洛格基金会资助建立。1994年成为正式学院,其名称是为了纪念美国资本家威尔·基斯·凯洛格(1860年–1951
  • 杰克·芬利杰克·芬利(Jack Finney,1911年10月2日-1995年11月14日),是一位美国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科幻小说和恐怖小说,包括《天外魔花》、《Time and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