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丸

✍ dations ◷ 2025-04-27 10:24:30 #真田丸

真田丸(日语:真田丸さなだまる )是庆长19年(1614年)丰臣氏的真田信繁在大坂之役中于大坂城的平野口以南构筑的城(防御工事),现已不复存在。

丰臣秀吉建立的大坂城位于上町台地(日语:上町台地)北端,周围由淀川、大和川等河流守护,虽然易守难攻,但其南边为平坦台地,只设有枯水护城河作防御,成为大坂城的一个突出的弱点。

1614年(庆长十九年),丰臣氏与德川氏的战事一触即发,大坂城附近聚集了从各诸侯国而来的浪人。1614年(庆长十九年)10月,在大坂城丰臣家的召唤下,真田信繁逃出流放地高野山进入大坂城。真田信繁和猛将后藤基次(后藤又兵卫)等浪人武将皆主张积极狙击德川大军于宇治·濑田河口(淀川)之地,但遭到城内丰臣家臣的否决,遂着手于大坂城外的平野口构筑东西向约180米的半圆形防御工事“真田丸”。

真田信繁曾在1600年(庆长5年)协助其父真田昌幸于信浓国上田城(今长野县上田市)指挥第二次上田合战,利用游击战术以寡敌众拖延德川军的步伐,使其来不及参加关原之战。根据这次经验,真田信繁推设大坂城自南受袭,在平野口构筑独立的子城郭,自己于城郭内作守备以期制止德川氏的入侵。

1615年1月3日(庆长19年12月4日)早晨,真田信繁挑衅德川氏的前田利常、井伊直孝、松平忠直等部队,德川军开始进攻真田丸,真田丸之战发生。后真田信繁以火绳枪攻势大败德川方数万大军,德川军遭到重创,全军撤退。

但大坂冬之阵时,德川家康以西洋火炮(蛇炮、大筒(日语:大筒)“芝辻炮”等)炮轰大坂城,以致屋瓦破碎、人员死伤,形成武力威摄,并透过政治手腕停战,而大坂城则因为和解条件而被填埋护城河,更被迫拆除外墙,在冬之阵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真田丸也于此时被拆除。在真田丸遗迹所在建有三光神社(日语:三光神社)。

真田丸东西约长180米(590英尺),呈半圆形,出口位于其后方及两翼。三面筑有护城河与城墙,外侧更设有三重栅栏。《大坂夏之阵图屏风(日语:大坂夏の陣図屏風)》等绘画中也画出真田丸城门前的方形挡墙(日语:方型の角馬出し)。

近年也有研究认为真田丸所在的上町台地东侧地形颠簸起伏,真田丸很可能是独立于大坂城的。构筑真田丸的目的可能在于建筑一座孤垒以故意引诱德川军。

相关

  • 鲍氏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学名:Acinetobacter baumannii,俗称:AB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不具鞭毛,移动性不高,但生命力极强,可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该菌
  • CDMA码分多址(英语: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CDMA)或分码多重进接、码分复存,是一种多址接入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最早用于军用通信,但时至今日,已广泛应用到全球不同的民用通
  • 鲁道夫·奥格斯坦鲁道夫·奥格斯坦(Rudolf Karl Augstein,1923年11月5日-2002年11月7日),生于汉诺威,逝于汉堡。他是德国新闻从业员、出版家,《明镜》周刊创始人。奥格斯坦出生在汉诺威一个富裕的天
  • HD 33948HD 33948(又名BD-08 1059、SAO 131887和HR 1704)是一颗恒星,视星等为6.37,位于银经209.07,银纬-25.44,其B1900.0坐标为赤经5h 8m 44.8s,赤纬-8° -25.44′ 56″。
  • 文森特·梅西文森特·梅西(Vincent Massey)(1887年-1967年),加拿大律师、外交官。生于安大略,1952年获佐治六世任命为加拿大总督至1959年卸任,是为第一位出生于加拿大本土的加拿大总督。文森特·
  • 本庄季郎本庄季郎(日语:本庄季郎,1901年8月6日-1990年)是昭和时期隶属三菱重工的日本航空工程师。在1930年代期间,本庄季郎因应日本帝国海军的需求,开始设计军用飞机。1933年本庄季郎所开发
  • 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布拉琴科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布拉琴科(俄语:Борис Фёдорович Братченко,1912年10月9日-2004年10月1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煤炭工业部部长。1912年生于库班州阿
  • 普鲁士起义普鲁士起义是在13世纪北方十字军入侵时期,波罗的部落之一的普鲁士人为反抗条顿骑士团统治,发起的两次较大的起义和三次较小的暴乱的总称。在诸位教皇和欧洲基督教地区的支持下
  • 樊姓樊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7位。樊姓的起源主要有二:一是出自子姓,源于商族。周灭商后,在朝歌(今河南淇县)一带设置了卫国,封康叔为卫国国君,负责管理商族遗民中的
  • 景厚宗室景厚(1847年-?),又称景厚,爱新觉罗氏,字燮甫、敦甫,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宗室会试第一名,登进士,改庶吉士。光绪十五年,任翰林院检讨。后任右中允、翰林院侍读。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