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交流

✍ dations ◷ 2025-11-18 10:19:12 #动物交流
动物交流是指一个或一群动物(发送者)与一个或更多动物(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改变接收者当下或未来的行为。信息传递可以是有意的,如求偶表演,也可以是无意的,如捕猎者闻嗅猎物气味。同一信息可被传递给几个不同的接收者。动物交流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社会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及动物认识研究等学科。各种不同的动物行为,如象征性名用、情感表达、学习行为及性行为正获得全新的解读。若来自发送者的信息改变了一个接收者的行为,则称此信息为“信号”。根据信号理论,一个信号若要持续在种群中存在,其发送者与接收者一般都应从信息传递中获得收益。一般认为,发送者的信号产生与接收者的信号理解及后续反应是协同进化的。信号通常同时使用多种机制,如视觉及听觉信号的合用。若要理解一个信号,必须对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协同行为进行详尽研究。许多动物通过声音进行交流。从开展求偶仪式、发出警告鸣叫,到交流食物位置、进行社会学习,声音交流起着许多不同的作用。在许多物种中,雄性在求偶时发出鸣叫吸引雌性,就好像是在与其他雄性竞争一般。这类动物有锤头果蝠、马鹿、座头鲸、象海豹和鸣禽等。其他声音交流的例子有坎氏长尾猴的警告叫声、长臂猿的领地叫声以及大矛吻蝠用以区分不同蝠群的不同频率叫声。长尾黑颚猴对四种不同的捕食者会发出各自截然不同的警告叫声,而其他猴子也会根据不同的叫声采取不同的反应。例如,如果听到的是代表巨蟒的警告声,猴子会爬到树上,如果听到的是代表鹰的警告声,猴子就会在地上寻找藏身之处。草原土拨鼠也会使用复杂的叫声来区分不同的捕食者。根据Con Slobodchikoff及其他人的研究,草原土拨鼠的警告叫声中包含有正在接近的捕食者的类型、大小和速度信息。不同地方的鲸鱼有着各自的方言。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将叫声作为声音交流的工具。许多节肢动物通过摩擦特化的身体部位发出声音,这被称作摩擦发音。蟋蟀和蚱蜢以摩擦发音为人所知,但也有其他很多动物利用摩擦发音,包括甲壳纲动物、蜘蛛、蝎子、黄蜂、蚂蚁、甲虫、蝴蝶、飞蛾、马陆和蜈蚣等。另一种声音交流的方法是硬骨鱼的鱼鳔振动,不同种类的硬骨鱼的鱼鳔结构和与之相连的发声肌肉差异很大,使得各种硬骨鱼的声音有着很大的不同。撞击身体部位也能够发出声音信号,如大家所知的响尾蛇通过尾尖振动发出警告信号,类似的例子还有鸟类的撞喙行为、侏儒鸟求偶时的拍击翅膀以及大猩猩的锤击胸口。尽管化学交流是最为古老的一种交流方式,但我们对它反而最不了解。导致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化学物质实在是太多了,同时要检定测量一份样品中的所有化学物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检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能力对生物有着许多用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用处即是寻找食物,这一功能首先出现在地球生命发展初期生活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上。随着嗅觉功能的不断进化,生物开始能够区分不同来源的化合物,如来自生存资源的化合物,来自同种生物(如配偶和亲属)的化合物以及来自异种生物(如竞争者和捕食者)的化合物。例如,小米诺鱼会避免在捕食者(如白斑狗鱼)所分泌的化合物浓度高的地方栖居。能够提前知晓捕食者踪迹并作出适应行为(如躲藏)的米诺鱼更可能存活下去并繁殖后代。对于哺乳动物来说,气味标记是一种常见的嗅觉交流。电信号交流在动物交流中较为罕见,多见于水生生物,也有部分陆生生物尤其是鸭嘴兽与针鼹鼠能够感受可能用于交流的电场信号。弱电鱼为我们提供了电信号交流以及电信号定位的例子。这些鱼通过电器官产生可由电传感器感知的电场,电场波形的不同以及频率的变化能够传递物种信息、性别信息和身份信息。弱电鱼受激素及昼夜节奏影响时,以及与其他鱼交流时都会产生电信号。一些捕食者如鲨鱼与

相关

  • 微米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0-6,此即为“微”的字义)。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
  • 干扰素结构 / ECOD1b5l :24-187 1ovi :24-185 2hie :24-186 1itf :24-186 1au1B:22-187 2hif :24-182结构 / ECOD结构 / ECOD干扰素(英语:Interferon; IFNs; /ˌɪn
  • 先天畸形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情报单位美国情报体系(英语: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缩写:IC)是由美国政府内16个独立机构组成的联合组织,这些独立机构进行各类情报活动,以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美
  • 布列敦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英语:Bretton Woods 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中心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对各国就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
  • 松二糖松二糖(Turanose)是一种还原性二糖。自然界中的松二糖基本都是D构型的。其系统名为“α-D-吡喃葡萄糖-(1→3)-α-D-吡喃果糖”。松二糖除了与植物的信号转导有关外,还可被一些
  • 杀婴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上来说,杀婴是某一物种意图令自己同种婴儿死亡的行动。在许多过去的社会里特定形式的杀婴被认为是适宜的,但大多数的现代社会却认为不道德或犯罪。虽然如此,这
  • 天文学古希腊天文学是指古典时期用希腊语记录的天文学,涵盖古典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古典时代晚期等时期的天文学。它不局限于地理上的希腊或种族上的希腊人,因为在
  • 知觉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切哈努夫切哈努夫(波兰语:Ciechanów)位于波兰中部马佐夫舍省内。位于华沙北部约100公里处。坐标:52°53′N 20°37′E / 52.883°N 20.617°E / 52.883; 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