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平衡

✍ dations ◷ 2025-08-23 15:09:39 #地转平衡
地转风(Geostrophic wind,发音: /dʒiːoʊˈstrɒfᵻk/ 或 /dʒiːoʊˈstroʊfᵻk/)是一种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巧妙平衡下产生的一种理论上的风。这个状况称为“地转平衡”。地转风的方向和等压线平行。这种平衡在自然界中很少出现。真正的风几乎总是由地面摩擦力等其他力量产生,与地转风不同。因此,在自然中要实现地转风只有无摩擦力和等压线是完美直线的状况下。尽管如此,许多热带地区以外的大气在大部分时间仍然相当近似地转流,并且是宝贵的一次近似。水和空气中的地转流是零频率的惯性波。自然状况下气流会因为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流到低气压处。但只要气流开始流动,科氏力就会使其偏转。科氏力在北半球会使气流向右移动,在南半球则向左移动。当气流从高压处移动,速度将会增加,科氏力因此对气流作用造成偏转。偏转会增加到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达到地转平衡为止;在平衡点上气流不会再从高压处到低压处,而是沿等压线移动(请注意,这些解释的假设是在大气层一开始并非地转平衡状态,并且描述气流状态如何演变成地转平衡流。实际上气流总是几乎平衡的)。地转平衡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北半球低气压(或称气旋)是逆时针旋转,而高气压(或称为反气旋)则是顺时针转动。而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旋转方向和北半球相反。海水的流动也是有明显地转趋向。正如大气层中许多气象气球量测不同高度气压以绘制气压场和推断地转风的方式;测量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也可以推断地转流。卫星高度计也可以用来量测海面高度异常以计算海洋表面的地转流。大气和地表的摩擦力破坏了地转平衡。摩擦力使气流速度降低,减弱了科氏力的效果。结果就是气压梯度力效果变大,造成更大的偏转让空气持续从高气压流往低气压。这解释了为什么高气压系统的风持续从中心向外,而低气压系统的风则是螺旋向系统中心。地转风要忽略摩擦力的较好近似是在中纬度对流层中段的大尺度天气(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瞬间流量。虽然非地转性(英语:Ageostrophy)气流规模相对小,在气流时间变化中仍不可缺少,尤其是在风暴的生成和消散中。准地转性和半地转性理论常用在尺度更大的大气流动模型中。这些理论允许差异的发生,并使天气系统开始演变。牛顿第二定律在只有压力梯度、重力加速度和作用在一小区域空气中的摩擦力时可写成如下形式,粗体字代表向量:D U D t = − 2 Ω × U − 1 ρ ∇ p + g + F r {displaystyle {D{boldsymbol {U}} over Dt}=-2{boldsymbol {Omega }}times {boldsymbol {U}}-{1 over rho }nabla p+{boldsymbol {g}}+{boldsymbol {F}}_{r}}Fr 代表摩擦力,g 代表标准重力(9.81 m.s−2)。这里可以将公式扩张到直角座标系,其中 u 的方向向东代表正向,而 v 的方向向北代表正向,忽略摩擦力和垂直运动。公式变成:D u D t = − 1 ρ ∂ P ∂ x + f ⋅ v {displaystyle {Du over Dt}=-{1 over rho }{partial P over partial x}+fcdot v}D v D t = − 1 ρ ∂ P ∂ y − f ⋅ u {displaystyle {Dv over Dt}=-{1 over rho }{partial P over partial y}-fcdot u}0 = − g − 1 ρ ∂ P ∂ z {displaystyle 0=-g-{1 over rho }{partial P over partial z}}f = 2 Ω sin ⁡ ϕ {displaystyle f=2Omega sin {phi }} 是科里奥利频率(大约是10−4 s−1,随纬度改变)。假设地转平衡,系统是稳定的,则前两个公式变成:f ⋅ v = 1 ρ ∂ P ∂ x {displaystyle fcdot v={1 over rho }{partial P over partial x}}f ⋅ u = − 1 ρ ∂ P ∂ y {displaystyle fcdot u=-{1 over rho }{partial P over partial y}}用第三个公式代入转换后的前两个公式,则前两个公式变成:f ⋅ v = g ∂ P / ∂ x ∂ P / ∂ z = g ∂ Z ∂ x {displaystyle fcdot v=g{frac {partial P/partial x}{partial P/partial z}}=g{partial Z over partial x}}f ⋅ u = − g ∂ P / ∂ y ∂ P / ∂ z = − g ∂ Z ∂ y {displaystyle fcdot u=-g{frac {partial P/partial y}{partial P/partial z}}=-g{partial Z over partial y}}Z 是指固定气压表面的高度(满足 ∂ P ∂ x d x + ∂ P ∂ y d y + ∂ P ∂ z d Z = 0 {displaystyle {partial P over partial x}dx+{partial P over partial y}dy+{partial P over partial z}dZ=0} )。因此地转风分量结果如下 ( u g , v g ) {displaystyle (u_{g},v_{g})} :这种近似的有效性取决于当地的罗斯贝数。在赤道上它是被忽略的,因为 f (科里奥利频率)在赤道是0,因此一般不用于热带地区。公式中可能会有其他变数,例如地转风向量可以在恒压表面使用重力位高度 Φ 的形式表示:

相关

  • 真细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有孔虫门见内文有孔虫门(学名:Foraminifera),为变形虫状原生生物的大分类。它们拥有的网状假足及幼细线状细胞质会分散及融合而形成动态的网,它们会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室的外壳,部分在结构上
  • 成像一般情况下,在物理学中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折射、衍射或由小孔直线传播而在光屏投下的实像。正常情况下,菲涅耳透镜(螺纹透镜)、凸透镜、小孔能成实像。而凹透镜成虚像,不能被光屏
  • 最高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是最高级的行政法院,可以指:
  • 俞樾晚年俞樾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清末朴学大师。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19名赐进士出身。当时曾国藩是阅卷官,俞樾试帖诗的头一句“花
  •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当时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唐兰认为利簋中有帝辛真名“受”)王朝决战,交战双方是殷商帝辛(贬称为“纣”)和周武王。后世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
  • 汉普希尔县汉普夏县(英语:Hampshire County)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中西部的一个县。面积1,41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2,251。县治北安普顿(Northampton)。成立于1662年5月7
  • 漂白粉漂白剂是一些化学物品,可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色分子反应成无色分子,来将颜色去除或变淡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漂白剂依据其在漂白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担任的角色来区分
  • 谢尔盖·索博列夫谢尔盖·利沃维奇·索博列夫(俄语:Серге́й Льво́вич Со́болев,1908年10月6日-1989年1月3日),苏联数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数学分析及偏微分方程。索博列夫生
  • 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comparative politics)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利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学科,一般分为作为方法论的比较政治学和作为理论知识的比较政治学。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