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斯拉夫战争
✍ dations ◷ 2025-04-25 01:47:24 #南斯拉夫战争
1991–1992:
克罗地亚1991–1992: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
南斯拉夫人民军1992–1994:
克罗地亚1992–1994:1992–1994:
南联盟 塞族共和国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
南斯拉夫人民军(仅1992年)1994–1995:
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4–1995:
塞族共和国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1998–1999:
科索沃解放军1998–1999:解体 · 内战南斯拉夫内战指的是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战争。这些相互关联的战争包括1991年的斯洛文尼亚十日战争(又称斯洛文尼亚战争)、1991年至1995年的克罗地亚战争、1992至1995年的波斯尼亚战争、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南斯拉夫内战通常被认为是欧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民族对立与冲突、种族清洗、战争罪等都是其特征。战争的结果导致了前南斯拉夫境内多个主权国家的产生。此外,虽然存在一定的争议,该地区许多持续至今的纷争与冲突有时也被认为是南斯拉夫内战的延续。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欧洲轴心国占领的多民族国家南斯拉夫在战后,经由一支民族解放军的领导者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带领下成功独立。成立了这个后来称其拥有“七国国境、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两套文字、一个国家”的多样性国家。战后的世界主要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国家和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势力国家两大集团对立而开始冷战。因为铁托是共产主义者,所以南斯拉夫属于东侧的阵营,但是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东欧诸国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并非成为苏联的附庸国或是卫星国家,而是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1980年铁托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死去,苏联国内也在戈尔巴乔夫的指导下往民主化推进,东德的昂纳克、保加利亚的日夫科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胡萨克在大规模改革呼声中被迫下台,其中罗马尼亚更是将大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直接处决,南斯拉夫也废止共产党一党专政决定实行自由选举,组成南斯拉夫的各加盟国已经开始酝酿脱离南斯拉夫这个架构。此时,如塞尔维亚的米洛舍维奇等民族主义者开始掌权,身为南斯拉夫中心国家塞尔维亚的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宣示大塞尔维亚主义,强行将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的自治权力取消,引发了科索沃在1990年7月宣布独立,从此南斯拉夫国内就开始了接连不断的内战。1991年6月,文化和宗教上最接近西方国家的斯洛文尼亚经由10天的陆战达成独立(史称十日战争)、接下来马其顿宣布独立、和塞尔维亚长期不睦的克罗地亚也在激战后宣布独立。最后1992年波斯尼亚也宣布独立,但是波斯尼亚国内的塞尔维亚人又意图要自波斯尼亚独立而又不断引起新一轮的战火。此外塞尔维亚国内的科索沃也意图独立,最后和塞尔维亚引发科索沃战争。因为本身过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引发的问题无法完全解决,但是经由北约和联合国的介入,战火最后慢慢平息。此外,虽然存在争议,该地区许多持续至今的纷争与冲突有时也被认为是南斯拉夫内战的延续。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维尼亚并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洲共同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塞尔维亚撤出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史称十日战争或独立战争。克罗地亚的独立战争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次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6月,克罗地亚随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同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米洛舍维奇派志愿军到克罗地亚境内援助塞尔维亚族人。战斗主要集中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战火扩散至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边境地区。最后由美国外交调停结束战争。第二次克罗地亚战争:克罗地亚在1991年后重组军队。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尔维亚。结果塞军惨败,此战役较前者血腥。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亚公民投票结果公布。全民赞成波斯尼亚独立,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开战。虽然联合国有派兵补给援助波斯尼亚。但塞尔维亚仍是大胜。1995年,塞尔维亚再向波斯尼亚人开火,并进行屠杀。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3星期。最后塞军投降。科索沃战争或科索沃冲突这个名词通常是用来描述两场接续的并且有时相当类似的武装冲突。在内战后随即发生的国际冲突是:1996年-1999年: 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安全武力和科索沃解放军(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的战争。
1999年: 南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间的战争。从3月24日至6月10日,当北约攻击南斯拉夫目标时,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持续与南斯拉夫武力战斗,在这段期间,战乱造成科索沃的人口大幅减少。塞尔维亚和黑山(贝尔格莱德)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波黑(萨拉热窝)
斯洛文尼亚(卢布亚纳)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黑山 (波德戈里察)
相关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空窗期空窗期(英语:window period)在医学检验的领域中,指的是:“从生物体受到疾病感染 那一刻开始直到医学检验可有效侦测到生物体受到疾病感染那一刻为止”中间的时期。例如:一个生物体
- NHS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英语: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是对英国以下四大公型医疗系统的统称: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经费主要来自全国中央税收,用以向公众提供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 Mg(AlOsub2/sub)sub2/sub偏铝酸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g(AlO2)2或MgAl2O4。它可在镁、铝共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时候产生,如:偏铝酸镁在自然界中以尖晶石的形式存在。偏铝酸镁可以和过量的酸反应而
- 斯门卡瑞安赫何鲁·斯门卡瑞·杰塞尔·何鲁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后期的法老,在位3年。在他死后,图坦卡蒙继位。由于斯门卡瑞在位时候短,又正好接续在阿肯那顿之后,因此有些考古学家认为斯
- 激活物酶激活剂是与酶结合并增加其活性的分子。 它们与酶抑制剂相反。这些分子通常参与控制代谢的酶的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酶激活剂的实例是2,6
- 电话拨号拨号连线,或称拨接上网、拨号上网,是指通过本地电话线经由调制解调器连接互联网,于1990年代网络刚兴起时比较普及,但因收费昂贵、速度慢,渐被宽带连线取代。根据国际通信联盟(Int
- 立体排斥立体效应,理论有机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简单来说,立体效应是由于分子本身各个官能团客观上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大小,由此产生的诸多影响,称为立体效应。官能团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基
- 系统减敏感疗法系统脱敏法(英语: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为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南非心理医生约瑟夫·沃尔普提出。系统脱敏法在临床心理学
- 功夫熊猫《功夫熊猫》(英语:Kung Fu Panda)于2008年在美国首映,是一部以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功夫熊猫》导演称灵感来自周星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