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有袋总目

✍ dations ◷ 2025-09-03 09:01:49 #美洲有袋总目
美洲有袋类,即美洲有袋超目(学名:Ameridelphia),几乎所有生活在美洲的有袋类都属于这总目,只有微兽目除外。现时仍未确定美洲有袋类究竟是否单系群,即它们是否都有同一个祖先。其下的鼩负鼠目与澳洲有袋类较负鼠目更为接近。美洲有袋类与其他有袋类的分野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数据,而它们的长吻亦是其特征。另外,由于只有美洲有袋类的精子会组合成一对,故此亦有争议它们是否属于有袋类。美洲有袋类的齿列是门齿5/5、犬齿1/1、前臼齿3/3及臼齿4/4,可见它们的上下颚有相同的齿列。美洲有袋类只分布在美洲中,差不多所有都是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当中只有北美负鼠在北美洲定居。它们的栖息地很多样化,由潮湿草原的热带森林至干旱地区也有它们的踪影。有些物种生活在高达海拔3000米,也有些物种生活在海平面。美洲有袋类下的鼩负鼠目发展出与老鼠相似的生态位。除了哺乳动物中的食虫目外,它们的一些物种与劳亚兽总目都有相似的形态。另外其下已灭绝的袋剑虎属亦是肉食性动物的趋同演化例子。美洲有袋类与其近亲的澳洲有袋类于1亿2800万年前至6170万年前之间被分隔,相信它们约在7500万年前的下白垩纪开始分成两个分支。南美洲约于3500万年前与南极洲分离,所有生活在南极洲的有袋类因寒冷的天气而消失。而在南美洲的有袋类亦因巴拿马地峡的形成而进入北美洲,与来自北美且拥有相同生态位的胎盘类发生竞争,大多数有袋类在竞争中不及现今的胎盘类而消失,当中只有北美负鼠生存至今。美洲有袋类其下有两个目,共有约90个物种及22个属:

相关

  •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英语:macrophage,缩写为mφ)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细胞,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
  • 寄主宿主(英语: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最终宿主(primary host或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物的成虫赖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
  • 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种子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
  • 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通常指原子的尺寸,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物理量,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数值也不同。 一个特定的原子的半径值和所选用的原子半径的定义相关,而在不同的环境下给原子半径不同定
  • 类人猿下目类人猿下目(学名:Simiiformes)是一类高等灵长类,由旧世界猴及猿组成。它们比原猴亚目的要大。类人猿下目分成三类。阔鼻小目于约4000万年前分支出来,只余下狭鼻小目留在旧世界。
  • 东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乌尔都语: مشرقی پاکستان Mashriqi Pakistan;孟加拉语: পূর্ব পাকিস্তান Purbo Pakistan)是巴基斯坦的一个已不存在的省份,也是巴基斯坦自
  • 真核起始因子真核起始因子(英文: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简称为eIF),又称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是指参与真核翻译起始这一过程的蛋白质。与原核起始因子只有三种(IF1、IF2、IF3)相比,真核起始
  • 欲望一词专指五官之欲,尤指情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
  • 咖啡师约从1990年开始,英文采用 Barista 这个字来称呼制作浓缩咖啡(Espresso)相关饮品的专家。意大利文 Barista,对应英文的 bartender(酒保);单数双性;复数阳性 baristi,复数阴性 ba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