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巴士

✍ dations ◷ 2025-04-25 19:36:21 #快捷巴士
快速公交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缩写为BRT),是一种以巴士为基础而发展成的大众运输系统。一个完整的巴士捷运系统应具有专门的设计、服务和基础设施,以提高系统的品质以排除可能误点的因素。巴士捷运系统起源于拉丁美洲,且于该地有许多成功案例,例如巴西库里奇巴、哥伦比亚波哥大,其结合地铁与捷运的容量、速度与公交车系统的低成本、灵活性和简单性,并能提供近似铁路的服务水准,被喻为“地面上的地铁”。统计至2018年3月止,世界六大洲共有166座城市设置快速公交系统,其线路总长约为4,906公里(3,048英里)。据估计,巴士捷运系统于全世界每天约有3,220万旅次使用,其中以拉丁美洲为主,每天约有1,960万旅次使用,是世上最多的区域。拉丁美洲亦是快速公交系统最发达的地方,总共设置54座,其中巴西就占了21座 。单日载客量最多的拉丁美洲国家依序为巴西(1,070万)、哥伦比亚(306万)和墨西哥(250万)。在其他地区,中国(430万)和伊朗(210万)也相当杰出 。目前,印尼的TransJakart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BRT路网,大约有251.2公里(156.1英里)的路廊在雅加达首都特区穿梭。身为2020东京奥运的主办国,日本政府规划了BRT专用车道以解决奥运期间的交通问题,东京BRT专用道将设置在选手村与各场馆之间进行接驳。美国罗德岛普罗维登斯的东侧无轨电车隧道(East Side Trolley Tunnel)是世界上第一条公交专用道,1948年该隧道由无轨电车转供公共汽车使用。但世界上第一座BRT系统则由加拿大渥太华的渥太华卡尔顿交通局(OC Transpo)于1973年推出。其具有BRT的的第一个要件——专用道,该专用道穿过市中心并设有站台供公交车停靠。1983年引进专用且分隔式的公交专用道(称为“Transitway”)。1996年,最初计划长31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系统都已启用运营;且分别于2009年、2011年和2014年扩张。2019年,Transitway的中心部分已被改建为轻轨,原因是市中心区的载客量已超出原先计划所能负荷的上限。1974年巴西库里奇巴(Curitiba)启用整合交通网(葡萄牙语:Rede Integrada de Transporte)(Rede Integrada de Transporte, RIT),是世界第二座BRT系统:5。 BRT相关的大多数要件都是由建筑师暨时任库里奇巴市长杰梅勒纳(Jaime Lerner)首先提出。最初只在市中心主要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但1980年库里奇巴BRT新增支线公交车与社区路网,更于1992年引进站外收费、封闭式车站和无阶化乘车。巴西其他BRT甚至有进一步的创新,包括在阿雷格里港采用列队行驶(三辆公交车同时进出车站但只使用一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而圣保罗则是增建通过车道并运行特快车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在美国,BRT起于匹兹堡,1977年该市开始运营总长4.3英里的南公交专用道(South Busway) 。它的成功促成了1983年小马丁·路德·金恩东公交专用道( Martin Luther King Jr. East Busway )的设置,该系统提供其中包括9.1英里(14.6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优先信号以及经高峰时段间隔2分钟发车的服务。在1990年全长5.1英里(8.2公里)的西公交专用道(West Busway)开业后,匹兹堡的公交专用道系统现已超过18.5英里长。2004年1月,东南亚第一座BRT系统TransJakarta在印尼雅加达开业。统计至2015年,其路网总长210公里(130英里),是世界上最长的BRT系统。非洲的第一个BRT系统于2008年3月在尼日利亚拉哥斯开业,但被许多人视为轻型BRT系统。约翰内斯堡的BRT雷亚法雅 (Rea Vaya)开业于2009年8月,每天运送16,000名乘客,是非洲第一座真正的BRT。Rea Vaya和MIO(哥伦比亚卡利的BRT,于2009年开业)是前两个结合完整BRT与其他交通所提供的服务,并将其整合BRT主干基础设备的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专用车道可确保公交车能够高速行驶,且能避开交通堵塞。设置于道路正中央的专用道更能使公交车不受路侧交通干扰(例如要转弯或者要停靠的车辆),也有将路权升至A级的BRT,例如厦门BRT、成都市二环路BRT皆采高架化,车辆行驶于专用的高架桥之上。部分城市甚至禁止私有机动车辆行驶特定路段,并设置转运商场(transit malls)或公交车街(bus streets),仅允许行人或自行车进入并换乘公交车。利用站内收费机闸,免除乘客一一刷卡与投币、剪票的时间。包括优先信号系统(透过对交通信号时相的控制,延长绿灯或者是缩短红灯秒数,减少BRT车辆在信号化路口停等的时间,并确保准点率),并禁止其他车辆左右转向或跨越专用道以减少对BRT车道的车流交织。公交车地板与站体站台的无高低差,并可以多门同时进出(节省排队上车、爬上爬下的时间,并形成无障碍友善空间)由于部分BRT系统规划不当或配套时机不成熟,在地面建造后占用部分道路资源,造成交通更加拥堵,如郑州BRT的站台占用社会车道,造成交通堵塞。。部分地区,社会车辆侵占BRT专用道,影响BRT的运输效率下降,如南宁;部分地区的客流量较低,上座率不高,浪费了道路资源,如重庆。再比如,曼谷BRT由于占用城市道路使曼谷道路拥堵情况更加严重,加之每年两亿泰铢的亏损,因此曼谷市政府决定将曼谷快速公交系统于2017年4月正式停运。2017年5月份中国中车集团发布一种导入人工智能化的新世代BRT系统,称为“智慧轨道快运”或虚拟轨道电车(Autonomous rail Rapid Transit—ART),以解决传统BRT遭诟病的部分缺点,该系统车辆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与绿能科技,道路只需简易的改装所以成本极低,车辆能源来自快充钛酸锂电池只要在首末两站充电就能完成25公里的线路,不须路面电网。而车辆是行驶在车体多具摄影机软件虚拟构筑的路面虚幻铁轨上,其创新车轮制动系统全电脑化控制,车辆乍看与公交车原理无异但搭乘感与铁轨车辆类似同时转弯半径极小。其路网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道路意外发生时能重规划替代线路绕道而行。

相关

  • 雷迪帕韦雷迪帕韦(英语:Ledipasvir,亦作GS-5885)是吉利德科学(英语:Gilead Sciences)研发的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在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后,吉利德于2014年2月10日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报批了固
  • 卡拉派犹太教卡拉派(英语:Karaite Judaism 希伯来语:יהדות קראית)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可能是在公元7至9世纪在巴比伦或埃及出现的。卡拉派以对塔纳赫及犹太教律法的不同见
  • 龙萨比埃尔·德·龙沙(Pierre de Ronsard,又译作龙萨,1524年9月11日-1585年),法国诗人。十九岁时成为了一名神职人员。在这位本来一心侍奉神的少年情窦初开的时候,出于对美丽的卡桑德
  • 男人的野心《男人的野心》(Jean de Florette,亦译恋恋山城)是1986年法国历史题材电影,克劳德·贝里导演,丹尼尔·奥图主演,据马瑟·巴纽小说改编。它有一部续集《玛侬的复仇》。该片与《玛侬
  • ʌ半开后不圆唇元音(open-mid back unrounded vowel、low-mid back unrounded vowel、)是母音的一种,用于部分口说语言中。代表此音的国际音标符号为⟨ʌ⟩;而其X-SAMPA音标则写作
  • span class=nowrapSn(NOsub3/sub)sub4/sub/span硝酸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易水解,化学式为Sn(NO3)4。硝酸锡可以由四氯化锡和五氧化二氮、硝酸氯(ClNO3)或硝酸溴(BrNO3)反应得到。
  • 胜肽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易家训易家训(1918年7月25日-1997年4月25日),贵州贵阳人,中国流体动力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易家训193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当时中大因抗战迁到重庆沙坪坝,易家训于
  • 原台湾军司令官官邸原台湾军司令官官邸,为台湾台北市直辖市定古迹。原本作为台湾军司令官官邸,之前为孙立人先生官邸,现为中华民国国防部陆军联谊厅。本古迹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1909年建立。位置
  • 克尔白克尔白或称卡巴天房、天房等(阿拉伯语:الكعبة‎,罗马化:al-Kaʿbah),是一座立方体的建筑物,意即“立方体”,位于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禁寺内。相传是第一个人类阿丹(亚当)兴建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