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汀小堂

✍ dations ◷ 2025-02-23 07:03:41 #西斯汀小堂
西斯汀小堂(拉丁语:Sacellum Sixtinum;意大利语:Cappella Sistina ;也称为西斯汀礼拜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及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小堂中的壁画在教宗西斯笃四世治下的1482年完成,1483年8月15日西斯笃四世在这里举行了第一场圣母升天节弥撒,并决定这里将要供奉童贞玛利亚。此外,现在这里也是教宗选举的举行处。由教宗西斯笃四世发起创建,教堂名“西斯汀”即来源于教宗之名“西斯笃”。教堂始建于1445年。1481年完工后,波提切利等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以耶稣基督为题目创作了一批壁画。后来根据教宗儒略二世的命令由米开朗棋罗绘制天花板和剩下的壁画。 墙上的壁画取《旧约·圣经》为题材,正面是《最后的审判》,右侧是《基督传》,左侧以《摩西传》为主题。天花板的中央是《旧约·圣经》的创世纪,画有预言者、巫女的像。最精彩是《创造亚当》、《原罪与流放乐园》、《诺亚方舟》。1483年,在此举行过西斯笃四世的圣体告别。起初穹顶绘有天空的图案。教堂长40.25米,宽13.41米,高20.73米。依照《列王纪》第6章所描述的所罗门王神殿比例(60:20:30)所建。教宗西斯笃四世之侄教宗儒略二世于1506年命米开朗基罗绘制。对于喜欢自称为雕刻家的米开朗基罗来说,虽非本愿,但1508年开始设计创作此画,从教堂内脚手架设置,到设计创作,均为单独一人创作。1512年完成。穹顶中心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在米开朗基罗创作途中曾前来观摩的拉斐尔深受此画影响,他当时正在创作壁画《雅典学院 》。画面分成两部分,绘有上帝创造世界的9个场景,即《划分光暗》、《创造日月》、《划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挪亚方舟》、《挪亚献祭》、《挪亚醉酒》。房顶与墙壁连接处的弧面为另一部分,分别绘有耶稣的祖先等。20年后,教宗克莱孟七世聘请米开朗基罗设计创作祭坛背面的最后的审判。克莱孟七世死后,由其继承者教宗保禄三世接续。创作时间为1535年至1541年。以《玛窦福音》中描述的“最后的审判”为题材的作品。大体上分为四个阶层,从最上层开始,分别描绘有,天使群像,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天堂,被拖入地狱的人群,地狱。米开朗基罗“地狱”部分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但丁叙事诗《神曲》之地狱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给观者带来了震撼的效果,同时因为描绘了众多裸体人像,被当时很多人抵触,保禄三世死后,裸体的阴部被加绘上了遮羞布等。西斯汀小堂作为一个宗教仪式举行地,常年受蜡烛等薰染,穹顶画和壁画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坏,近年来的修复工作使得穹顶画和壁画重现了绘制当时的鲜艳色彩,一部分的遮羞布也被除去,还原了当时的本来面目。

相关

  • 兰索拉唑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以 Prevacid 等品牌销售,为一种抑制胃产生胃酸的药物。没有证据表明其有效性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有效性有所不同。兰索拉唑早先是通过鼻胃管(英语:Nas
  • 树鼩树鼩目(学名:Scandentia),又称攀兽目,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有2科5属20种。树鼩目成员的外形像松鼠,但吻尖而长。树鼩目成员的齿分化不明显。树鼩目曾经被置于食虫目与灵长目,树
  • 光荣者艾塞斯坦埃塞尔斯坦(古英语:Æþelstan或Æðelstān;英语:Æthelstan或Athelstan;894年-939年10月27日),924年至927年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之王(英语:List of monarchs of Wessex),927年至939年为
  • 磁电阻式随机存取内存随机存取存储器(英语: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见下文),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
  • 地名译名列表这是一份希腊神话中出现的地名的中文译名列表。在使用此表时,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摩羯陀摩揭陀(梵语:मगध,Magádha,或译为摩揭、摩竭陀、摩羯陀)古代中印度的一个重要王国。佛陀一生多半在摩揭陀: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结集,华氏城结集,都在摩揭陀,因此摩揭陀是印度重要佛教
  • 平原镇普莱恩斯(英语:Plains)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萨姆特县的城市。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637人,是阿梅里克斯小都市统计区域的一部分。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吉米·卡特与
  • 112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西门子风力发电事业部西门子风力发电(英语:Siemens Wind Power)是德商西门子公司旗下的风力发电事业部,为全球知名风力发电机制造商。它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于丹麦布兰德(英语:Brande)的丹麦商“丹汉风电
  • 奈良时代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安京(京都),年代因首都而得名。由于人们希望借助佛教来达到镇护国家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