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帝国

✍ dations ◷ 2025-11-15 08:50:06 #1611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721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瑞典帝国,瑞典历史,芬兰历史,已不存在的欧洲帝国

瑞典帝国(瑞典语:svenska stormaktstiden)是1611年至1721年期间存在的一个帝国。这一时期瑞典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称为帝国时代(瑞典语:stormaktstiden)。

瑞典在十七世纪期间曾崛起为一个欧洲强国。原先瑞典只是北欧一个贫困、人口稀疏的国家,缺乏任何国际影响力或重要性。她的国力得以迅速在欧洲提升至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亚塞尔·奥辛斯达拿的努力。由于成功介入三十年战争,以及在俄罗斯及波兰-立陶宛夺取不少领土,瑞典俨然成为欧洲新教国家的领导者。

三十年战争期间,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圣罗马帝国约一半的领土。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曾希望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梦想随着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吕岑会战的阵亡而破灭。战争长年拉锯,直到法国正式与瑞典同盟,战况才转而对瑞典有利。三十年战争对于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德意志是主要战场,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战乱中丧生,经济也遭到极大破坏,战后法国、瑞典及新教诸侯又各割地盘,瑞士、荷兰及北意大利诸国皆正式独立,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名存实亡。

古斯塔夫二世

布赖滕费尔德战役

1648年的欧洲

随着三十年战争终结,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瑞典得以要求领土及战争赔款。

在首相亚塞尔·奥辛斯达拿的努力下,瑞典获得了:

瑞典得到了帝国议会(以及上萨克森、下萨克森、威斯特法伦等Reichskreis议会)的席次与投票权,随时可以插手德意志的内部事务。《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瑞典成为欧洲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及西班牙。

克里斯蒂娜女王的奢侈铺张将国家财政带到破产的边缘,并在各地造成动乱,直到她放弃王位。

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尽了他的努力来恢复金融秩序,但是他的好战透支了国家财政,并为瑞典招来许多敌人,包含勃兰登堡、丹麦、波兰及俄罗斯。

1660年5月3日签订的《奥利瓦条约》结束了瑞典与波兰的长年战争,波兰正式割让利沃尼亚和里加予瑞典,并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连年战争使得波兰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波兰历史上称为大洪水时代),以及欧洲强国的地位。法国的调解亦结束了瑞典与勃兰登堡的争端。

同年签订的《哥本哈根条约》标志着帝国的顶峰:波罗的海除了丹麦部分完全成为瑞典内海,北德意志的大河(奥得、易北及威悉)出海口均在瑞典的控制之下,保障宗教自由更使得瑞典成为欧洲大陆新教国家的领导者。虽然瑞典贫瘠的国土与稀疏的人口使得她并不是那么符合帝国的称号,但训练精良的军队,加上与法国稳固的同盟,瑞典身为欧洲强国的地位是无庸置疑的。

卡尔十世·古斯塔夫

大洪水时代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占区 (蓝)、俄占区 (淡绿)

瑞典的扩张 1560–1660

1675年,瑞典应法王路易十四的要求出兵勃兰登堡。同时由于荷兰在法荷战争遭到法国攻击,荷兰的盟友丹麦-挪威也在1676年入侵斯科讷。

虽然这场战争没有明确的胜利,但瑞典帝国的地位开始动摇:丹麦在斯科讷被瑞典击败,但其舰队消灭了瑞典海军,勃兰登堡则在北德意志击败瑞典,波美拉尼亚及不来梅则遭到勃兰登堡、奥地利及丹麦联军占领。

由于卡尔十一世在本土的军事胜利与路易十四的外交调解,1677年开始和约的谈判。1679年的《奈梅亨条约》恢复了瑞典在北德意志的失土;瑞典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路易十四却完全主导了和约的进行,这使得卡尔十一世个人对法王表达了反感,并发展出反法情绪。

卡尔十一世的剩余统治时期标志着改革,以及瑞典政府转变为半绝对君主制。在战争中成长的他相信:如果瑞典要维持强国的地位,就必须彻底的改革经济,并限制贵族的权力。

卡尔十一世在位的剩余20年也是瑞典帝国最长的和平时期。

1700年,丹麦、波兰及俄罗斯联合向瑞典宣战。丹麦很快就被击溃退出战争,俄罗斯也在纳尔瓦之役被击败,于是卡尔十二世将目标转往波兰,并迫使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退位。在对波兰战争时间,俄罗斯攻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几处要地;卡尔十二世因先前的胜利冲昏了头,他没有先将这些失地收复,反而直接挥军莫斯科。严酷的天气与俄军的焦土政策,使得瑞典军被迫撤到乌克兰。

1709年,瑞典军在波尔塔瓦会战被歼灭;虽然卡尔十二世得以逃到奥斯曼帝国,但自此瑞典已丧失跟俄罗斯争霸的能力。接下来几年,随着瑞典节节败退,波兰与丹麦重新对瑞典开战,瑞典失去了三十年战争以来所获得的领土,连原先的本土芬兰也落入俄罗斯攻占之下。即使如此,卡尔十二世还是两度入侵挪威,并迫使丹麦-挪威再次退出战争;但1718年11月18日,卡尔十二世在挪威阵亡,这使得大部分战争告一段落。

1721年,《尼斯塔德条约》签订,大北方战争的结束标志着瑞典帝国的崩坏,以及俄罗斯成为波罗的海的新霸主。

卡尔十二世

纳尔瓦之役 (1700年)

波尔塔瓦会战 (1709年)

甘古特会战 (1714年)

瑞典亦曾实行殖民主义。他们自1638年至1663年及在1784年至1878年间,在非洲及美洲开拓多处海外殖民地。

相关

  • 网状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也叫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是一种由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其中的网状纤维由Ⅲ型胶原α1(英语:type III collagen)构成
  • 菜油甾醇(1S,2R,5S,10S,11S,14R,15R)-2,15-二甲基-14-四环-7-十七烯-5-醇菜油甾醇(英语:Campesterol,菜油甾-5-烯-3β-醇,Ergost-5-en-3β-ol)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固醇,存在于许多蔬菜、果实
  • 中央公论社中央公论新社(日语:中央公論新社/ちゅうおうこうろんしゃ Chūōkōron-shinsha),简称“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1886年(明治19年),高楠顺次郎等人在京都西本愿寺创立“反省会”
  • 组别美国参议员组别是根据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三款第二节而对参议员进行的组别划分。共有三个组别,每个组别有33或34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组别最初是于1789年5月由抽签决定的,但同一
  • First Squeeze!《First Squeeze!》是日本的女子偶像组合Juice=Juice的第1枚原创专辑,于2015年7月15日发行。唱片公司为hachama。
  • 拉莱耶拉莱耶(英语:R'lyeh)是美国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苏鲁神话中虚构的一个已毁灭城市,最早出自洛夫克拉夫特于1926年发表的小说《克苏鲁的呼唤》。一般读为Roo-le
  • 隅谷调查团隅谷调查团是为解决成田机场问题而在1991年9月成立的一个日本知识分子团体。隅谷调查团有5人组成:调查团的目标是找出成田机场问题的原因,找到符合社会正义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 柯内留斯彼得·冯·柯内留斯(1784年-1867年)是德国著名画家,出生于杜塞尔多夫。他的父亲是一位杜塞尔多夫画廊的巡视员,他15岁时父亲就去世,做为长子,为了帮助维持家境只得放弃继续学习绘画
  • 富士川町富士川町(日语:富士川町/ふじかわちょう  */?)为位于山梨县中西部的町,于2010年3月8日由增穗町与鳅泽町合并而成。
  • 轴腹菌科轴腹菌属 蜡蘑属 柄轴腹菌属 轴腹菌科(学名:Hydnangiaceae)是伞菌目的一个科,其下有四个属,共约30种物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与温带树林中,本科物种常与落叶树或针叶树形成外菌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