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遗址

✍ dations ◷ 2025-10-22 11:09:30 #马桥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又称上海马桥遗址,简称马桥遗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是一处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古村落遗址。该遗址于1959年被首次发现,此后曾多次考古发掘,从中首次发现了马桥文化的存在,并将上海地区的成陆史上推2000年。2013年,上海马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12月7日,马桥公社联工六队社员挖掘粪坑时,在1.5米左右深处发现鹿角和红色印纹软陶碎片。当月10日,上海重型机器厂于俞塘北岸用推土机取土,在距地面1.2米左右的深处发现大量印纹陶片及少量石器。上海县博物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随即对该地进行确认,并最终认定该地区为古文化遗址。196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组织人员探明了遗址范围。1962年,马桥遗址以“马桥古文化遗址”的名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揭开了其中589平方米的范围,并根据出土文物将上海一带的成陆史上推2000年。当年2月7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把马桥古文化遗址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受损情况通报全市,并要求对文物保护单位严加保护,防止破坏。1977年,该处遗址被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并于1981年正式立碑。1982年,该遗址所代表的古文化被正式定名为“马桥文化”。1994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马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考古发掘。2013年,马桥遗址以“上海马桥遗址”一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桥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北竹港和俞塘汇合处西北侧,海拨4.46至6.29米,是太湖地区早期印纹陶文化的典型遗存,属于新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东西宽60米,南北长80余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该遗址可分为5个土层,第五层以下为生土层,其中有古海岸遗迹。遗址的5个图层分别为:参见: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粘膜黏膜是生物体(口腔、器官、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中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其结缔组织部分被称为固有层,其上皮组织部分被称为上皮,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
  • 瑞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
  • 六角状在几何学中,六边形是指有六条边和六个顶点的多边形,其内角和为720度。六边形有很多种,其中对称性最高的是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是一种可以使用尺规作图的六边形,也可以拼满平面,因
  • 李敏求李敏求(1919年-1980年),美籍华人肿瘤化疗专家,第一位用化疗成功治愈远端转移恶性实体肿瘤的医学家,第一位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华裔医学家。作为第一位用化疗成功治愈恶性实体肿
  • 托马斯·米基利小托马斯·米基利(英语:Thomas Midgley, Jr.,1889年5月18日-1944年11月2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和化学家,因研发对当代具有巨大贡献之四乙基铅和氟利昂而闻名于世。虽然米基利在世时得
  • RD以下为各国用于研究与开发(R & D)以美元计价费用的列表。研究开发开销低于一亿美元的国家未记在内;2010年全球用于研究开发的总费用大约为一万亿美元。
  •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学是研究在海洋性生存空间(即大海以及大洋)中栖息的生物及其生活历程的科学。 海洋生物的实地考察主要是由海洋考察队实行的。此外渔业也提供了一定的供科学研究的材
  • 马尔拉虫纲马尔拉虫纲(学名:Marrellomorpha)是生存在寒武纪至泥盆纪的节肢动物。特征有身体柔软,背甲形状呈星形或圆盾形,躯干瘦弱,附肢细长等等。由于缺少矿化的硬质部分,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化
  • 樱虾总科樱虾总科(Sergestoidea)是十足目枝鳃亚目下的一个总科。其下有萤虾科和樱虾科两科。
  • 平卢平卢是中国唐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开元七年(719年)升平卢军使为平卢军节度,经略河北支度,治所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开元二十八年前后,朝廷敕令平卢军节度使乌知义:“渤海黑水近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