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遗址

✍ dations ◷ 2025-07-20 05:49:15 #马桥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又称上海马桥遗址,简称马桥遗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是一处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古村落遗址。该遗址于1959年被首次发现,此后曾多次考古发掘,从中首次发现了马桥文化的存在,并将上海地区的成陆史上推2000年。2013年,上海马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12月7日,马桥公社联工六队社员挖掘粪坑时,在1.5米左右深处发现鹿角和红色印纹软陶碎片。当月10日,上海重型机器厂于俞塘北岸用推土机取土,在距地面1.2米左右的深处发现大量印纹陶片及少量石器。上海县博物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随即对该地进行确认,并最终认定该地区为古文化遗址。196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组织人员探明了遗址范围。1962年,马桥遗址以“马桥古文化遗址”的名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揭开了其中589平方米的范围,并根据出土文物将上海一带的成陆史上推2000年。当年2月7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把马桥古文化遗址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受损情况通报全市,并要求对文物保护单位严加保护,防止破坏。1977年,该处遗址被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并于1981年正式立碑。1982年,该遗址所代表的古文化被正式定名为“马桥文化”。1994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马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考古发掘。2013年,马桥遗址以“上海马桥遗址”一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桥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北竹港和俞塘汇合处西北侧,海拨4.46至6.29米,是太湖地区早期印纹陶文化的典型遗存,属于新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东西宽60米,南北长80余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该遗址可分为5个土层,第五层以下为生土层,其中有古海岸遗迹。遗址的5个图层分别为:参见: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电泳电泳是空间匀强电场作用下,分散粒子在流体中发生移动的现象。由于各物质的迁移速率有差别,故电泳是分离物质的常用方法。它又可分为: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形管的两个管口
  • 火麻仁火麻仁、大麻仁、麻仁,为大麻的种子,即大麻籽,去除外瞉后的产物,可以食用及制油。经过用小镬炒熟的热处理程序后可入药。火麻仁易于消化,比奇亚籽或亚麻籽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是一种
  • 弃婴保护舱弃婴保护舱(baby hatch)是一种容器或场所,让因为某些理由而无法继续养育婴儿(通常是新生儿)的家长,能匿名的将婴儿放置于其中,之后会有特定人士前来收取并照顾。这样的设施在中世纪
  • 超心理学超心理学(英语:parapsychology,又称为心灵学、灵魂学),主要研究一系列被称为的超自然现象,主要包括濒死体验、轮回、出体、前世回溯、传心术、预言、遥视和意念力等。研究在实验室
  • 阿尔伯特·埃德尔费尔特阿尔伯特·古斯塔夫·阿里斯蒂德斯·埃德尔费尔特(瑞典语:Albert Gustaf Aristides Edelfelt,1854年7月21日-1905年8月18日)是芬兰瑞典族画家、平面设计师及插画家。埃德尔费尔特
  • 朔望月朔望月,在天体测量学中,是指月球连续两次合朔的时间间隔。因为摄动的关系,朔望月的长度大约在29.27至29.83天之间变动著,长期的平均长度是29.530588天(29天12小时44分2.8秒),或大约
  • 唐尧.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可以指:
  • 台1戊线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
  • 约克约克(英语:York,当地 i/ˈjɔːrk/),位于英国英格兰约克郡-亨伯区域北约克郡,英格兰的城市、单一管理区,位于乌斯河畔、利兹东北偏东,起初为盖尔人的居点,后为罗马人、盎格鲁人、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