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会议

✍ dations ◷ 2025-08-10 19:02:15 #北冰洋,气候变迁研讨会,争议水域,航线,探索,全球变暖的影响,加拿大国际关系,丹麦国际关系,挪威国际关系,美国国际关系,格陵兰历史,国际法,俄罗斯多边关系,北冰

首届北冰洋会议于2008年5月27日至29日在格陵兰的伊卢利萨特召开。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五国在会议上针对与北冰洋相关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此次会议因为其有关环境法规、海上安全、矿产勘查、极地石油监督及海上运输的计划而意义重大。会议结束时与会各国发表了伊卢利萨特联合声明。

此次会议是第一次由该地区五方力量参与的部长级会议。 该会议是在2007年发生了数次针对北极的领土要求事件之后,应丹麦外交大臣佩尔·斯蒂·默勒和格陵兰总理汉斯·埃诺克森之邀召开的。默勒说:“我们必须履行我们在北冰洋地区的义务, 直到 联合国 决定谁将拥有这片海域及该地区的资源。我们必须就相关规则以及气候变化使北冰洋能进行更多航运之后该做些什么达成一致。 我们需要向各自的国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一个共同的政治信号 ,那就是环北冰洋五国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机会及挑战。”

伊卢利萨特的冰层融化是此次里程碑似的会议的一个恰当的背景.出席此次部长级会议的各方为:

此次会议列入 北极理事会的一些成员, 而排除其他成员(土著人, 芬兰, 冰岛, 及瑞典) 的做法引起了争议。

在为丹麦决定排除一些北极理事会成员辩解时,丹麦外交部国际法专家托马斯·温克勒说,“在伊卢利萨特召开的此次会议不是对北极理事会的一次竞争。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将是强调环北冰洋五国的责任。”

格陵兰政治家、因纽特人北极圈会议前主席阿克卢克·林格关切的是北极圈内的土著人正在被“边缘化”。他说:“因纽特人 对主权有着自己的定义。"

相关

  • 后随链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分裂间期进行的以一个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链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
  • 觉音上座部佛教觉音(梵语:Buddhaghōsa;巴利语:Buddhaghosa),又译为佛音、觉鸣,传说为西元五世纪时印度佛教僧侣,是南传佛教史上的关键人物,对其评价趋于两极化,赞赏者称其是南传佛教学说
  • 浊双唇塞擦音()是由浊双唇塞音 和浊双唇擦音紧密结合形成的一种罕见的塞擦音。目前没有发现有语言将其视为独立音素,该音仅在一些语言中做为同位异音而出现。如英语的部分方言
  • 提督学政学政,全称提督学政,别称学使、学台,古代学官名。学政一般由翰林学士或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等京官担任,职责是“掌一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例如主持
  • 楚科奇-br /堪察加语系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又名罗拉维特兰语系(Luorawetlan),是古西伯利亚语言的其中一种,通行于东北西伯利亚。虽然古西伯利亚语言本身的成员未必有关连,但楚科奇-堪察加语族之内的语言
  • 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英语: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建筑本身称为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表演艺术纪念中心(英语:John F. Kennedy Me
  • 账户用户,又称使用者,是指使用电脑或网络服务的人,通常拥有一个用户账号,并以用户名识别。用户有时也泛指没有充分技术经验的人。终端用户既指软件的最终操作者,也是软件工程内的一个
  • 澳门政党澳门社会中并无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存在。所谓立法会参选组别只是临时性质,政治组织平时都以社团形式进行活动。
  • 聚溴联苯聚溴联苯(PBB)也称为多溴联苯,是联苯的多卤素衍生物的总称。其结构类似多氯联苯。聚溴联苯属于溴化阻燃剂,由于其阻燃特性,广泛用在电子器材的塑胶中。但因为其潜在的免疫毒性、
  •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瑞典语:Theodor Svedberg,1884年8月30日-1971年2月25日),瑞典化学家,192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斯韦德贝里1884年8月30日出生于瑞典耶夫勒堡省瓦尔布的弗莱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