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姓

✍ dations ◷ 2025-11-19 05:04:55 #伍姓

伍姓是一个中文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89位。在中国大陆,伍姓约占人口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伍姓分布广泛,但以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和广东尤多此姓。

关于汉族伍姓的起源,有几个说法。根据《姓纂》一书,“楚大夫伍参生举,举生奢,奢生尚、员,员字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奔齐”。伍参为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据说是楚王同宗芈姓,为楚庄王的宠臣。伍参的孙子是伍奢,而伍奢的一个儿子,就是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伍子胥。

另外,卫康叔后人被封于伍鹿(今河南省濮阳市)者,其后裔子孙遂以邑名为氏,称“伍鹿”氏,后改为单姓鹿姓、伍姓等,古时的第五姓后人也多改为伍姓。

而成书于清朝的《姓氏考略》更把伍姓的源头追溯到更古老的黄帝时代。书中说到“芈姓,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氏之始,望出安定、武陵”。根据此一说法,伍姓出自芈姓(为楚国王族的姓氏)。《玄女兵法》中所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一个大臣叫做伍胥,是伍氏的始祖。伍氏究竟因何得姓,史书上未明确交代。“伍胥”在古书中多为伍子胥的简称,“黄帝臣有伍胥说”系为野史的虚构人物。

回族中的伍姓,其主要家族为金陵(今南京)伍氏。据《伍氏家谱》载,始祖伍儒,字德全,原籍西域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撒马儿罕)。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北平奉诏迁居金陵城中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自伍儒起连续六世皆任职于钦天监,或为“博士”,或为“司历”,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誉。

伍氏后裔族人繁多,人才辈出:清初有回教学者伍遵契,译有《归真要道》等;清中叶有中甲戌科探花的伍长华,曾任湖北巡抚与林则徐一起在武昌禁鸦片、销大烟;清末民初有追随孙文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的伍崇仁,有毕生从事教育的伍崇贤,有任民国教育部普教司司长、浙江、江西教育厅厅长的教育家伍崇学(又名仲文)。另外,自明代后,从南京、扬州等地迁到湖南常德的“金陵十姓”中也有伍姓。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和湖南等地。

由于伍姓和吴姓的读音非常相似(例如在国语中都读成Wu,粤语中都读成Ng),只是声调不同,但吴姓人数较多,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只知道一个人姓名的拼音,伍姓的人常常被陌生人误会成吴姓。虽然大部分伍姓的人已习以为常,但仍是不礼貌的。姓伍的人大多会使用一些方法来描述自己的姓氏,例如配词成“队伍的伍”。

相关

  • 同源策略同源策略是指在Web浏览器中,允许某个网页脚本访问另一个网页的数据,但前提是这两个网页必须有相同的URI、主机名和端口号,一旦两个网站满足上述条件,这两个网站就被认定为具有相
  • 向淑德向淑德(1740年10月7日-1779年8月4日),童名真鹤金,号淑德,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君主尚穆王之元配王妃。淑德出生在玉城御殿家族中,其生父为八世当主高岭王子朝意。其生母富里按司加
  • 村社村社(英语:Village-bonded society)是以单一村庄为单位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村镇范围内实现内部事务自治,不受外部干预的一种社会形式。村社可以联合组成公社。例子有中国古代的
  • 十五少年漂流记十五少年漂流记(英语:,法语:)是法国小说家朱尔·凡尔纳的小说,1888年出版,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电影、电视剧。内容描述15名少年或儿童在无人岛生活了两年的冒险故事。1860年3月9日,一
  • 交响诗篇AO《交响诗篇AO》是一部由日本Bandai Entertainment和BONES制作发行的日本动画作品,是为2005年的电视动画《交响诗篇》的续篇。本作为同系列作品睽违6年后再次推出的电视动画。
  • 明党参明党参(学名:)是伞形科明党参属的唯一种,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有两种:一种为纺锤形或椭圆形粗短根,一种为圆柱形细长根;叶子近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基出,最终裂片线
  • 诺敏河诺敏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西部,是嫩江右岸的一条支流。源头称马布库拉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镇斯木科村西北大兴安岭西尼气山东南麓,东流至托扎敏乡
  • 巴芬岛巴芬岛(英语:Baffin Island;因纽特语:ᕿᑭᖅᑖᓗᒃ,Qikiqtaaluk)是加拿大北方在北极圈内的大岛,属努纳武特,是加拿大最大的岛,也是世界第五大岛,面积507,451平方公里,2004年时有人口11,
  • 夏尔·佩兰夏尔·佩兰(法语:Charles Perrin,1875年7月6日-1954年3月26日),法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法国参加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艇比赛,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有舵手银牌。
  • 沃尔特·米里施沃尔特·米里施(英语:Walter Mirisch,1921年11月8日-2023年2月24日),男,美国电影制片人。曾获得塞西尔·B·德米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