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及新泽西

✍ dations ◷ 2024-12-22 19:38:21 #纽约及新泽西
纽约及新泽西战役(英语:New York and New Jersey campaign),是指美国独立战争于1776年7月至1777年3月期间,美国与英国在纽约州及新泽西州的多场战斗。1776年3月波士顿战役结束后,独立战争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纽约市。乔治·华盛顿开始在纽约布防,而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也准备从海路进攻纽约。1776年7月初,何奥派大军登陆斯塔滕岛,并在8月底的长岛会战击败大陆军。9月何奥谨慎地向纽约州推进,先后登陆曼哈顿岛及布朗克斯,再在白原战役击败华盛顿,终于在11月包围了曼哈顿岛的大陆军,并在11月16日的华盛顿堡攻城战俘虏了接近3,000名美国士兵。大陆军主力虽然屡屡避过英军包围,但只能在哈林高地战役及布朗克斯获得小胜,自此更被逐出曼哈顿岛一带,直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为止。华盛顿堡攻城战结束后,新泽西州战事随即展开。华盛顿率领败军穿越新泽西州,终于在1776年12月初横过特拉华河,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美国革命因接连战败、士兵服役期满及士气低落等因素,而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不过,战争的局势却在12月中旬开始逆转。何奥一直未有积极追击华盛顿,并且在特拉华河岸宣布停止追击,下令士兵过冬。这些士兵分散于各个哨站,不少人更到处抢掠强奸,引发平民组成民兵反抗,是为新泽西州起义。这些民兵在短时间内令到英军哨站疲于奔命,令华盛顿有机可乘。1776年12月26日,华盛顿率领部队在恶劣天气下夜渡特拉华河,成功突袭特伦顿的黑森驻军,并俘虏了接近900名黑森士兵。大陆军在这场战役的大胜,迫使英军恢复军事行动,尝试歼灭华盛顿的部队。然而华盛顿先在1777年1月2日的阿孙平克溪战役守住英军攻势,再于翌日早上突袭英军在普林斯顿的后方基地,并取得胜利。在短短一个多星期,华盛顿迫使何奥放弃新泽西州多个哨站,更反将英军包围于不伦瑞克市一带,令到英军陷入被动。美国革命也大受鼓舞而起死回生。1月到3月,新泽西州民兵不断攻击英军的搜集粮草部队,引发粮草战争。这一系列的攻击令到英军损耗加剧,而且士气大挫。纽约及新泽西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其一重要转捩点。何奥的战略目标是以武力镇压北美殖民地的叛乱,打击革命派的信心,从而恢复英国殖民管治。这个目标在纽约州战役中取得成功,更一度将美国革命迫入绝境。但英军在新泽西州却激起更多反抗,又在战争接连落败,令到何奥的战略计划在短时间内完全失效,而革命派的信心则更为坚定。1777年夏季,何奥将目标转为美国首都,发动了费城战役;身处加拿大的约翰·伯戈因则以切割新英格兰地区为目标,发动萨拉托加战役。1776年3月17日,英军由波士顿撤退到哈利法克斯,等待英国及黑森雇佣兵援军。在英军有新一轮行动前,美国独立战争的重心已逐渐转移到纽约州。纽约州位于北美十三州东北,被哈德逊河南北贯穿。哈德逊河的东面有康涅狄格州、罗得岛州、马萨诸塞州及新罕布什尔州四个新英格兰州分,北面是尚普兰湖及英属魁北克省,而纽约市则在南面出海口的东岸。由于新英格兰四州是美国革命的重镇,倘若英军能够控制纽约州及哈德逊河,则可断绝新英格兰与南部州分的联系,从而消灭叛乱。此外,纽约州的效忠派(英语:Loyalist (American Revolution))及革命派居民势力不相伯仲,成为英国与革命双方致力罗致的对象。故此,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早在邦克山战役后,已经部署攻打纽约州;而乔治·华盛顿也在3月开始派人到纽约市布防,等待英军攻击。大陆议会为防英军从魁北克省南下,更在5月发动军队远征加拿大。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何奥终于在1776年6月开始行动。何奥的兄长理查德·何奥率领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在6月29日抵达下纽约湾。何奥在7月2日派军登陆并占领斯塔滕岛,而大陆议会则在同日签署美国独立宣言,并在7月4日对外公布,美国正式立国。在1776年7月初,华盛顿已经在长岛的布鲁克林高地布防,又在哈德逊河沿岸及曼哈顿岛建造堡垒。布鲁克林高地可以协助纽约市区防守,而哈德逊河的堡垒则可阻止英国军舰溯河北上,以免河道被英军控制。不过,英军在纽约市仍然拥有海军及情报优势,占有战术主动。当华盛顿拒绝与何奥谈判时,何奥便决意发动进攻。8月22日,何奥派军登陆长岛南部,并在27日从两路包抄大陆军,是为长岛会战。这场会战是独立战争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何奥一共投入了超过20,000名可作战士兵,而华盛顿在长岛亦有约10,000名军兵作战。何奥在会战为英军取得胜利,但华盛顿却在晚上成功撤走全部士兵,未至于即时灭亡。长岛会战后,华盛顿的大陆军退回曼哈顿岛。由于曼哈顿岛三面环水,大陆军有被英军包围之虞。不过,华盛顿及大陆军军官都无意弃守而去,何奥将军也没有即时发动进攻。当时何奥兄弟既是军事将领,亦是英国国会任命的和平特使,可以向殖民地颁发有限的特赦令。故此,理查德·何奥在长岛会战后,决定与殖民地领袖进行谈判,双方在9月11日举行斯塔滕岛和议。由于双方分歧过大,和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9月15日,何奥将军开始包围曼哈顿岛的军事计划。他在当日发动基普湾登陆战,在曼哈顿岛东南侧登陆。虽然何奥于同日和平占据纽约市,但驻守纽约的大陆军兵再次避过拦截,而安全向哈林区撤退。虽然大陆军在翌日的哈林高地战役成功击退英国的一支追兵,但何奥当时已经无意继续行动。他起初忙于协助效忠派居民占领纽约市的军事设施;后来纽约在9月21日发生大火,几乎烧毁整个市区,何奥又要协助居民及士兵安顿,一直无暇进攻。要到10月初,何奥才再次行动。他一方面派军舰闯入哈德逊河,穿越大陆军的堡垒防线,并向华盛顿的曼哈顿军队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派军队穿过东河,在长岛海湾的布朗克斯区登陆,打算从东面向西行军,将曼哈顿岛由陆路及海路四面包围。不过,何奥及华盛顿却各自犯下错误。何奥因地图失误,而要临时改变登陆地点,使到华盛顿及时率领部分军队离开,到北面的白原市高地防守;何奥也在10月18日登陆沛尔岬后被民兵狙击拖延,令到大陆军有充足时间行军。至于华盛顿则仍相信曼哈顿岛可以防守,而没有撤走所有驻军,令到该等士兵无法脱离险境。10月28日,英军在白原战役取胜,迫使华盛顿放弃白原,退守北面的哈德逊河高地。这使到大陆军再也无法直接支援曼哈顿岛。何奥在11月5日掉头南下,终于将曼哈顿岛的3,000名大陆军兵包围,并在11月18日的华盛顿堡攻城战迫使全堡军兵投降。纽约战役就此告终。这是大陆军在纽约损伤最严重的一场战斗,而纽约市附近的地方也恢复英国殖民管治,直到独立战争结束为止。不过,何奥切割新英格兰的计划却要暂时搁置。1776年5月,大陆军在魁北克战役落败,辗转被逐回尚普兰湖区域。10月11日,盖伊·卡尔顿爵士在瓦库尔岛战役击破大陆军舰队,一度迫近提康德罗加堡。然而卡尔顿不愿意在寒冬作战,决定撤回魁北克过冬,未有沿哈德逊河南下。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画像。华盛顿在纽约州的战斗犯上多次失误,令他受到部分将领质疑。查理斯·李(英语:Charles Lee (general))在12月更拒绝遵从华盛顿的命令,刻意延迟到新泽西增援。不过,华盛顿在新泽西州战役表现出众,不但在军中重新树立权威,就连英国的将领及舆论也大加赞赏。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画像。何奥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声望甚隆,但他在纽约及新泽西战役却过于谨慎,使华盛顿的部队一再逃脱,令他饱受批抨。亨利·克林顿及珀西伯爵是其中两名批评何奥的高级军官,后者更在1777年初辞职返国,拒绝与何奥继续合作。长岛会战的军队动向图。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华盛顿堡攻城战后,华盛顿率领败兵横过新泽西州,向宾夕法尼亚州撤退,终于在12月2日至7日横渡特拉华河。当时英军将领普遍相信北美叛乱即将告终,故此何奥只派查尔斯·康沃利斯负责追击华盛顿,而亨利·克林顿则分兵占领罗得岛州的纽波特。康沃利斯的追兵未有积极追击,最终在12月8日占领特拉华河畔的特伦顿。此时新泽西大部分土地已经恢复英国殖民管治。正如英军将领所料,革命一方陷入了严重危机。纽约州的战败令到民兵士气低落,军队又欠缺衣物、鞋只及食物,却要在寒冬及恶劣天气下行军。适逢大陆军士兵在12月起陆续服役期满,大量士兵开始离去,令到华盛顿的部队不断缩减。另外,英军在新泽西州节节胜利,使革命出现信心危机。大陆军在各地的募兵活动遭到冷待、部分支持革命的家族开始转趋观望、恐慌情绪一直向各州蔓延、华盛顿的领导才能也受到质疑。华盛顿私下也透露出一丝悲观。他在12月17日一封家书写道:不过,英军很快在新泽西州遇上障碍。何奥相信叛乱即将告终,在12月13日下令士兵过冬,停止向大陆军攻击。这些士兵分散到新泽西州各个哨站,协助效忠派居民恢复英国管治,并接受所有居民向英国重新宣誓效忠。但是,英军因为补给线过长,使到粮食物资极为短缺。无奈之下,何奥只好派士兵到郊区向居民征集物资。然而征集物资很快便演变为抢掠与强奸,就连效忠派居民也不能幸免。结果新泽西州平民开始组成民兵,自发攻击英军哨站与部队,是为新泽西州起义。正当英军因新泽西州起义而疲于奔命,美国革命却开始出现复苏。首先,华盛顿先后获得约翰·沙利文及霍雷肖·盖茨的增援,而新泽西州的起义民兵也乐于配合大陆军作战。第二,华盛顿在危机中获得大陆议会信任,向其下放更多权力之余,也尝试为他筹措更多补给。第三,汤玛斯·潘恩撰写的《美国人的危机(英语:The American Crisis)》,在12月19日开始出版,令到革命派士气大振。这些事件,令到华盛顿足以发动反攻。12月26日,华盛顿在恶劣天气下率军横渡特拉华河,成功突袭特伦顿的黑森驻军,是为特伦顿战役。华盛顿的部队只有少量人命损失,却俘虏了接近900名黑森士兵,还迫使南新泽西的英军及黑森士兵放弃哨站,逃到北面的普林斯顿。战役的消息传开后,北美各地的革命派恢复活跃,而何奥也被迫恢复军事行动。1776年12月27日,康沃利斯由纽约率军急行南下,讨伐华盛顿的部队。当时华盛顿再次横渡特拉华河,得悉英军即将抵达,决定在特伦顿东南面隔河守住英军攻势。1777年1月2日,阿孙平克溪战役因而爆发。英军在普林斯顿向南行军之时,接连遭到民兵及大陆军滋扰,丧失了宝贵的白昼时间。后来康沃利斯决定等待日出再战,使华盛顿再次有机可乘。他在当晚率领所有部队离开,绕行一条小路,最后在1月3日早上突袭防御薄弱的普林斯顿。大陆军不但取得最终胜利,还威胁英军在不伦瑞克市的大本营。结果康沃利斯放弃了南方大量据点,赶回不伦瑞克防守。革命派暴民正虐待效忠派居民。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革命派与效忠派的居民经常互相攻击。由于革命派早在1775年已经在十三州成立自治政府,效忠派居民往往成为众矢之的。故此,当英军在1776年12月占领新泽西州、并恢复殖民管治之时,效忠派便向革命派居民大肆报复,亦是新泽西州起义的其一远因。黑森军兵画像。黑森雇佣兵一向以善战闻名,但他们却在1776年的新泽西战场立下恶名。由于英军物资短缺,何奥准许军队到郊区征集物资,但大量黑森士兵及英国士兵却乘机抢掠强奸,不但令到英军丧失民心,更促成了新泽西州起义。德国画家伊曼纽·洛伊茨在1851年所绘的名作:《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洛伊茨仔细描绘了船上的人物衣服与特征,强调各人出身、背景及信念各异,却为争取自由而同坐一船,艰苦拨开冰块,最终在特伦顿战役俘虏接近900名黑森士兵,令到革命形势逆转。这幅浪漫主义画作甫一展出,便大受欢迎,逐渐成为特伦顿战役于当代的象征物。普林斯顿战役结束后,何奥将英军退回不伦瑞克一带,而华盛顿则到摩利斯镇过冬。虽然华盛顿没有能力发动另一次战役,但新泽西州的民兵却受到特伦顿及普林斯顿的胜利鼓舞,愈来愈敢于攻击英军部队。适逢1777年1月至3月是北美寒冬,牧草无法生长,何奥必须派军到郊区搜集粮草食物,令到民兵有机可乘。1777年1月至3月,新泽西民兵在大陆军配合下,持续不断地攻击英军搜掠部队,令到英军伤亡惨重。到春季来临时,何奥再次要等待英国及黑森的援军,方能发动新一轮攻击。相对英军的士气低落,革命派的信心却日益坚定。何奥的平叛战略就此失败。何奥在1月31日向殖民地大臣热尔曼勋爵(英语:George Germain, 1st Viscount Sackville)写道:英军透过纽约及新泽西战役,成功恢复曼哈顿岛及长岛一带的殖民管治,直到独立战争在1783年结束为止。至于新泽西州方面,英军在1777年初只能控制不伦瑞克及安博伊一带。1777年6月30日,何奥将新泽西驻军全部撤回斯塔滕岛,预备即将展开的费城战役,新泽西州大致上回到美国手中。约翰·伯戈因在1777年夏季取代卡尔顿,并指挥军队沿尚普兰湖南侵,是为萨拉托加战役。纽约及新泽西州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至战争结束。英军在纽约及新泽西州损耗严重。当何奥在8月27日发动长岛会战时,他统计得北美英军共有31,625人,当中有24,464人可以作战。受到战损、伤病及逃亡等因素影响,到1777年1月8日,何奥统计得北美英军只剩下22,957人,当中仅有14,000人可以作战。换言之,英军在北美征战超过半年,其可作战部队已经缩减超过四成,当中大部分更是英国、黑森及苏格兰的精锐士兵。由于英军在北美没有获得大量民兵支持,何奥不能在北美补充兵源,只能要求伦敦当局增派援军。他在1月31日向热尔曼勋爵写信,要求额外20,000名士兵,令到朝野震撼。由于英国招募士兵困难,兼且黑森雇佣兵非常昂贵,热尔曼向何奥回复,指他只能预计有7,800人增援。北美英军再未能够恢复1776年夏季的战力,军队的绝对优势自此一去不返。至于美国方面,大陆军同样面对兵力不足问题,却能够于北美补充兵力。华盛顿的部队在1777年初陆续因服役期满而离去,又或者被派往家乡招募士兵,到1月19日一度萎缩至800人,以及数千名地方民兵。虽然大陆议会及华盛顿已经开始招募三年服役期的士兵,而各地亦陆续有士兵远道而来,但到1777年3月,华盛顿仍只有2,500名士兵驻守摩利斯镇,使华盛顿要继续依赖纪律不严的民兵。5月中旬,华盛顿在摩利斯镇统计得有8,188人,当中大部分是民兵。最后,美国也凭着新泽西战役的胜利,说服法国提供更多援助。西勒·迪恩(英语:Silas Deane)在1776年初已经出使法国,而本杰明·富兰克林则在12月随后而至。法国政府先派博马舍代理军火,以一间私人公司的名义,运送大量武器物资到美国;而路易十六也私下向美国借贷一百万法镑(相当于二十万英镑)。1777年3月至4月,三艘法国商船先后抵达北美,向大陆军提供了最少23,000挺火枪及刺刀、多门火炮与及大量衣服。英国驻法大使曼斯菲子爵(英语:David Murray, 2nd Earl of Mansfield)曾多次向法国外交大臣夏尔·格拉维耶抗议,但没有效果。曼斯菲子爵更指法国宫廷受到新泽西的战事鼓舞,而在对英立场日趋强硬。

相关

  • 气喘喘息 、哮喘(英语:asthma,又称气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英语:bronchospasm)。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
  • 皮尤研究中心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是美国的一间民调机构和智库机构。建立于2004年,总部设于华盛顿特区。该中心对那些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问题、态度与潮流提供信息资料。皮尤
  • 威廉·费勒威廉·费勒(英语:William Feller,1907年7月1日-1970年1月14日),克罗地亚裔美籍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概率学家之一。生于萨格勒布,1926年年仅20岁时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指导老
  • 新胡安岛新胡安岛(法语:Île Juan-de-Nova)是位于莫桑比克海峡中部的一个环礁,为法属印度洋诸岛之一。该岛处于马达加斯加岛以西。陆地面积约4.4平方千米,无常住人口。该岛6公里长,1.6公里
  • 皮特·蒙德里安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自称“
  • 刘维民刘维民(1962年9月-)是一位中国材料科学家。1984年取得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该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润滑和材料摩擦的研
  • Huffington Post《赫芬顿邮报》(英语:Huffpost,原名英语:The Huffington Post)是一个美国的多语言网络传媒。该传媒由阿里安娜·赫芬顿、肯尼斯·勒利尔(英语:Kenneth Lerer)、安德鲁·布莱巴特及乔
  • 罗铜壁罗铜壁(1927年2月15日-2019年5月13日),南投埔里人,台湾化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台中州立第一中学校、台北帝国大学预科、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师承野副铁男先生。历任台大化学
  • 徐皆苏徐皆苏 (英语:Chieh-Su Hsu, 1922年5月27日-2014年7月22日)是一位美国华人工程师。1922年出生于北京,后随父母搬迁至苏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搬迁至重庆。1938年考入合川国立
  • 尤里·德米特里耶维奇·马斯柳科夫尤里·德米特里耶维奇·马斯柳科夫(俄语:Ю́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Маслюко́в,1937年9月30日-2010年4月1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苏联解体后为叶利钦的第一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