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 dations ◷ 2025-02-23 20:00:17 #1927年出生,2014年逝世,哥伦比亚作家,哥伦比亚小说家,哥伦比亚记者,魔幻写实主义作家,后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社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西班牙语: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哥伦比亚文学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的作者。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小镇阿拉卡塔卡。8岁前,马尔克斯一直居住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是上校,曾经两次参加哥伦比亚内战,外祖母是一个勤劳的农妇,对拉美传统神话故事非常熟悉。1940年,马尔克斯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学习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马尔克斯开始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48年,马尔克斯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他在该年出版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枯枝败叶》,此前他花了七年时间才找到愿意出版它的人。马尔克斯曾经写道,“在所有他的作品中(截至1973年),《枯枝败叶》是他最喜欢的作品,因为他觉得它最真诚和自然。”1958年,马尔克斯结婚,次年有了第一个儿子。1960年,马尔克斯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其文学创作。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出版后在拉丁美洲及西班牙语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世界知名作家。1975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五年。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1999年,马尔克斯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由于受家族遗传、癌症化疗等因素的消极影响,2012年传出马尔克斯已罹患老年痴呆症,其写作能力受到严重打击。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因肺炎在墨西哥城逝世。。

《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百年之内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方面。《百年孤独》风格独特,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版过至少5个中文版本的《百年孤独》,其中包括两种从西班牙文直接翻译的版本:黄锦炎等合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版与吴健恒独力翻译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版。但这些译本都未获版权许可。马尔克斯曾认为他的版权在中国不受保护,因此曾说他死后150年内都不授权此书在中国出版。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国际版权公约后,早期译本就不再重印。由于版权费用昂贵,199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出现《百年孤独》新的译本,仅仅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吴健恒译本。2000年后,中国又陆续出现许多版本译本,但包括吴健恒版,这些新译本都没有获得作家授权。直到2010年中国旧历新年前夕,北京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宣布获得《百年孤独》中文版权(猿渡静子促成版权转接这件事上影响巨大),并在2011年5月发行。新经典文化被作家要求为过去27年所有未授权版本支付费用,传闻授权费达到100万美元(也有传闻说是120万美元)。

台湾推出过3本《百年孤独》,其中两本转译自英译本的版本,另一本为西文直译:宋碧云译《一百年的孤寂》(远景出版公司,台北)与杨耐冬译《百年孤寂》(志文出版社,台北)两版为译自英译本,叶淑吟译《百年孤独》(皇冠文化,台北)为西文直译。杨耐冬还从英文转译了题为《馬奎斯小说杰作集》的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某些迹象显示,台湾小说作家黄凡、张大春、吴继文、骆以军等人受到这些译作的影响。

在台湾,以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硕博士论文,已知有十多部。

(西班牙文名:El amor y la muerte en tres novelas de Gabriel García Marquez)(全文用西班牙文写作)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研究所。1988年。

(西班牙文名:Comparacion de El Capitan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de Zhang Da-Chun y Cro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de Gabriel Gabrcia Marquez)(内容为西班牙文)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研究所,1998年。

(英文名:The intertwining of fantasy with reality in Gabriel Garcia Marquez's The Incredible and sad tale of Innocent erendira and her heartless Gandmother)(内容为英文,有中文摘要)淡江大学西洋语文研究所,1999年。

(西班牙文名:Un estudio de traducción español-chino: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de Gabriel García Marquez)

(全文用西班牙文写作)静宜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

(西班牙文名:El código de la muerte en Cien años de soledad de Gabriel García Marquez)(内容为西班牙文)静宜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硕士论文,2008年。

穆蒂斯不仅与马尔克斯同为哥伦比亚作家,而且与之交情匪浅。马尔克斯的历史小说《迷宫中的将军》是受穆蒂斯的激励而着手创作的。马尔克斯写作《百年孤独》这段期间,穆蒂斯是《百年孤独》的第一读者,对方几乎每晚到马尔克斯家里,听作者念出已经写出的部分,然后再转述给其他人,并在讲述的时候任意增添删改内容。不过,马尔克斯不以为意,反而有时会按穆蒂斯增添删改的内容修改原稿,事后他声称:“从那时起,阿尔瓦罗就是我的作品原稿的第一位读者,他的批评尖锐无情,却又言之有理,使我的至少三个短篇被枪毙在垃圾筐中。我说不出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有多少成分是他的贡献,但可以说相当可观。”。

马尔克斯几部重要作品的写作受穆蒂斯影响,也时常与对方切磋。成名以后,他与阿尔瓦罗·穆蒂斯仍然关系良好,没有因政治理念及其他原因疏远或是绝交。马尔克斯曾说:“人们常常问我,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什么我们的友谊愈加牢固呢?回答很简单,阿尔瓦罗与我很少见面,而我们每次见面仅仅是叙友情。”他也提到,穆蒂斯曾送胡安·鲁尔弗的作品《佩德罗•巴拉莫》,教会自己另一种写作方式。。

1901年:普吕多姆 |1902年:蒙森 |1903年:比昂松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赖 |1905年:显克微支 |1906年:卡尔杜齐 |1907年:吉卜林 |1908年:倭铿 |1909年:拉格洛夫 |1910年:海泽 |1911年:梅特林克 |1912年:霍普特曼 |1913年:泰戈尔 |1915年:罗曼罗兰 |1916年:海登斯坦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1919年:施皮特勒 |1920年:汉姆生 |1921年:法郎士 |1922年:贝纳文特 |1923年:叶芝 |1924年:雷蒙特 |1925年:萧伯纳

1926年:黛莱达 |1927年:柏格森 |1928年:温塞特 |1929年:托马斯·曼 |1930年:刘易斯 |1931年:卡尔费尔特 |1932年:高尔斯华绥 |1933年:蒲宁 |1934年:皮兰德娄 |1936年:奥尼尔 |1937年:马丁·杜·加尔 |1938年:赛珍珠 |1939年:西兰帕 |1944年:延森 |1945年:米斯特拉尔 |1946年:黑塞 |1947年:纪德 |1948年:艾略特 |1949年:福克纳 |1950年:罗素

1951年:拉格奎斯特 |1952年:莫里亚克 |1953年:丘吉尔 |1954年:海明威 |1955年:拉克斯内斯 |1956年:希梅内斯 |1957年:加缪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 |1959年:夸西莫多 |1960年:圣琼·佩斯 |1961年:安德里奇 |1962年:史坦贝克 |1963年:塞菲里斯 |1964年:萨特 |1965年:肖洛霍夫 |1966年:阿格农、萨克斯 |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 |1968年:川端康成 |1969年:贝克特 |1970年:索尔仁尼琴 |1971年:聂鲁达 |1972年:伯尔 |1973年:怀特 |1974年:雍松、马丁松 |1975年:蒙塔莱

1976年:贝娄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 |1978年:辛格 |1979年:埃里蒂斯 |1980年:米沃什 |1981年:卡内蒂 |1982年:马尔克斯 |1983年:戈尔丁 |1984年:塞弗尔特 |1985年:西蒙 |1986年:索因卡 |1987年:布罗茨基 |1988年:马哈富兹 |1989年:塞拉 |1990年:帕斯 |1991年:戈迪默 |1992年:沃尔科特 |1993年:莫里森 |1994年:大江健三郎 |1995年:希尼 |1996年:辛波丝卡 |1997年:福 |1998年:萨拉马戈 |1999年:格拉斯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奈波尔 |2002年:凯尔泰斯 |2003年:库切 |2004年:耶利内克 |2005年:品特 |2006年:帕慕克 |2007年:莱辛 |2008年:勒克莱齐奥 |2009年:米勒 |2010年:略萨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2012年:莫言 |2013年:芒罗 |2014年:莫迪亚诺 |2015年:亚历塞维奇 |2016年:迪伦 |2017年:石黑一雄 |2018年:托卡尔丘克 |2019年:汉德克

相关

  • 公信力公信力指对信息或其来源可信度的主观及客观组成。传统意义上,公信力有两个基本要素:可信度和专业度,两者都由主观和客观组成。可信度更多地建立在主观因素基础上,但也包括客观衡
  •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由清代著名思想家、新思维倡导者魏源首先提出,该思想见于其著作《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完整解释即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从
  • span title=心血管系统 class=rt-commentedTextC/spanATC代码C(心血管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
  • 体积摩尔浓度体积摩尔浓度(英语:molarity,通常以大寫M表示)是化学的一种通用浓度单位,体积摩尔浓度 c i
  • 夏夷女王利留卡拉尼女王(夏威夷语:Liliʻuokalani,英语:Queen Liliuokalani of Hawaii;1838年9月2日-1917年11月11日),原名为莉迪亚·卡玛卡依哈(Lydia Liliʻu Loloku Walania Wewehi Kamaka
  • 大阪市交通局20系电力动车组大阪市交通局20系电力动车组是供大阪市营地下铁使用的通勤型电车,于1984年开始营运。20系电力动车组一共分为五组,主要运行于御堂筋线(21系)、谷町线(22系)、四桥线(23系)、中央线(24
  • 巴南冈巴南冈(1913年3月11日-1998年5月4日),中国文化人物。曾在蓬莱县、郑州市、武汉市任各类文化职位。著有《南冈诗草》、《巴南冈同志文集》等专著。巴南冈本名巴本楠,1913年3月11日
  • 龙与虎龙与虎,亚洲传说生物龙与动物界猫科动物老虎。还可以指:
  • 恩田尚之恩田尚之(1962年12月17日-)是日本的动画师、人物设计、作画监督。出生于北海道。和漫画家安彦良和、同是动画师的湖川友谦这两位前辈人物,均为北海道远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1979
  • 代码段在采用段式内存管理的架构中,代码段(code segment / text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执行代码的一块内存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大小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并且内存区域通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