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论

✍ dations ◷ 2025-05-15 16:37:32 #唯名论
唯名论(英语:Nominalism),形而上学的观点之一,根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学派,经中古欧洲经院哲学家发展,长时间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在哲学中,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争论,它讨论的是关于事物的概念(共相)与实在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与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唯名论认为现实事物并没有普遍本质,只有实质的个体是存在的;共相非实存,而是代指事物性质的名称,故称“唯名”唯名论的立场与唯实论相反,但因为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唯名论的发展略晚于唯实论。在唯名论之下,发展出两种版本的唯名论哲学。第一个立场认为不存在一个共相,只有一个一个分别的实存事物。第二个立场,又称概念论,则认为,共相是由实存事物所推导出来的,所以存在先于共相。但是,共相一旦被建立之后,它就是存在的。在西方哲学史中,最早对唯名论概念进行讨论的哲学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其弟子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最早完成唯名论这个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中古欧洲最早提出唯名论的神学家是法国的洛色林。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对立就是中古西方哲学史中的共相之争。唯名论有几个核心的论证,一个是共相问题,讨论共相是否是实存的。另一个则被称为玫瑰问题。唯名论者认为,只有感官能够感受到的,个别的存在,共相是不存在的。共相只是由感官虚构推论出来的,一种概念。另一个比较弱的唯名论立场,称为概念论,它介于实在论与唯名论之间。他们认为,共相是由个别的性质所推论出的概念。但是,共相既然是由个别的共通特质,经过理性推导出来的,因此它存在于理性中。即使某一个体毁灭了,普遍的共相仍然是存在的。玫瑰问题则是以玫瑰的颜色及香味出发。极端唯名论者认为,玫瑰有各式不同的颜色、外形与香味,因此,玫瑰这个共相概念,是不存在的,只是文字性的概念。不存在某种完美的玫瑰,只有各别的玫瑰,因为感官及思考,被归纳出玫瑰这个共相概念。概念论者认为,玫瑰虽然有不同的外形及香味,但因为在不同玫瑰之中,拥有相同的特质。因此,我们才可以由感官经验,推导出一个玫瑰的共相。在理性中的玫瑰共相,它不依赖个别的玫瑰,它有自己的性质,因此可以独立存在。

相关

  •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ICD-11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简称ICD-11),或称
  • 苯丙胺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巴哈马国歌:March On, Bahamaland《巴哈马,向前进》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4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
  •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英语:lithium polymer,缩写:Li-Po),又称聚合物锂电池、聚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锂聚电池通常是由数个相同的平行子电池芯(secondary cells)来增加放电电流,或由数个
  • 污染物排放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基本从三个方面开发:第一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需要投入并没有经济效益,采取这种方法肯定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一般污染物排放单位不会自动处理,必
  • 氯喹氯喹(Chloroquine),是一种用于治疗及预防疟疾的药物,该药以磷酸盐的形式(即磷酸氯喹)应用于临床。若需治疗特定几种抗药病原株或复杂症状,则需配合其他抗疟药物。偶尔也会用于治疗
  • 北冰洋北冰洋(英语: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北大洋,北极洋,位于北极圈内,大致以北极点为中心。北冰洋是世界五大洋中最小最浅的。面积140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大洋面积的3.6%。平均深
  • 轻重读重读(stress)和重音(accent)在语言学中有时是接近同义的概念,皆指某音节在单字中或单字在句子中相对突显(prominent)的意思,不过在一些特别区分上,重音(accent)常常被应用在声音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