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论

✍ dations ◷ 2025-10-28 19:03:41 #唯名论
唯名论(英语:Nominalism),形而上学的观点之一,根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学派,经中古欧洲经院哲学家发展,长时间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在哲学中,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争论,它讨论的是关于事物的概念(共相)与实在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与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唯名论认为现实事物并没有普遍本质,只有实质的个体是存在的;共相非实存,而是代指事物性质的名称,故称“唯名”唯名论的立场与唯实论相反,但因为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唯名论的发展略晚于唯实论。在唯名论之下,发展出两种版本的唯名论哲学。第一个立场认为不存在一个共相,只有一个一个分别的实存事物。第二个立场,又称概念论,则认为,共相是由实存事物所推导出来的,所以存在先于共相。但是,共相一旦被建立之后,它就是存在的。在西方哲学史中,最早对唯名论概念进行讨论的哲学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其弟子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最早完成唯名论这个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中古欧洲最早提出唯名论的神学家是法国的洛色林。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对立就是中古西方哲学史中的共相之争。唯名论有几个核心的论证,一个是共相问题,讨论共相是否是实存的。另一个则被称为玫瑰问题。唯名论者认为,只有感官能够感受到的,个别的存在,共相是不存在的。共相只是由感官虚构推论出来的,一种概念。另一个比较弱的唯名论立场,称为概念论,它介于实在论与唯名论之间。他们认为,共相是由个别的性质所推论出的概念。但是,共相既然是由个别的共通特质,经过理性推导出来的,因此它存在于理性中。即使某一个体毁灭了,普遍的共相仍然是存在的。玫瑰问题则是以玫瑰的颜色及香味出发。极端唯名论者认为,玫瑰有各式不同的颜色、外形与香味,因此,玫瑰这个共相概念,是不存在的,只是文字性的概念。不存在某种完美的玫瑰,只有各别的玫瑰,因为感官及思考,被归纳出玫瑰这个共相概念。概念论者认为,玫瑰虽然有不同的外形及香味,但因为在不同玫瑰之中,拥有相同的特质。因此,我们才可以由感官经验,推导出一个玫瑰的共相。在理性中的玫瑰共相,它不依赖个别的玫瑰,它有自己的性质,因此可以独立存在。

相关

  • 抗原抗原(antigen,缩写Ag)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不只是从病原体那里取得,一般来说体内发现分子够大的有机物就有可能作为一个适合的抗原,这样也就会导致例如过敏等问题。外来分
  • 脂多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一大型分子油脂和多糖由共价键相连组成的。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并保持细菌结构的完整性,保护细菌的细胞膜抵抗某些化学
  • 周产期产前(Prenatal)或产前发育(Prenatal development)是人类胚胎或胎儿在孕期的孕育过程,从受精,至诞生。通常,也可使用术语胚胎发育、胎儿发育,或胚胎学来表示。胚胎发育始于受精。
  • 双胍类双胍类(英语:biguanides)是可以只一种分子或者是一系列基于这个分子所发展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做为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抗疟疾药物。过去几个世纪,山羊豆(学
  • 生殖腺生殖腺是人和动物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低等动物又称“生殖巢”,即精巢和卵巢的总称;高等动物雄性的生殖腺是睾丸,雌性的生殖腺是卵巢。人类在青春期后睾丸产生精子
  • 缬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英语:Valganciclovir),是一款抗病毒药物,用以治疗因艾滋病或器官移植造成巨细胞病毒感染,代表性的药品品名为 Valcyte 。本品只能压制感染,无法治愈,需长期使用。此药是
  • 林园事件林园事件发生于台湾高雄县林园乡(今高雄市林园区),是一起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的林园工业区污染所引发的纠纷事件。 1988年7月20日中油林园厂油管破裂漏油,同年8月27日,陈情人向高
  • 耶路撒冷leader_title2=市长(东) 人耶路撒冷(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
  • 封建制封建是源自于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在下,大地主或领主能强行索取土地收入,并且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而在现代的汉语使用上,“封
  • 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丹是中医药学传统方剂。同名方约有9首。《校注妇人良方》卷六:人参(去芦)、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五钱,生地黄四两,当归酒浸、五味、天门冬、麦门冬去心、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