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类

✍ dations ◷ 2025-10-19 22:43:32 #装甲类
装甲类(学名:Thyreophora)或称覆盾甲龙类、装甲总科。名称源自希腊文中的θυρεος(大型盾牌)与φορεω(我带着),意思是“我带着护盾”。它们是鸟臀目恐龙的其中一类,是有拥有护甲的草食性动物。生活在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末期间。大部分装甲类恐龙,头部与身体的比例相当小。装甲类恐龙是背部覆盖者多排皮内成骨形成的骨甲。原始物种的鳞甲小、棱状,而衍化物种则演化出尖刺、平板等复杂鳞甲。装甲类的前肢通常短于后肢,尤其是剑龙类。装甲类之中较为著名的是甲龙亚目(Ankylosauria)与剑龙亚目(Stegosauria)。甲龙亚目之中主要有甲龙科(Ankylosauridae)、结节龙科(Nodosauridae)和多刺甲龙科。剑龙亚目则是有剑龙属与许多近亲。在颌齿类内(Genasauria),装甲类是角足龙类的姐妹分类单元——即同为鸟臀目。装甲亚目演化支被定义为:所有亲缘关系与甲龙较近,而离三角龙较远的所有物种。装甲亚目最早的恐龙被认为是小盾龙,它经过特化,皮肤装甲型的进化为日后的甲龙科、脊椎装甲型的进化为剑龙科。在恐龙的分类历史里,甲龙下目的分类是较少被关注的范围。多数分类法仍沿用早期分类法,但细节仍有差异。许多研究使用装甲亚目,下含剑龙下目、甲龙下目。某些研究不使用装甲亚目,直接使用剑龙亚目、甲龙亚目。以下多数分类表示参考两份2011年的甲龙类分类研究:在1915年,法兰兹·诺普乔(Franz Nopcsa)首次提出装甲类(Thyreophora)。在1998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提出装甲类的演化支定义,范围是:在颌齿类之中,所有亲缘关系接近于甲龙,而离三角龙较远的所有物种。在1928年,诺普乔提出覆盾甲龙形类(Thyreophoroidea)。在1986年,塞里诺将覆盾甲龙形类定义为:腿龙与甲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与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在1986年,保罗·塞里诺建立扁脚类(Eurypoda)。多年后,塞里诺将扁脚类定义为:剑龙、甲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与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以下演化树则是参考2011年的甲龙类研究:小盾龙莫阿大学龙腿龙剑龙亚目甲龙科结节龙科轮状龙("Tyreophorus")是个无资格名称,由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1929年所贡献,有时被列在恐龙之中。这可能是个排版错误;休尼原本要将不确定的化石归类于装甲亚目的未定属,但在印刷出版的过程中,印刷错误导致看起来像是休尼建立了新的属名Tyreophorus(这猜测由乔治·奥利舍夫斯基在1999年公布在Dinosaur Mailing List论坛上)。轮状龙这名词不被正式地使用。

相关

  • 2s2 2p32, 5蒸气压第一:1402.3 kJ·mol−1 第二:2856 kJ·mol−1 第三:4578.1 kJ·mol−1 (主条目:氮的同位素氮是一个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为7,在丹尼尔·卢瑟福在1772
  • 闪锌矿闪锌矿(英语:Sphalerite)是种由锌和铁结合的硫化物。晶形常为四面体状。纯闪锌矿近于无色,但随着成分中铁含量的增加由浅黄、黄褐、棕甚至黑色,因此难鉴定。具有完全的菱形十二
  • 植物油列表植物油是自植物中萃取的脂肪与油类,依照提炼方式的不同,分为压榨油、提炼油和香精油等三种油品。将欲榨取部位加压,进而提取所得的植物油称为“压榨油”,其又分为“冷压油”和“
  • 鸟巢蕨鸟巢蕨(学名:Asplenium nidus)又名巢蕨、台湾山苏、山苏花、台湾山苏花、鸟巢芒,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及夏威夷。它可适应的最低温
  • 谬误谬误谬误论证(argument from fallacy)又称争论逻辑、诉诸逻辑(英语:argument to logic,拉丁语:argumentum ad logicam)、谬误谬误(fallacy fallacy)、谬误学家的谬误(fallacist's fallacy),
  • 虹彩炎虹彩炎,是葡萄膜炎的一种,是一种虹膜以及睫状体的急性发炎的眼疾。发病原因至今不甚清楚,主要是自体免疫系统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自发性或反应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上,常会有眼睛红、
  • 泛日耳曼主义泛日耳曼主义是19世纪于德国流行的一种泛民族主义。德意志帝国境内以日耳曼族为多数,少数斯拉夫人和犹太人。德意志帝国政府于普法战争后害怕法国会出兵报复,于是和其他欧洲国
  • 行政区面积表中华民国目前实际管辖的地区陆地总面积达36,197.0520平方公里,是排名全球第137的国家。以下是各直辖市、县、市根据总面积的排名表。以下一并列出各个直辖市、市下辖的区,及各
  • 赤痢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
  • 阿佛菌素阿维菌素(英语:Avermectin)是一种十六元大环内酯衍生物,作为强力的驱虫药和杀虫剂使用。阿维菌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这是一种土壤放线菌